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书藏书一定要读,才有意义


日上三竿而起,开电脑看见留言:“鸣鹤仙史千字文不是原刻,是摹刻的,太贵了,不值这个价”我立刻云里雾里,但凭经验这可能是买家惯用伎俩,遂回复:“那也不能便宜卖呀”信息发过去我就后悔了,因为这涉及到版本问题了,我这么回复说明我默认了这书是摹刻而非原刻。因我一向对版本问题交待准确、解释明晰,口碑因此而树立。心想这事一定要搞清楚,不是卖不卖书的问题,又回复:“何为原刻,请指教”。许久,对方信息来了:“此书非原刻本,木村嘉平在明治十四年就死了,可是此书写得是明治十六年刻,所以值不了这个价”。哦,原来人家挑出毛病了,马上翻看查找到此书,看毕回复:“正文有尾款:木村嘉平刻,且雕版工艺及技法娴熟,笔意雕准确而精湛,是为原刻无误”对方:“这是本字贴,刻书者是木村,木村十四年死了,所以十七年刻成,还是木村刻是不可能的,而书中写的是木村刻,只能是摹刻”因我看古籍木刻本时不太看书上刻的年份,又因为古籍刻本每个年代都有时代特征,所以几乎单凭刻工就能判断是原刻与否。又看此书之末页后,弄明白了对方发问的原因了,回复:“您可能说的是最后页年代的问题,请您仔细看内容,说的是{明治16年12月8日版权免许明治17年7月刻成},“免许”一词在日文中是容许、许可的意思,这只是一个类似于出版社的版权许可证,没有其他的意思。”对方:“这不就是明治17年7月刻成的意思吗”我回复:“日本古籍原创本没有书前牌记,都是书后的“版权页”。日本很早就有版权意识,非授权不能刊印。也就是这个明治17年不代表雕版时间。是不是初版初印要看雕版水平,如果翻刻的水平都这么高,笔意雕都能翻刻出来,此人肯定比木村还厉害,这不合乎逻辑。”对方有点急了:“书前牌记,和书后版权都是反映版本信息,明明写着刻,所以不可能不是雕版年份。笔意雕是能模仿的,就和书法临摹本一样。”我回复:“刻、刊、雕、梓古时定义混乱模糊,天朝况且如此,何况倭人。古语中其本身就间有“发行”“出版”之意,君不见中国古籍中有牌记上石印写成刻本的,刻本写成石印的,活字写成木刻的,木刻写成活字的,石印写成影印的,影印写成刻本的,林林总总。所以一切还得根据实际印刷情况论断。又如宋版均无牌记,多数也不见尾款,那就一概否定其年代而均以摹刻论断了吗?”对方沉默多时后发消息:“我现有事,回头再说”…… 我感触的是:买了工具书也要多翻多看,我跟他讲的实际都是古籍工具书和印刷类书籍上的内容,我知道每个书友都有很多工具书,都能拿出一摞子古籍版本方面的书籍。但是真的全部内容都看了吗?真的都看懂了吗?一味的无凭推断和臆想是学习不到真东西的,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和学问亦是如此,没有捷径和飞跃,只有慢慢学习的积累和实践的沉淀而成。书法谁都能临摹,但你要写的能拿的出手就要下苦功了。

我当然知道木村嘉平是明治14年死的,但是我更知道他的生平及成就。木村嘉平是日本的刻书大师,刊过名刻《古逸丛书》外还刊刻过段玉裁的《述笔法》和贺知章的《孝经》等,家族秘密传承特有版刻绝技:笔意雕。木村死后杨守敬为之题赞曰:“一艺之精,通幽入神;将以忠信,仅见斯人。昙花一现,百卉失珍;简册不绝,徽声不泯。”而杨守敬在评价与木村几乎同一时期的中国刻工陶子麟时,则说:“乱后工价奇昂,不止三倍往昔,陶子麟亦顾攫钱,纯无感情。故所刊后半部朱墨不能合套,而刻字之恶劣,尤其小者。”陶子麟之于刻书界名气可谓大矣,民国精刻本中处处可见其影,然与木村一较,顿为失色。

一个雕版界神一样的人物,试问谁能摹刻?谁敢班门弄斧?谁见过《古逸丛书》同时代的翻刻本,或有“木村嘉平刻”字样的同时代的翻刻本,在下悬赏征集。

也有很多书友爱好古籍收藏,也有不少古籍,但是却从来不看。可是你们知道吗,有太多太多的人也喜欢,但是真的买不起古籍,更何况享受灯下阅读之幸。我希望有古籍的朋友都能有时间翻翻看看你的书,有的句读弄不明白没关系,买本中华书局点校本对照着读。因为有书读是人生一大幸运,你不要浪费了!

仅以此文督促自己和提醒朋友,古书之友愿天下读书人都学业有成。2014.8.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籍研究大家翁连溪——解读殿版古籍
藏古籍辨版本【转摘】
古籍作假那些事
不起眼的古籍价值都超千万了,你家有吗?
影印本杂谈
吴格:中国古代图书复制与流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