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连载(151)《述而篇》第1章,“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经史合参读经典
日积月累学圣贤

【原文】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hào)古,窃比于我老彭。”

【原文朗读】

【注释】

述而不作:述,传述旧闻。作,始作,制作,创新,创作。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只是整理传述古圣先贤的文献,不创作新的。
信而好古:信,笃信,信服,遵从。好(hào),喜好,深爱。古,古圣先贤和古代的文化。孔子不仅笃信古代文化,还赞赏古圣先贤的言行,而且深深喜欢。
:私下里。
老彭:彭,彭祖,传说中的一个人物,4000多年前尧帝时的一个官员,被封为大彭氏国的国君,彭氏主要负责经史典籍,相当于后世的“史官”。彭国历经舜、夏、商、周四代,所以至少有四代彭祖。孔子之所以加了一个“”,称之为“老彭”,或者表示尊敬,或者专指最早的那个彭祖。老彭整理古籍文献的原则是“述而不作”,所以孔子拿自己跟他比。 

【白话翻译】

孔子说:“我的治学原则是只记述旧章而不创始制作,对于古人的文化和言行,不仅笃信而且深深喜爱,我私下里常把自己比作远古的老彭。”

【解读】  

1.为什么把《述而篇》作为第七篇,《述而篇》主要内容是什么。

《公冶长篇第五》和《雍也篇第六》都是评价古今之人的得失,《公冶长篇》侧重于评价受到过误解之人,《雍也篇》侧重从正面评价。在《雍也篇第六》的最后一章中,分别展现了圣人和仁人的不同境界,告诉我们如果做不了“圣人”,那就先向“仁者”的境界努力。
评价完别人后,论语的编撰者马上就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述而篇》主要展现孔子是具体做的。

2.“述而不作”,从学习和治学方面来说。

首先,“述而不作”是从学习治学的角度来说。孔子是华夏文明的裁剪师,我们说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字历史,那么在孔子之前已经有2500年了,面对浩瀚的文献,后人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如何取舍呀?所以孔子站出来了,重新编撰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不过《乐经》失传了,只剩下我们后人称之为《诗书礼易春秋》的五经。汉代以后,人们又把儒家的几本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称为《四书》,与《五经》合在一起统称为《四书五经》,作为学习和考试的统一教材。
那么,孔子编撰删减的标准和原则是什么?就是“述而不作”。只管记述传述古圣先贤的言行,自己不做新的创作,遇到弄不懂的暂时阙疑,留待后人斟酌。
另外,孔子在“述而不作”的同时,无可避免含有自己鲜明的色彩。比如,孔子在《为政篇第二》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原有3000多首,孔子只保留了305首,谈到删减原则,孔子说,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思想纯善无邪”。
除了《诗经》,孔子还编撰了《尚书》《周礼》《易经.易传》和《春秋》。
总而言之,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和裁剪师,如果没有孔子的去粗取精,我们后人面对堆积如山的浩瀚典籍,该如何下口呀?

3.“信而好古”,是从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方面来说。

首先是“”,笃信,深信。其次是“”,爱好,乐此不疲,在《雍也篇第六》中,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仅笃信,而且深深的喜欢上了古人的文化和言行。
在《公冶长篇第五》中,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在《述而篇第七》中,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在《泰伯篇第八》中,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4.“切比于我老彭”,孔子与古人相比,“老”并不是指老聃老子。

有些学者把“老彭”当做两个人,“”是老聃老子,“”是彭祖,相传他活了800岁。
其实“老彭”是谁并不重要,只要知道他是古人,是做学问的,并且他治学的原则也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就行了。

5.其实,孔子并不是完全“述而不作”。

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只是自谦的说法而已。而且,孔子也并非真的只是述而不作,孔子在继承古代文化的基础上,有了很多新的体会和见解,与时偕行,与时俱进,在周公思想的基础上,建立了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6.与《周易》的大畜卦相互参照。

孔子在去世前的几年潜心研究《周易》,编撰了《易传.十翼》,可以把《易传》看作孔子对自己一生学说的最后总结,所以学习《周易》对理解《论语》有很大的借鉴参考作用。
周易的第26卦叫“大畜卦”,孔圣人在大畜卦的《大象传》中说“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首先说“天在山中,大畜”,展现大畜卦的天象。上艮卦为山,下乾卦为天,没有什么东西比山体更敦厚宽广,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天更大,天都被畜聚到了山中,象征所聚至广至大,这就是大畜卦所呈现的卦象,故称“天在山中,大畜”。
其次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启发君子要多学多记知识。站在山上,看到天都被畜止在大山之中,其畜止的道德精神财富该是多么宏大呀,这必然是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君子由此领悟学习知识也是一种畜积,人心虽小却像山谷一样空旷,可以装得下无穷的知识。所以要多学多记先贤往圣的嘉言善行,以蓄养自己的德行和智慧,故称“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给我们人生的启示】

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像孔子那样。其一,对圣贤的经典要有敬畏之心,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要暂时阙疑,不要无知者无畏强行解读。其二,对古人的思想有不同看法是正常的,但不能由此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样也不对。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合作QQ:30462249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述而不作必自谦——《论语》悟读【145】
【儒】论语·述而篇(1)孔子的偶像是谁呀?
#每日学论语#7.1【2016-12-3】
“论语”新解 “述而篇第七”第1、2、3、4章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传统是反不了的(7—1,讲于2021年10月24日 )
【第149期】音频学《论语·述而篇第1章》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是何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