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12章:3.“圣人为腹不为目”,屏蔽隔绝尘世间诱惑的根本方法。

道德经第12章解读 

张武忠初稿2017.8.6

第12章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a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2.3“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如何屏蔽隔绝尘世间的诱惑,老子借鉴了《周易》艮卦中的办法。

《周易》第52卦叫艮卦,艮读作(gen)代表“山”,艮卦是上下两座山重叠在一起,更显得敦实厚重巍然不动,也引申出止步阻止屏蔽隔绝之义。

周文王在《艮卦卦辞》中说“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从字面上看,如天书般晦涩难懂。其实很简单,艮卦主要讲人如何抑制自己的欲望,止住自己的冲动。第10章刚说过“天门开阖,能为雌乎”,人有五官六根,也有七情六欲,面对外面五色五音五味的花花世界,你如何不受诱惑不为所动,根本办法就是从内心抑制,而不能强势压制,否则只能止得了一时。如何办?“背”的反应最为迟钝,而身体的其它部位则比较敏感,观五色听五音尝五味,如果你能将这些感觉都引到后背上,即使感觉全来了你也会无动于衷,将其屏蔽隔绝开来,这就是“艮其背,不获其身”的寓意。引申到修身养德为人处世和国家治理之道上,叫做“行其庭,不见其人”,艮卦的卦形还像是两个人背对背在庭院反向行走,互相之间谁也看不见谁,身在“庭院”象征你行走于尘世,社会充满了争名夺利和尔虞我诈,但“背对背”说明你对眼前的花花世界视而不见。

老子从《周易》的艮卦中找到了抑制欲望的根本之策,提出“为腹,不为目”的大原则,第3章也说过“虚其心,实其腹”,两者意思相近。

在《周易》艮卦中,周文王说的是“背”,在道德经中老子换作“为腹”,指的是内心充实。在艮卦中文王说“不见其人”,老子将其改为“不为目”。

“彼”指的是“五色五音五味畋猎和难得之货”那些物欲的诱惑,而“此”指的是“为腹不为目”的安宁平静。

在后面的第52章和第56章中,老子也提出了屏蔽外界诱惑的好办法,那就是“塞其兑,闭其门”,与本章的“为腹不为目”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武忠2017.8.6于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12章解读
管窥《道德经》第十二章 去彼取此
《道德经》通读 第十二章 原文
《道德经》第十二章 物欲、感官、内心的平衡
道经 12、摈弃诱惑
《道德经》第十二章圣人为腹,去彼取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