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第一名画上位记

不管你信不信,世界第一名画《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用业余时间,抽空捣鼓出来的。

到死,他也没觉得自己会因为画而名垂千古,这可以从他给米兰的佛萨公爵一封求职信中看出:

尊敬的公爵大人,我其实是一个什么都会一点的人,如果米兰要打仗,我可以造大炮,挖地道,要是不打仗呢,我可以造宫殿,组乐团,额,最后一点,我其实还会画画。

看,他把绘画排在了自己诸多牛逼技能的最后。也许正因为自己有逆天的十项全能,所以他反而觉得自己绘画不算有多牛逼,哪怕他当时已经凭借《最后的晚餐》而名扬天下。

不行,我要在这方面搞点事情,才对得起本宝宝逆天的智商。他对自己说。

这一天是何年何月,现在的我们已经无法考证。他找来一张长77厘米,宽53厘米的优质画纸,画了一张我们已经不知道是谁的肖像画,我们暂且称之为第一层。

然后呢?没有然后了。

达芬奇把画任意的放在那里不再管它,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发明自行车,闹钟,大炮等实用科技上面。

不知过了多少年,他又想起了自己还在画画这个事,于是,用一副自己曾经的名作《佩戴珍珠发饰的肖像画》,画在第一层上面将其覆盖,我们称之为第二层。

达芬奇似乎对这种覆盖后的效果有点兴奋,既然是创新,那就步子迈大点,反正也不在乎扯着蛋,(对于被怀疑是gay的他而言,蛋也许是多余的)。

第三层的创作我们就比较熟悉了,1503年,其创作背景有各种传说,比如这个版本:

佛罗伦萨一贵族朋友邀请他为其夫人丽莎画一幅肖像画。

于是,达芬奇就在闲暇之余(当时他的主要精力是军事上的设计大炮和飞行器),利用这次机会完成了第三层,蒙娜丽莎这名字也由此而来。

按理说,这是为别人画的,完工之后应该是要交货的。但达芬奇也许尝试上瘾了,又或许是对画本身不太满意。

反正,他开始对这副画重视起来,拒绝交货,而是把画一直随身携带,从意大利到法国,一直到去世,整整16年。

在这16年当中,他从事着军事,机械,工程,城市设计,光学研究等正经工作,有空的时候,就沉迷于自己的神秘领域,这大概类似于宗教式的悟道。

每当灵感迸发,悟出点新东西,他就会把画拿出来,不断的添加,不断的涂改,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

最后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统称为第四层。

在这个过程中,达芬奇运用光学,解剖学等各种外围知识,给蒙娜丽莎赋予了83%的高兴,2%的愤怒,6%的恐惧,9%的厌恶。

现在,我们可以叫它《蒙娜丽莎》了。

关于画的解读版本,成千上万,如神秘字符,超前技术,末日预言,各种隐喻,心灵回归,理想觉醒,,,,,,

小编对画不专业,不敢随意装逼。不过这副画肯定是印证了他一个笃定的观点:

科学可以是一种诗意的美学。

但对于达芬奇本人,这也许并不是他想要的最终结果。他在去世前不久曾说过一句“后悔从未完成一副作品”。很可能,指的就是《蒙娜丽莎》。

然而,病魔让他最终没机会再次尝试了。我们无法看到这位伟大天才在绘画上的终极高度。

他死后,按照遗愿,弟子梅尔济成了《蒙娜丽莎》的主人。

但是,达芬奇的好基友,当时的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传说之一,达芬奇就是在他怀里去世的,基情满满),这哥们儿也许意识到了这幅画的非凡价值,又也许只是单纯的睹物思人。

总之,他花大钱买下了它,将其挂在自己的卧室里欣赏。

自此,《蒙娜丽莎》永远留在了法国。

两百年后,拿破仑同样也在自己卧室挂上了它。

再后来,随着法国皇室的消失,《蒙娜丽莎》也由皇室拥有变成了“国有”。被放在了卢浮宫里。

你以为故事此就结束了?

不,下半场才刚开始。

在漫长的几百年里,《蒙娜丽莎》并不能算作世界第一名画。

在卢浮宫,它也只能安安静静和其它画作一起挂在墙上,完全没有今天的排场,来参观它的人也并不比其它作品多。

真正让它登上第一宝座的神助攻,居然是被盗。

时间来到20世纪。

1911年8月22日早晨,有游客向保安抱怨:怎么《蒙娜丽莎》没在它该在的位置。

保安不以为然:大概是给摄影工作室拿走了吧。但随后摄影师说并没有拿,或许是拿去清洁了,而清洁的工作人员同样否认。

保安隐约觉得应该通知一个管事的,把情况报告给了维护总监皮奎特,皮奎特突然想起,头一天《蒙娜丽莎》就不见了。但他当时并没意识到什么,只是对旁边的助手调侃道:上头把它拿走了,大概他们觉得我们会偷走它?

皮奎特马上动员所有人寻找《蒙娜丽莎》,但一无所获。最终,所有人意识到:

《蒙娜丽莎》丢了。

下午,巴黎人们通过报纸得知了这个消息,全城炸开了锅。


20世纪初,是信息时代的开始,随着社会进步,大众开始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看报纸开始成为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蒙娜丽莎》盗窃案,刚好赶上了“吃瓜群众兴起”这趟车。对于这种重大新闻的传播,和今天的互联网速度不相上下。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从巴黎到整个法国再到整个欧洲,各大报纸纷纷跟进八卦这个热点。


这可是卢浮宫啊,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啊,还是达芬奇的作品啊,啧啧啧。


那时,随便翻开欧洲任何一份新闻报纸头条,你都会看到《蒙娜丽莎》的图像,而且几乎都沿袭着同一个套路:


首先是表示心痛,随后,开始宣扬这副画如何牛逼,在艺术史上有多么重要地位等等。

当然,谴责安保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种报道,让《蒙娜丽莎》的每一笔妙处都让人津津乐道。


随着报道的逐步深入,人们开始了解整个文艺复兴的艺术史,全世界仿佛都开始变得文艺起来。甚至连卢浮宫的保安都经常出现在歌舞和舞台剧中被嘲讽。


这大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民炒作,而它的身价就在这个时候开始碾压其它画作。


作为舆论压力的中心,卢浮宫对炒作也相当“配合”:

首先它明确承认了错误,立即关闭了卢浮宫,加强了安保系统。最漂亮的一点是,它保留了《蒙娜丽莎》的位置,画没了,但用来挂画的钩子和空荡荡的墙还在。


卢浮宫在一周后重新开放,居然是万人空巷。大家排起长龙,去看那堵空荡荡的墙和钩子。有人献上鲜花,甚至有人失声痛哭。对此,小编严重怀疑这是请来的演员。


案件发生后,巴黎警方倍感耻辱,特地请了一个牛人来破案,他叫阿尔方斯贝迪龙,这哥们儿是司法科学的先锋,世界上第一位犯罪现场调查专家。


他推测,偷画的人应该是个行家,也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甚至有可能是专门偷艺术品的国际大盗团伙。


他甚至把矛头指向了另一个牛逼哄哄的画家————毕加索。他们搜查了毕加索的画室,居然真的找到了一些卢浮宫早些年丢失的雕塑作品,可惜没有《蒙娜丽莎》。


这这这,卢浮宫的安保系统可真是“严密”啊!顺便求一下毕加索内心阴影面积。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案件没有任何进展,人们也渐渐对此淡忘了。两年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给了世界新的关注点。


人们不再谈论《蒙娜丽莎》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蒙娜丽莎》再也不会出现了的时候,传出盗画者在意大利被抓的消息,再次轰动了世界。


让人傻眼的是,这名叫佩鲁贾的小偷,居然是卢浮宫里干活的一名普通意大利工匠,生活在社会底层。而他偷画的理由是:


爱国。


这哥们儿的历史可能是体育老师教的,他总觉得卢浮宫里那么多意大利的艺术品都是法国人,尤其是拿破仑从意大利抢来的.

所以心里不平衡,想偷一件东西还给自己的祖国,转来转去,觉得《蒙娜丽莎》最适合,面积小,方便携带,看起来应该也值点钱。


他没有做任何准备,只是简单的选择了周一这天,因为这天卢浮宫不对外开放,人少。

偷盗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把画摘下来。


第二步,拆掉画框,把画装进大衣里。


第三步,走出去。


一共没超过半个小时。


只有第三步给他制造了点小麻烦,他本来想走员工通道,但门锁了,他弄断了一个门把手也没打开,于是就从正门大摇大摆走了出去。


他得赶回去把画藏好,还得再回来上班。


路上,又把那个门把手丢在了旁边的水沟里,虽然不介意偷走画,但他介意被人指责偷了门把手。


随后几天,随着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佩鲁贾慢慢意识到自己可能摸了老虎屁股,摊上大事了。


他只能沉住气,把画藏在了箱子里。两年后,觉得风声小了,才偷偷回到意大利,准备把画脱手给一名画商。


画商一看,居然是真的《蒙娜丽莎》(那个时候,已经有赝品出现),吓得半死,随后报警。


佩鲁贾被抓时,还一脸蒙逼:法国人从意大利抢走的名画,我把它给带回来了,难道我不应该算英雄吗?


佩佩呀,人家可是正大光明买的好不好?


爱国,是需要智商滴!

《蒙娜丽莎》在回到法国前,先在意大利各地巡展,每到一处都是人山人海,人们争先恐后来目睹这副被全世界八卦的名画,并为其出自达芬奇之手而自豪。


1914年,《蒙娜丽莎》在离开两年多后,重新回到卢浮宫。


如你所料,所有媒体都把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报道。两年前卢浮宫的万人空巷再次重演,两天内就有超过10万人来目睹这张似笑非笑的脸。


卢浮宫也专门为它准备了一面墙,并使用了全世界最先进的安防系统来保护。


现在,我们可以叫它世界第一名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戒备森严的卢浮宫竟然丢失了蒙娜丽莎,那一夜究竟发生了什么?
你肯定知道《蒙娜丽莎》,但你知道它为什么会火吗?
卢浮宫镇馆之宝
妈妈,蒙娜丽莎为什么没有眉毛?
蒙娜丽莎[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画作]
1911年的今天:失窃2年的《蒙娜丽莎》,无法投保的名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