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5-时间管理之六:时间的复用——如何把一份时间发挥出好几份的效率

混对圈子跟对人,保持真实,活在当下,

——面壁者与破壁人

前面五篇文章,我都是在分享「时间管理」相关的内容:

第50号文章,我分享了一个小小的桌面插件,将我们的日、周、月、年、人生这五个维度的时间具象化、可视化,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当前”的时间所处的位置。

第51号文章,我们明白了,用一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记录一下我们的「有效工作时间」,这会残忍地让我们面对低效的事实,从而有意识地去减少那些非工作时间和非学习时间。

第52号文章,则是有效工作时间的高阶用法:教会我们自制《人生日历》,把一生、年月日、有效工作时间都结合成一个表格,把我们一生的时间都融入进去。因为看到,所以珍惜。

第53号文章,我们学会了番茄工作法经常在事前问自己一个问题,来管理一整块的时间,避免做那些无用的事情。就算真的要娱乐,我也提供了一个既能娱乐又能有收获的方法。

第54号文章则与53号的一整块时间对应,教会我们如何管理碎片化时间。也就是不要主动去把时间给碎片化,以及那些无法避免的碎片化时间,可以通过小小本记单词法(适用于学生)、听书和活动身体(适用于工作的人)等方法来使用。

而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下时间管理。

今天的话题是,把昨天文中提过的「听书」,进行一个延伸扩展。

也就是「时间的复用」。

这个概念,其实非常非常简单,简单到我不知道该怎么写。

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做到「时间的复用」。

时间的复用,说白了,就是同一时间,同时做两件及以上的事情。

比如,

  • 一边学习一边听歌。

  • 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

  • 一边上厕所一边玩手机。

  • ....

是吧?

很多人都做过类似的事情。

但是,这种做法,真的好吗?

有人说,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情,我可以省下大量的时间,当然好呀。

也有人说,同时做几件事情,往往什么都做不好,而且效率也不高,因为我会分心。

那么,「时间复用法」到底要不要使用呢?

▌ 01 不要用

先抛出结论:我不建议使用「时间复用法」。

为什么?

1.是一心二用?还是注意力分配?

人,至少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是无法做到一心二用的。

如果强行一心二用,带来的只能是低效的事实,最终摔得很惨。

那我们平时的一边听歌一边学习,是怎么回事呢?这难道不是一心二用吗?

是的,这并非是一心二用,这种做法只不过是把我们有限的注意力分开成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学习,一部分用来听歌。

有时候学到兴致上了,你实际上是不知道音乐在唱什么;

同样的,某一段旋律突然勾起了你的回忆,那么你就很容易走神,从而不知道书本里的内容在讲什么。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是不断地把你的注意力进行分割,并且在学习和听歌之间反复横跳。

那么你想想看,这是不是跟我们昨天说的那样,是我们自己人为地把时间给碎片化了再使用

表面上是学习一小时,实际上你是学习1分钟,走神几分钟,又回来学习1分钟,又走神,就这样不断循环了一个小时。

再加上,我们需要进入学习状态,才能认真地学习。那么这个「进入状态」,同样是需要时间的。

最终,你的真实学习时间其实要远远小于一小时,而且吸收的内容数量往往不尽人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了就忘”。

越不认真、越不专注,自然就是忘得越多咯,甚至有可能一点儿都没记在脑子里。

所以,在同一时间只专注于做一件事情,才是把这一份时间发挥出最大效率的方法。

2.人生处处是修行。专注,才能得道。

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吧。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愣住了:“那么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水,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这是一个颇有深意的小故事,当你看完前面的文章内容,想必能领悟到某些东西。

是的,「专注于当下」,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要专注于当下,但是精细度还不够高,往往只停留在“现在要做好眼前的事情”的表面,

我们其实还可以继续细分,当你做“眼前的事情”的时候,就只做“眼前的事情”,不要把其他东西加入进去。

  • 吃饭的时候认真吃饭。

  • 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

  • 锻炼的时候认真锻炼。

  • 睡觉的时候认真睡觉。

你做的每一件事情,其实都是在修行,都是需要「专注」。

甚至你还可以进一步延伸:

  • 焦虑的时候认真焦虑。

  • 生气的时候认真生气。

  • 悲伤的时候认真悲伤。

  • 烦躁的时候认真烦躁。

当你真的做到了认真去焦虑、认真去生气、认真去悲伤、认真去烦躁的时候,

你会发现,这些所谓的负面情绪,都只是一些表象的东西,也就是佛学中讲的“空”。

而这种「认真去焦虑/生气/悲伤/烦躁」的做法,即是 正念的奇迹

综上所述,我不建议你使用「时间的复用」,而是建议你,

认真,且专注」。

▌ 02 非要用怎么办?

有办法。

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仍然是可以使用的。

比如,我前面提过的听书。

但是并非什么时候都可以一边做某事一边听书的。

比方说,你不可能一边学习高数一边听语文书。

这样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所以,一边做某事一边听书,这里面的“某事”,最好是那种,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的、不需要耗费多少注意力的、真正无法避免的碎片化时间的事情。

➤比如,坐地铁。

坐地铁的时候,如果你抬起头朝四周观察一下,会发现很多的中年人、年轻人、甚至一些孩子,都在低着头玩手机。

哦,差点忘了,当你真的要“抬起头”然后去观察的时候,说明你自己也是这样在坐地铁的时候玩手机的,哈哈哈。

像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在用别人玩手机的时间来听书提升自己,悄悄地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再比如,宝妈带孩子。

宝妈带孩子的时候,要一直陪着孩子。眼睛、手臂等都要留给孩子。但是听觉可以拿出来用啊,

你可以打开音箱,一边听书听课程,一边带孩子。

而且,孩子其实也是可以听得到的,这样也是顺便给孩子一些类似于胎教的「幼儿教育」。

➤还有,做家务。

你可以一边扫地拖地,一边“听”,这并不影响做家务。

当然,有些人是很喜欢做家务的,我就认识一些朋友,她们会喜欢通过「专注于打扫屋子」来获得身心的放松。

如果是这种模式,就不适合一边做家务一边听书了。

总之,一定要灵活运用

说到灵活运用,我们还可以继续深挖下去,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去思考一下:

既然,同一时间做好几件事会让我们分心。

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规律,反其道而行,用来转移痛苦?

对不对?

当你觉得痛苦、难受、焦虑、沮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主动去做一些其他事情,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是吧?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让自己忙碌起来,就不焦虑了。

一样的道理而已。

▌ 03 结尾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差不多结束啦。

看完今天的文章,或许你还有疑惑:有时候我也想专注啊,但是总是容易思绪飘忽,一不注意就走神了,怎么办呢?

明天的文章,就是关于这个内容的主题:如何让自己做到专注。

如果你也感兴趣,记得关注我噢,明天我们不见不散~

好啦,既然都看到这里了,

那就祝你,活用「时间复用法」,想用随时能用,不想用随时能保持专一。

共勉。


全文完,如果觉得本文不错,欢迎点个赞或者「在看」,最好能加个星标,因为推送的规则改了太多了。最后,再次拜谢您的阅读。

分享知识是一种美德,

当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分享知识给这个社会的时候,
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所以如果您喜欢这一篇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感受回归行动
时间不够用?学会高效利用时间
一个行者问老道士: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
时间管理6:做加法,解决时间碎片化问题
我做了一个小改变,发现了开悟的秘密,效率提升了10倍!
时间复用的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