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桐城六尺巷旅游攻略(门票地址+开放时间+故事典故+周边景点)
2016年02月16日
来源:北京本地宝
【导语】:“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除夕夜春晚,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亮相央视春晚,没想到从正月初一开始,便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探访热潮。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六尺巷门票地址、开放时间及故事典故。
六尺巷门票:免费
六尺巷地址:安徽省桐城市西南,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
六尺巷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六尺巷占地面积:2(宽)×100(长)=2002
六尺巷简介:
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这条巷子现存于桐城市城内,作为中国文化的遗产,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六尺巷已经是桐城古城的旅点,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所以到安徽桐城去的游客,参观六尺巷是必备项目。
六尺巷走红: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除夕夜,由宿松籍著名诗人贺东久作词,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芜湖籍演员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亮相央视春晚,没想到从正月初一开始,便掀起了一股对六尺巷的关注、探访热潮。
六尺巷今昔对比
六尺巷
赵薇
央视农历丙申猴年春晚,一曲由安徽宿松籍军旅词作家贺东久作词,安徽桐城籍青年歌手张正扬作曲,著名演员赵薇倾情演唱的歌曲《六尺巷》,再次拨动全国观众和睦邻里、兼容谦让的心弦,成为广大网友热议的话题。以至于春节期间专程赴桐城拜谒六尺巷、诵读张英诗、感受“桐城派”的游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六尺巷的故事:
安徽桐城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清代最大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祥地,有“中国文都”之美誉。1989年,桐城被列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在这座“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江淮城市,蕴藏着一条因“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名扬天下的六尺巷。六尺巷坐落在桐城市区西环城路的宰相府内(省康复医院内),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叶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就的甬道幽深狭长、古韵依依、遗风犹存。就是这样一条幽深的、窄窄的小巷子,曾发生过桐城历史上一桩著名的宅基地权属纠纷案。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桐城籍时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修治府第,拓宽界址,因地界不清与北边叶姓邻居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县衙。张叶两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肯退让半步。清官难断家务事。同样难断时间长久、界限不清、权属不明的老宅基地纠纷案。由于张叶两家皆为名门望族、高官富商,尤其是此官司牵扯到尚书张英大人,县令害怕招惹是非,引火烧身,不敢贸然裁决。于是官司越闹越大,沸沸扬扬,传遍十里八乡。
张家人只好修书一封加急家信,快马加鞭,昼夜兼程,飞报京城求助张英凌驾司法,遥控断案,“摆平”叶家。张英大人扯阅来信,知晓缘由,并不生怒,只是淡然一笑,不予置评。然后,捻着胡须,稍作思虑,展纸运笔,笔走龙蛇,一首富有哲理意蕴的打油诗一挥而就:“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而后,将此诗叠好装入信封,命来人速速送回老家。
张家人自然信心满满,翘首以待。不曾想,却等来一封礼部尚书大人让家人自退三尺、礼让叶家的劝和信。张家不愧为耕读传家、仁义礼智的书香门第,开过家庭会议后一致认为,“敬人一尺,人敬一丈”,拆除院墙,后退礼让,是纾解两家疙瘩的唯一良方。如锱铢必较、睚眦必报、大打出手,必将酿成两败俱伤,世代为仇的悲惨结局。于是乎,全家老少齐上阵,拆除院墙,礼让三尺。
叶氏闻听此诗,目睹张家善行,感佩张英“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雍容大度,羞愧难当,自知理亏,随后同样拆除自家围墙,后退三尺。张叶两家的嘉言懿行,不仅留下恭谦礼让、万古流芳的“六尺巷”,也留给人们无尽的思索和感怀。
六尺巷的意义
六尺巷之所以诞生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桐城,缘于桐城是一个流派汇聚的人文荟萃所在。明清之际,大量名门望族迁入桐城,程朱理学发展鼎盛,尊儒重教风尚浓郁。“城里通衢曲巷,夜半诵声不绝;乡间竹林茅舍,清晨弦歌琅琅。”《桐城耆旧传》生动描绘了桐城人孜孜以求的景象,其勤奋好学气氛之浓重可见一斑。六尺巷的典故,已经远远超出张叶两家地界划分的狭隘意义,在地域上和时间上成为中华民族和睦谦让传统美德的见证,超越时空,影响深远。
《周礼》记载,“五家为邻,四邻为里。”这是我们认知“邻里关系”最早的史料诠释。“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俗语,同样生动地阐述了邻里关系之于社会关系的重要性。六尺巷的故事告诉我们,搞好邻里关系比搞好任何关系都重要。邻里之间门户相对,鸡犬相闻,抬头不见低头见,营造“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和谐稳定的黏合剂,也是人文昌盛,道德完善,社会进步的时代要求。
六尺巷是一条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智慧的巷子。六尺巷就像一本道德教科书、一把礼义刻度尺,教化人们遵循“大度做人,秉礼处世”的道德规范,弘扬仁义礼智信的真善美,激发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六尺宽的巷子并不宽,但它在桐城人的心里却无比宽阔,百米长的巷子并不长,但它在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却延伸的很长,很长。
六尺巷周边景点推荐:
桐城文庙
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始建于公元1314年,后在元末兵火中销毁。明洪武初年,桐城文庙从城东郊外,移建于后来的庙址。整座建筑格局富丽堂皇,处处显现出古朴、典雅、端庄、大气。2013年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也是桐城市的博物馆所在地,馆藏文物有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许多珍贵藏品:商爵、汉陶、宋瓷、清画等古董文物屡见不鲜,其中有李公麟的画,方以智的书,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总计馆藏文物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件,另外还有多件的稀世珍宝。
桐城古城区
桐城古城区为桐城市(县)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历史。
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娆。古城初名山城,民国时改为孟侠镇,建国后定名为城关镇。古城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城中保存完或经修复的古建筑有:宏伟壮观,体现桐城文化特色的“桐城文庙”;飞檐翘角,体现明清建筑特色的“东南二老街”;造型精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告春及轩”;五垛四孔,横跨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幽静肃穆,仿佛置身仙境的“静土莲社”;千年不涸,富有传奇色彩的“仙姑井”等等。
桐城派陈列馆
桐城派陈列馆位于公园路“告春及轩”内。该馆以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兴衰为主线,以重要代表作家的师承关系为顺序,纵线排列;以重要代表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交流、学术贡献为块面,横向展开,汇文物精粹、历史遗存、著作版本、学术研究于一炉。
内容丰富,特色鲜明,深入浅出,融学术性、知识性、通俗性于一体,以继承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弘扬桐城文化,建设现代文都。该馆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及研究古代文学史的窗口,为海内外有关专家学者青睐。
六尺巷歌词
六尺巷 (Live) - 赵薇
词:贺东久
曲:张正扬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街坊邻里长相敬
一段佳话永流芳
走在六尺巷
婆娑光影记忆着谦让
争来争去争的是理
斗来斗去斗的是气
三丈高墙两尺厚
一个理字谦中藏
我家两堵墙
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
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
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
和谐诗中藏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街坊邻里长相敬
一段佳话永流芳
一段佳话永流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尺巷的故事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
行走丨睦邻
安徽桐城六尺巷
l礼让
从周家口到六尺巷 ,行走才有力量,益博社会工作志‖益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