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医·养生】脾俞——补脾止泻的特效穴

【国医·养生】脾俞——补脾止泻的特效穴

2017-02-06 李志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李志刚教授,主任医师,针灸学博士,针灸推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


现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刺法灸法分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学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及教育部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终审专家。多次受邀在北京卫视《养生堂》、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媒体做嘉宾或主讲人,出版《穴位养生方》、《向脾胃要健康》等多部热销书籍。


穴位档案


穴位名:脾俞

功能:    补脾胃,祛痰浊

主治:    胃溃疡、胃炎、胃痉挛、神经性呕吐、便血等。

用法:   按摩,每次3-5分钟,次数不限;艾条灸,每次每穴灸约10-15分钟


脾俞穴,膀胱经穴位。

脾,脾脏;俞,输注。原意是指脾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即按压这个穴位能宣散脾脏的湿热。脾俞是清浊和补脾的穴位。中医认为虚胖之人多因脾虚,痰浊瘀积于内,所以体胖的人可经常揉推脾俞穴来补脾胃、去痰浊、除湿气。


那为什么腹泻要按摩一个补脾脏的穴位呢?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调节肠胃的功能。跟肠胃有关疾病的治疗根本就在于补脾胃。因此,腹泻、呕吐、胃炎等症都可以通过按摩脾俞缓解和治疗。小儿腹泻则可以在脾俞处贴腹泻贴,效果胜过贴肚脐。


那脾俞穴在哪里呢?

脾俞穴是背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要作用:调节脾之功能,治疗肠胃疾病,包括腹胀、腹泻、胃炎、便血等症。补脾胃的按摩手法以推为主,用大拇指在脾俞穴下方3指处往上推3指,一定要经过脾俞穴,此动作每天重复100次,长期坚持对调肠胃、补脾脏非常有益处。


脾俞穴不仅是治疗肠胃疾病的穴位,还是治疗小儿肌无力的穴位。不少孩子到春天就犯困,或饭后就想睡觉,而休息后症状就会缓解。事实上这是肌无力,其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日重暮轻,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一般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女性比男性多,但是到了晚年后发病又以男性居多。此病多侵及眼肌、咀嚼肌、咽喉肌、面肌与四肢肌肉等。严重的肌无力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孩子们的肌无力则多表现为眼睑重,爱犯困。肌无力主要是脾胃虚损所致。脾主肌肉,脾有了问题,肌肉自然会出问题。《灵枢·本神》载:“脾气虚则四肢不用”。《难经·十六难》也说:“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有是者脾也,无是者非也。”。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脾胃虚损,运化无力,气血生化不足,肌肉失养而为痿症。有类似症状的孩子多出现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治疗上以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治疗肌无力,尤其是眼肌无力的类型,常选用脾俞穴、中脘穴、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并配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四白穴进行针灸治疗。如果在家里自我治疗,建议选取脾俞穴、中脘穴、血海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进行按摩或艾灸。


中脘穴    血海穴?

三阴交?    足三里?

中脘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即是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点,按摩此穴可刺激任脉,增强脾胃功能。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处,取穴时要保持屈膝姿势,常按此穴能补血、提升脾脏运化血的能力。血海的“海”字意为脾经之血在此穴运化成海。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正坐,屈膝成直角取穴。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三寸(约四横指),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这两个穴位同样是调理脾胃的穴位,具有补脾祛湿、通经活络的功效。这组穴位宜用大拇指各揉压5分钟或艾灸各10分钟。


老人的脾虚型失眠也可以选用脾俞穴。中医认为老年性失眠的诱因有多种,其中脾虚是一种。脾虚则生血无源,血源缺失则造成脑失养,从而引起失眠、心悸等症。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脾虚型失眠呢?通常脾虚的人有以下特点: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无力、体型虚胖、肌无力、偏懒惰、常便秘。如符合以上2-3点的失眠患者则属于脾虚型。治疗老年人脾虚型失眠可以取脾俞、神门、百会、安眠和三阴交穴。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心烦失眠、心悸、健忘等症。安眠穴在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顾名思义,具有安眠的功效。百会穴和三阴交之前已介绍过,不再详细讲解。老年人脾虚型失眠,可每穴各揉3分钟,每天1-2次,长期坚持可收到疗效。


作者 |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李志刚

技术 |侯逸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通这条经络——重病、急病、怪病难上身(脾经)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身体健康,保养脾胃是关键!
健康导师
人体经络保键---经络健脾法
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146脾俞:健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