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明心体会

崔国平





01





记得在明心班上的第一堂课,程老师、金老师就让我们不带余物。所谓不带余物,就是放下心中之物。我们的所知、概念,还有心中的那些经典,都要放下。要放下一切,甚至放下我。


因为,明心不同于一般的学习,心不是概念。在体会心时,这些概念对你会是干扰。纯粹的状态更利于明心,放下概念,不在概念上理解,一颗纯净的心是明心的前提。我们明心是明自己的心,认识的是我的真实存在,所以不要在外面找。


程老师曾给我题写过“真心自会”和“心空自会”这两句话,意义极其深刻。真心而心真、心空于空心、心空自生、心空无我。自会即会自。自与会,这两个字一起或者分开,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复参悟,方知奇妙无穷。



02



明心首要是要有大志愿,我立志愿时,程老师曾对我说:“人有志,天成就!人无志,天弃之!人说得道多助,不知向道天助。人生就是生志难,生得大志,行即是道。志在本来,才不是虚妄的。”程老师的话说出了我们求觉悟、立志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实,不论我们做什么事,都需要志和愿。世间成功的人士都是有志于其成就的事业,不求不得,恒求之必得。


尤其是明心,必须有大志愿,必须要持之以恒,勇往直前,持志如心痛。时时不忘此志,刻刻不离自己的大愿,心不离此愿。这个很重要。如此,我们自己的如来本心是会告诉我们——心是如何真实存在的。这绝不是靠学概念知识能够想出来的。但这个仅仅只是个觉,在此觉上,还再要有悟,悟上再觉,觉之再悟,如此往返。这是道,是明心之道,当然此道须自行。怎么行呢?遇到问题,不断自问为什么,就在不断自问中前行。


觉悟明心是无所得,你要是觉得有所得就不是,因为这是无得之得,没有答案的明白。有舍方有得,大舍大得,舍到一无所有,包括我的知见。


能舍吗?好像不太容易,能做如此之舍,方知舍得,而得无上福德,这需要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都知道在事上磨,但更要知道磨的是心而不是事,不是弄清那件事,而是由此认识我的心。这里要注意,此行是孤独的自行,因为这里没有别人,也容不下别人。


容不下,是因为带着知识观念,甚至带着我,都进不去。这里如同大海深渊,一直往下沉,不执一切所见,一切不认,因为认即是有所得。这是个为道日损、损之又损的所得,带着一丝一毫,都会妨碍我的深入。


深入,我就真正的明白了,有觉有悟就觉悟了。如此行下去,一定会有收获的。


都说觉我要向内,要转向内观。在此,我打个比喻:手电筒照世间万物,但它照不到自己。那我反过来内照,可是不管如何反,手电筒永远只能照外面。这个状态很像心的状态,不管怎么反,只能照到外面。


如果此间能悟到,虽然没法照到我自己,但这个照的就是我,没有我就没这个世界,世界是被我照亮的世界。我可照这,也可照那,就如同我的心可生这,也可生那。这时,我的心也有了落处。明心是觉生发之处,这个可能就是内观吧,由外而内。当然,立志愿是个人的事情,心不到那强求也无意义。我们想求什么,自己一定要清楚。如果只是想玩玩,那恐怕不行。你说我只要明心达用,开始的时候可以,但前提是必须明心,没有明心的达用都不究竟,因为你的境界小,犹如心灵鸡汤麻痹一下而已,不生智慧不识我心,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一个人的品位及智慧,就看他的志向在哪里。



03



讲明心就必须讲存在与认知,我们听说过,如心无形无相的等等说法。心的存在有内在和外在。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是说我所认知的一切都在我的心里,也就是说心外无物。因为,世界只是我所认知的世界。


试想一下,我们每个人的世界是不是都是独一无二的?与别人不同的?这也是佛说的唯我独尊。我曾说过,世界是被我照亮的,所以说心外无物,当然还有我不知道的存在,而且我不知的外在远远大于我的所知。但我只要知道了,就在我的心里。


由此也可悟到,有一个更大的存在支撑着我这个无量的存在,而我是这个存在的中心。我的世界是由我来做主的,当然外面的条件由不得我,但不管是顺境逆境,用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方法,我是可以做主的,而且必须是由我做主,别人不可替代。就算是别人劝我给我出主意,但最后决定怎么做的还是我。


我所知道的一切、我的觉悟,别人都拿不走,谁觉谁得。就算把我的生命拿去,我的觉悟也拿不走。由此也可证明,我是永恒的存在。





04



从另一边说,我们的存在是有心外物的。没有心外物,又何来心内物?我的心内是无物的,我们的心本来一无所有,什么也没有,也没有在处,这是我的内在本来。还有一个世界万有的外在,心的存在就会有面对,面对世间万物,我们的心就会动,心动而生相,这是心的功能。正因为它一无所有,空必生有,个人的境界、个人的认知所生之相各不相同,这与我心里的东西有关,比如当时的心情、文化背景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的境界。


只要我认识到了,就在我的心里,心外物而成心内物。但我的认知也是相,这时心就有了在处,在我所认知的相上。但我又可以离开,不在这个相上,我是自由的。因此,我的存在有内在与外在。


外在的万又怎么转成内在呢?因为它们是一体的,我与万物一体。若不是一体,又如何能相通?没有内在也就没有外在,没有外在同样也没有我的内在,没有心外物又何来心内物,这就是我与世界万有的关系。


老师们曾说过“同存而各在”“合而不融,分而无间”。因此,认识我的心离不开外在,这也是程老师说的“心事两边”。  



05



要想认识我,就不得不说程老师提到的

心 — 相 — 事 — 物


心就是我,这是离不开的根本,这里的我不是我的肉身。外面世界的万有,是物。我把世间万物用一个物,例如用杯子来代替时,当我的心面对杯子时,就会产生一个认知,这个认知就是相。对于同一个杯子,由于心情、文化、境界、认知条件,每个人所产生的相是不一样的。而且,我下次再看到杯子时,就认识它了。


我是用什么认识呢?是用相认识。生了相之后自然会去想,这时好坏善恶各种想法就生出来了,这又是相。由于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因此想出来的结果又各不相同。而且不光是想,还会有行动,这就生出了种种事,这个关系就是“心—相—事—物”。它在哪呢?它不在外面,在我们心里。对于同一个杯子,产生了这么多不一样的相,更产生各种不一样的事情,而且它是我生的,相由心生嘛。它不在我心里,难道还在别人心里吗?这时,我的心就有了落处,相就是我心落的地方,所以相就是我。一切相都是非相,一切相都是心,而我是相又不是相,因为相是我生的,我可以生无数的相,我还可以离开它。


我们明心,怎么认识心呢?心无形无相,是见不到无可说的,你所见到说出来的,都不是心,而是相。心只能从相上悟见,悟什么?生相离相的这个,不就是我的心吗?这是关键点,就在这认识心。不在此认识心,还能到哪去认识?心不能作为一个物去认识,如果再下个定义“心是什么”,这就更糟糕了。再强调一下,是认识生的这个,而不是我所生的认知。我所知道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相。所以,不用怕生相,这是明心之机,明心就要在相上明。


能生相是我们离不开的能力,也是智慧的表现。我在相上来去自由,又有何恐惧呢?要知道,我的存在我做主,我是主人,我生的相又怎能动我?又能奈我何?这样的心,难道不就是我们想追求的清净心、光明心吗?那又是何等的自在。


任何人说的都是概念都是相,都不是实质的那个东西,只是一个指示或指月手,都是相。我们不可在概念、相上理解,任何相都只不过是个说法。


相是一个大关,是明心的必经之路,也是明心之门。这里须有一个重大突破,甚至是心灵的震撼。为什么会震撼呢?因为,我见到我的心了。这里的见到,只是个说法,原先分离的“我”和“我的”,此时已合二为一。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我的家里有一件我非常熟悉的东西,这时突然发现,原来它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无价之宝。我们为明心苦思冥想,持志心痛,又走了不少弯路,踏破铁鞋无觅处。这时,发现原来它就是我日用而不知的老朋友,一直陪伴着我、不管我流浪何方它从未离开过,我虽离家万里可一直在家中。我为此而艰难放下的一切东西原来都还在,但在的性质已发生翻天覆地颠覆性的变化。过去的我被它迷惑,今后的我是自由的。


此时的心情无法言表,犹如王阳明的龙场悟道,只想从心底发出一声呐喊。我说的只是我的感受、我行的道。觉悟需要突破,觉悟就是超越,超越世间的大境界。突破相,才能上一个台阶,才能明心。后面,当然还有,每上一个台阶都需要突破、超越,犹如破茧成蝶,浴火重生,才能产生脱胎换骨的改变,这才是我的新生。能沉浸其中是何等的幸福,没有如此多次的发自心灵深处的震撼,我的知见又怎么能转变,又何来脱胎换骨?在其中,我能发现,不光世界万有、无量广大,而我的内在也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广大的存在。在此领会千古圣哲的境界,与圣哲们心灵相会,这又是何等的大自在。就算在世间成就了最大的成就,无论财产或权力,与三千大千世界无量广大的我相比,那也就是鸡毛蒜皮,又算什么?这就是明心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也是我这一生所能或说尽的最大成就,就像程老师给我提过的那四个字:

真觉无量



06



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万物的呢?离不开六根,六根就是我们的肉身,也是心认识世界的工具。没有六根,也就没有我了。眼是我们看世界的工具,抛开个人的视力、色盲的差异来说,我们的眼可见的是七色光,但世界应该不止这七色光。有些是我们的肉眼见不到的,还有借助显微镜与望远镜拓宽我们视野的,所见又极不相同。


由此应该能明白,我们所见到的世界,只是在我们的认知条件下所认知的世界,不能等同于真实世界的存在。当然,也可以说我认识的,对我来说就是真的,相也是真实的存在。





07



现在,我们再来看同一个人境界不同的效果。如果我站在地上,所见的只是地上我能见到的那一点点东西,我便看不远。也许前面有片树叶,会一叶障目,我的知见就更可怜了。我若能更上一层楼,就看见远处的高山和白云,等等世间万有,我的眼界相对开阔了,但又因为分别产生了各种不平之事,这些东西同样能挡着我。我在此分别,烦恼喜悦由此产生,于是有了各种纠结和爱恨情仇。因为,我的境界还是小。


我们现在都坐过飞机,当我到天上看地上的这一切,不平还有吗?问题都变小了,那是因为我变大了。由于境界不同,同一个人的认知却天壤之别。境界很重要,程老师一直说境界要大,大到天人合一,与宇宙万物一体。如果我们有此境界,一切问题还能是问题吗?慧能说“烦恼即菩提”,慧能这是在天上说的,在此境界烦恼菩提是一体,没有分别。就连生死大事都是小事,都在下面。而落在地上,由于有分别,烦恼是烦恼,菩提是菩提。体会天人合一与宇宙一体,其实也不难。一体,有各种各样的通处,如情感上、存在上、认知上、生命的轮回中等。我们明心,就是要明白自己的心,不可在外面找,在自己身上就能体会到。世界万物并作,同样,我的内在也是万物并作。比如,我们的念头就是个万物并作,我们的身体、细胞的生灭,也是万物并作。


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先说致虚极,守静笃,然后才有我观的万物并作。致虚极,守静笃是为了观我自己,而不是到外面去观那个竹子。这也是程老师说的“心空自会”之意。


这里没有别人,容不下别的任何一丝一毫,只有我在。与我的心灵相会,这是一种孤独的享受。程老师也说过,此处不可妄动,不可加妄。我与宇宙一体之永恒,是生生灭灭中的不生不灭。


存在有多重境界,看我在什么境界?众生知见是分别的境界,圣哲知见是在一体的境界,即使同在一个存在,知见却不相同。我们的存在也是知见的存在,因为知见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反过来,境界也成就人的知见。众生和圣哲,存在即使相同,知见却也不同。下面这段话,是程老师说的,在我的笔记中发现,不一定准确:


“身在境中,心在相中,知在变中。境是身受,相是心动,变是知行,恒是真在。”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中。不要想着我明心了就能把控世界,或者说掌握各种生财利己之道。明心不是算命,明心不屑这些,明心者的气魄是任何失败挫折、狂风暴雨,来呗!明心之人不惧得失,不昧因果,敢于担当,泰山崩于前如如不动而坦然面对。明心之人心如磐石,而又柔情似水。



08



我们有些人老说烦恼、恐惧,看看自己的烦恼和恐惧是哪来的。其实自己也可以仔细想想,烦恼、恐惧的事早已过去,只是我们自己又把它抓回来,在此反复的纠结。为什么能抓回来呢?因为我是自由的,过去多年的事我都能再抓,不仅说明我是自由的,还说明我的能力。过了一会儿,去做别的事不又离开它了吗?可是迷人还要再将它反复地抓回来,喋喋不休,徒议烦恼。


烦什么呢?这些不都是我自己生的嘛。我为什么受他的影响呢?不还是我自己生的吗?我能生它,就应该知道我也能离开它,我是自由的。如果知道了我是自由的,我如来如去,还有什么可烦恼恐惧的呢?我就如流水而生生不息,一切都是新生。就算把过去的烦恼再抓回来,也是新生的。这些的生生灭灭,唯有我不动,我还在,所以我是永恒的。


在此应有一觉:既然我是自由的,那么我的这个能应该用到哪去呢?用到什么地方,就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如果一个人烦恼恐惧特别多,这是自己的能用到了这里,用错了地方。是我自己给予烦恼恐惧能量,是我成就了自己的烦恼恐惧。如果我能在此有觉,烦恼恐惧立即烟消云散。可见烦恼恐惧在我的心里,而且它是梦幻泡影。我的能往那用,就能成就怎样的人生,这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思考。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太高明了!悟到水的性质,也就能体会我、我的存在、我的入流化变、我的生灭、我的永恒、我的生死与时空、我的烦恼菩提、天人合一的一体。因为万物之性一体相同,他们一体共存而相互利益。


由此可知,水如此,万物皆如此,都是我的觉悟之道。就看我们每个人自己的道在哪了?我们要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己的心灵相会。凭什么?就凭我的真心与志愿,一真一切真。




09



心是什么?心就是我。心不是肉身的我,心是我身体六根的主宰,心落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境界就在什么地方。小可以小到一个针尖大,为一点儿事就过不去,甚至自杀。而大,可以大到天人合一,古今圣哲所说的,就是他们所达到的大境界。同时,这条路告诉我们,我们也能上去。这条路就是明心见性。


我们的明心讲坛讲得很大,大到天人合一。中华文化、圣人的文化、天人合一的文化。不想做圣人,不能有天人合一的觉悟,都太小。程老师的现代心学就是成就圣人的,如果当成心理治疗、解决我的个人问题、成就个人的欲望,就将其小用了,实在可惜。


如何才能有大境界?无私无我!心胸广大,无私天地宽,无我本来无量。我们的一切问题皆因有我,带着我又怎能和宇宙一体,体会到天人合一,我与一切一体。这也是无我!无我,对生命意义的认知跟过去不一样。敬畏生命的意义就是爱,无私的爱,最大的爱是无我之爱,是大舍之爱。当然,这一点我只是刚有些感觉而已。


王阳明15岁立志,到龙场悟道也过了10多年,释迦牟尼也经历了各种苦修,程老师也参悟了20多年。而我,虽有志于此十年,真正有收获也就在这两年多吧,可见程老师现代心学之力量,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髓的提炼和总结。通过现代心学,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心觉悟,是一定可以觉悟。


感恩程老师、金老师的步步指引,回归我本来之柔软心!





10



所谓觉悟,就是觉悟我的真实存在。我是谁?我的永恒。觉悟在一念间,那迷呢?也在一念间。迷和悟就在一念之间,我们学习、听经要用心,而不是用概念;在自心上体会,不要到外面去找。释迦牟尼、慧能、老子,读谁的经呢?自己体会,体会到了就明白了,而且自己就可以证了。明心离不开事,但明心不是为了把事情搞明白,而是要明白我的本来、心的真实存在。我生的念、我的一切,都从此出发点出发,而又归于此处。此处空无,而含万有,有生有灭,又无有生灭,而本来不生不灭。这是我真正离不开的。一切能离开的,都是事不是心。我一切的一切,都从这个出发点出发,又回归此处。找到这个我无论如何都离不开的出发点,就大致明白了我的本来。


明心需要思考而不在思考。我们的存在,不要忘记有两端,痛苦快乐、烦恼菩提均为一体两端而已,隐显而共存,坏中汲取教训,学会担当,逆境而向上,化为成长之机。能如此,烦恼即是菩提。



11



我是用概念说非概念,所说皆是有所觉,不说未觉的,更不想说概念。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自己亲口尝一尝,我所说只是说我尝到的梨子味道,但语言说出来的已经不是那个梨子的味道。因为我无论怎么说,说出来的都不可能是那个真实的存在,只能是相。当然,这当中还有很多不圆融之处,这只是我目前所认识到的一面。那另一面呢?当然有,所以真觉无量,觉无止境。


希望大家都能尝到自己梨子的味道。走自己的明心之道,得自己的明心感悟,一起努力吧!做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样才能不辱先哲所说,不愧对程老师、金老师,更不愧对我的心。人生难得,不愧对我这一生。佛法难闻,明师更是难遇,请珍惜这种缘分。唯有明心,利益众生,以报再造之恩。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心最高境界乃天人合一心也,不真修实练,如何知其真蒂,既不知天为
“天人合一”的美学意义
月下听禅:智者的心灵交融
心不留物念正心安
箴言2717
06性天通:从人性之实然走向应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