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功与人类文化:第三章 古文明的巅峰和古气功的鼎盛⑤
Ⅲ、韩非子与气功
除儒家、墨家以外,法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以积极用世为主旨的显学大家。法家的学说和气功有多大关系呢?为弄清楚这一点,我们以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韩非子)为例来进行考察。(鉴于法家与儒家都急于用世,故附于儒家叙述)
韩非是战国末期韩国诸公子之一,是法家最杰出的代表,著有《韩非子》一书。和老子一样,韩非子也认为“道”是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存在,“德”则是万物内在的本质,也是“道”的体现。而“道”的运动规律,谓之“理”,这是韩非子提出的新的概念。因此,韩非子的修身之道亦宗于老子,而又别出心裁。他在《解老》一文说:“深其根,固其柢(dǐ),长生久视之道也。”何谓“深其根”“固其柢”呢?且看韩非子的两段话:
“圣人之用神也静,静则少费,少费谓之啬……夫能啬也,是从于道而服于理者也。”而“身以积精为德”,“今治身而外物不能乱其精神,故曰修之身,其德乃真。真者,慎之固也。”
可见,韩非子认为“神”为人之生命之根,而“精”为人之生命之柢(柢者真根也)。而欲积精,必静其神。他说:“思虑静故德不去,孔窍虚则和气日入,故曰重积德。夫能令故德不去,新和气日至者,早服者也。”故“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明确了神与精的关系,也提出了存神之要在于虚、静。
关于虚,韩非子还有一段精采的论述,他说:
“所以贵无为无思为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而“故以无为无思为虚者,其意常不忘虚,是制于虚也。虚者谓其意无所制也,今制于为虚是不虚也。虚者之无为也,不以无为为有常;不以无为为有常则虚。”
真是精辟之极!不是实践有体会的话,哪能有这种真知?这切中了古往今来多少练功者运用意识过程中的弊病呵!再举一个例子,韩非子在篇里叙述了詹何遥视的故事,而评之曰:“以詹子之察,苦心伤神”,“是曰愚之首也。”他认为过分的运用气功激发起来的特异功能,是“苦心伤神”的,愚极了。这一点对于今天气功的发展和气功研究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韩非子本人就是一位既有高明理论,又有精深实践的气功学大师。由此可以想见,百家诸子及其继承人大都精于气功的。由此亦不难想见,在春秋战国时期气功是相当普遍的。诸子学说的创造和这种广泛的群众实践的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诸子百家总结了他们自身和广大群众气功实践的经验,并以此作为修身之道,而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这或许可以算是先秦诸子学说和气功发展之间关系的一个粗略的概括。
Ⅳ、黄老·中医·气功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源起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而《黄帝内经》则是中国医药学形成的标志。《黄帝内经》成书于秦汉,是先秦医家和黄老学派结合的产物,也是先秦医家经验和理论的总结。所谓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系老子。祖述黄帝,可能是假托,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古人为道者,必托之神家、黄帝而后能之说。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淮南子·修务篇》)冠以老子,则是因为其学术思想属于道家范畴。但实际上它是道家思想和五行阴阳家的综合。因此也可以说黄老学派扩大了先秦道家的范围。而《黄帝内经》一书,既是医家之圣典,亦是黄老学说的代表,同时又是古典气功学的巨著。就气功学而言,《内经》从元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出发,以人的生命运动为中心,全面地阐述了天人整体观,深化了对人体内部生命过程的认识,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养生、练功的原则和方法,体用兼备,使古典气功学趋于完备。
一、以元气为本、阴阳为纲纪的天人整体观
尽管《内经》未象道、儒两家那样明确提出元气是宇宙万物之本。仅提出了“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以及指出地球在虚空是由于“大气之举也”的缘故,但在《难经》中却明确指出了元气是人的生命之本,而《内经》则着重从化生万物,以及万物本身的运动表述,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阴阳二气的运化。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又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说明:①人和万物一样,生于阴阳二气之交感,也通过阴阳二气与自然界联结成一个整体;②人体内的生命运动也是以阴阳二气的变化消长为“纲纪”的。“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则人得以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则死。(《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阴阳是“生杀之本始”;③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受自然界内阴阳二气的消长和四时运行的制约。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据此,练功养生之要在于:“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在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素问·上古天真论》);在于“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灵枢·本神篇》)按照这一原则,《素问·四时调神论》还依据四时(春、夏、秋、冬)自然界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套人日常生活行立坐卧应注意的养生原则。
二、以精、气、神为要素的生命观
《内经》也认为人是形、气、神三进(者?)的统一,但更进一步指出,人的生命的要素在于三宝——精、气、神。何谓“精”呢?《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灵枢·本神》则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可见,气分阴阳,精亦有二,两精和合(相搏),乃人生之始,“神”亦在其中了,而这个“神”是“生之制”。至于气,则种类很多,最要紧的是真气,“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灵枢·刺节真邪》),即它是先天精气和水谷运化、呼吸空气而形成的后天之气的综合。人体内真气之精,则为后天之精;于此相对,肾藏之精则为先天之精,它又可以由后天之精转化而来,故有“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五脏盛乃能泄”之说。神由精而生,赖气而养;精生于气,亦可化为气;而精与气均受控于神。三者匹配,人才有生命。故精、气、神是人生命的三大要素。据此,则养生之要在于积精、全神、行气。对此,《内经》有很多精辟的论述。《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了真人、至人、贤人、圣人等四等修身的方法:①“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这样可合于道;②“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这样的人可“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③“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④“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显然,这四种方法有其共同的特点:①都以“神”的修养为中心,这是符合上述以神为主导,精、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的。因为,只要神守于内,只要神的活动符合自然之道的本性——虚静无为,身体内的真气自然会充盈。气的运行也会符合自然之旨,生机就会旺盛,所谓:“恬澹虚无,真气从之”;“恬澹无为,乃能行气。”(《灵柢·上膈》)真气充盈,心神安定,精便不易动摇,就能达于固。这样整个生命运动,就会处于一种高级的气功状态。②都强调要顺应自然,按照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规律,来调整人体系统,使自身的生命更应于自然之道。这是由上述以阴阳为本的天人一致观所决定的。③随着时代从上古、中古、而于今的演变,越来越强调人的社会道德的修养。这是因为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欲增强,而人的精神状态,越来越多地受社会的干扰,只有排除这些干扰,才能使心神安定下来。所以对上古之人的练功,没有提到社会道德修养的要求,而对当时所谓圣人的修炼,则社会道德修养(如“适欲”、“无嗔”、“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等)却成了养神的前提了。这种历史的记印,也是上述生命观的反映,它表明人是社会的人,人的生命运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三、以“心”为主导的“心”——身一致的整体观
五行
五脏
六腑
五官
五体
五神
五志
五音
五色
五味
五方
心(心包)
小肠(三焦)
大肠
西
膀胱
图3 脏腑与人体各部位相应关系图
精、气、神均寓于“形”而成为人,而人的“形”(身体)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经》从气论和阴阳五行学说出发,对古人大量气功实践和临床实践的经验,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以脏腑为核心,赖经络维系的人体整体观。这里有两个要点:(一)脏腑理论。按《内经》,人体生理过程取决于五脏六腑的运行。“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有肝、心、脾、肺、肾之别;”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者也(《素问·五脏别论》),有胆、小肠、胃、大肠、、三焦之分。脏与腑分属阴阳、互为表里。脏腑之间的阴阳配合,五脏之间的生克的关系,以及脏腑及人体各部位的相应关系(见图3)。而整个系统以“心”为主导。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从“心”——身整体观出发,阐明了医家养生的一般原则。
(二)经络系统。《内经》认为:“经脉者,所以行气身而荣阴阳,濡筋骨,得关节者也。”(《灵枢·本脏》)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灵枢·经脉》),把五脏六腑和人体各部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经络,人身就不是一个整体;经络不畅,人体功能就难以维持。故《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者也,不可不通。”《内经》总结了先秦古人通过气功实践得到的关于人体内景的认识,提出了人体经络系统,分十二经,分别于人体各脏腑相关联。但是,脏腑和经络只是人体内气化过程和气的运行的器官。人的生命运动活动的本质,在于体内外气的交换,即在于气化过程的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阴阳五行话周天
修真
发现黄帝内经
第一单元 宝命全形
静功养生的理和法
北京市民中医药健康素养 一、人身三宝精、气、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