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旧书摊追忆


  芥子古旧书店

  几年前,草堂旧书市场还在,芥子古旧书店就开在古玩市场的院子里。那时候古玩市场里,密密麻麻布满了各种类型的小店,书画、古玩、旧书都有。去逛过好几次,有一回买了册诗人王尔碑的诗集签名本,不过三五块钱。

  后来古玩市场搬到送仙桥,芥子古旧书店则搬到了罗马假日广场,有几家书店也在这里开店,形成一个新的旧书店集群。

  每个周末的送仙桥旧书会是旧书业的嘉年华,只要在成都,店老板付刚都会早早去参加。每当有人从车上把装书的尼龙口袋放到地上,就聚集了一些爱书之人,付刚常常在其中。因为早,常常会遇到中意的书。但现在好书越来越少。

  从业13年的付刚现在成都旧书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他说通常是向私人买或收集图书馆报废的旧书,或从收购站买来。来买书的人形形色色:古旧书爱好者、作家、大学生、教授……以前那样每天卖出几千元的情况,现在少了许多。


  谈到近年实体书店普遍的经营状况,付刚说:“网络是把双刃剑,这是大时代的产物。我们开实体店,也把古旧书拿到网上卖,行业大多数人走的都是这个路子。”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经常会有大学生来买书,但上班族就没有太多时间看书。”

  好耍、好看、能挣钱,是付刚对古旧书的定义。如今,芥子古旧书店已经藏书数万册,除了在成都收集旧书,他还经常到北京、西安、武汉、重庆等地找书。“做这行,腿杆要长,得到消息就立即出发,一些大专院校的老教授或老人是我们主要找书的对象。”但线装书这种不能再生的书源,正面临逐渐枯竭的态势。

  龚明德先生说:“芥子古旧书店在成都旧书业者中要算佼佼者了,是几个爱书的中青年合办的,以古旧书刊为主。为主的傅刚本来是个裁缝,在被服厂上班,却特别喜欢周作人、姜德明、黄裳、陈子善和我等人写的书话类图书,十多年前他拿了一本我的书让我签名,由此相识。”

  新旧书店

  新旧书店开在莲桂南路,有一段时间老板何静在川师北大门也开了家店,两三年后关门了。

  每次都能在送仙桥旧书市场上遇到何静。我曾住在钢五区,距离新旧书店很近,加之它旁边是菜市场,所以时常去光顾。要说书店有多少精品书,还真说不上。去的次数多就成了熟人,每次买书,老板多少会打个折,极富人情味。因此每次去书店,总不会空手而归。有一次买了一口袋《文史知识》,上百册不过80块。川剧资料、四川文史类书,也买了不少。

  从早到晚,新旧书店都有人挑书看书。何静要经常去外面收书,书店就交给家人打理。

  2010年搬家到西三环路,距离新旧书店远了,就很少光顾。但差不多每年都去一两回。在送仙桥旧书市场遇见何静,总会聊一聊。他说对书不太有研究,所以价格高低不太清楚,偶尔会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查一查。前几天笔者在这里买了册《傅山的交往和应酬》,5块钱,回头在亚马逊看到几册,标价最低的都50块。因为价格相因,来买旧书的人就多。我在新旧书店估计买了三五百册。

  四川师范大学龚明德教授曾在《成都实体书店之我见》里写道:“店主何静夫妇都爱读书,他们跟成都有点儿岁数的前辈读书人关系都融洽,所以他们书店的书源特别丰富,经常是一些著名读书人打电话跟他们说‘又有一批用过的书要处理’,于是何老板就骑着电瓶车飞速去收购。我在这家店铺,经常买到我用得上的有价值的书。”

  成都的旧书店还有金盾路上的晓渔书屋、四川师范大学北大门的求智书社、玉林街的书海拾林书屋等。成都旧书业虽然跟早年无法相提并论,,但它们带给读者的便利,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旧书摊难得一遇了。以前在成都的一些角落,分布着形形色色的旧书摊,也曾收获过不少喜爱之书。现在想来,都恍如前尘旧梦,只可追忆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前最后一次淘旧书
旧书摊
彭雄:成都的旧书业与藏书
深圳旧书店:理想很美生存不易
【古旧书业观察之四】80后汤毅:机会、资金、货源缺一不可
寻访书业传薪者 | 回眸古旧书从业者的2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