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软是病,迟早要命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秋葵妈 

6月25日,成都某小区一名8岁的男孩,惨遭17岁少年毒打两个多小时。
 
被发现时,男孩几乎已经是被打得血肉模糊。

 
还好送医及时,目前男孩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是什么仇什么怨以至于这位17岁的少年要将8岁的男孩往死里打?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男孩和少年压根就不认识。
 
案发当天,8岁男孩乘坐电梯下楼,当时电梯门已经关上了,男孩从缝隙中看到了正要进电梯的少年,于是快速按下开门键。

 
男孩绝对想不到,自己打开的是一扇地狱之门,放出的小鬼将会试图夺走他的性命。
 
事后,少年被依法拘留,少年的妈妈想要通过私下解决这件事情,却始终没有得到受害者家属的回应。
 
于是只能在业主群发声:
 
他们要是提出什么要求,我可以尽量满足他们。
 
我希望受害者的家人,能给我这个失败者的妈妈一个机会,也给我的孩子一个机会。

可谁来给那个被打得半死的男孩一个机会?
 
假如不是及时送医,谁来给孩子一个生还的机会?
 
父母不断为孩子兜底,看似是在保护孩子,实则是将孩子一步步推向深渊。
 
每一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
 
来自河南的张先生,刚买了一辆新车,立马就被熊孩子盯上了。
 
那天,女儿匆匆跑回家告诉她,自家的车被划花了。

 
刚开始张先生还不太愿意相信,直到他亲眼看见一名孩子拿着玩具枪使劲儿划着车子的引擎盖。
 
张先生气急,拎起熊孩子找家长说理。
 
熊孩子的奶奶不但没有承认,反而责怪起张先生:

“你吓着我孩子了,刚才喝了口水都吐了,你必须先为我家孩子负责。”
 
熊孩子有奶奶撑腰,更加蛮横了,撒谎道:“他打我了!”
 
奶奶这回就更加不依不饶了,非要张先生赔偿。
 
张先生想着,老人不讲理,沟通不清楚,那就找孩子的父母协商吧。
 
谁知道,这对父母和老人的态度如出一辙,张口闭口就是“你吓着我孩子了,应该道歉”,却全然不提自家孩子犯的错。

 
每一熊孩子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看来无不道理。
 
熊孩子之所以熊,且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多半是因为父母的纵容。
 
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
 
“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孩子你没错。”
 
在父母的纵容中,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一件事:

无论我做什么,我的父母都会护着我。
 
这才导致了,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父母的不断兜底,是扎进孩子胸膛的利器
 
还记得7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李天一案吗?
 
因为伙同朋友轮奸了一名女孩,最终被判了十年监禁。
 
这和父母的纵容和不断兜底有着莫大的关系。
 
其实李天一年少时何曾不是一个乖巧懂事、频频获奖的好孩子。
 
可由于父母的过度溺爱,让他形成了蛮横的性格,也因此成了校园一霸。
 
因为父母都是著名的歌唱家,李天一更是仗着父母的社会地位藐视一切。

 
在美国上高中时,因为和同学发生矛盾,他私底下将别人的蛋白粉换成了洗衣粉,甚至威胁对方:

“敢到中国来,我就弄死你!”
 
后来更是无证驾驶撞了一对夫妇,不但没有慰问,反而将那对夫妇打得头破血流。
 
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李天一的父母都一一替他摆平了。
 
这也让李天一越来越大胆,最后发生了前文提到的轮奸案。
 
这一次,哪怕父母的地位再高,也兜不住了。
 
李天一最终获刑十年。

 
不知道他的父母在面对这个结果时,有没有后悔曾经一次次替孩子兜底?
 
威廉·戈尔丁曾说: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我们总是以为,孩子还小,犯点错没什么。
 
因为害怕孩子受到惩罚,更是一次次不断为孩子兜底。
 
可正是因为家长的不断兜底,孩子才会在偏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无法回头。
 
父母的兜底行为,最终都会变成刺向孩子胸膛的利刃。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别因为“他还是个孩子”,让他在作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作家珍妮·艾里姆在《养育儿女》中写:
 
孩子身上存在的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孩子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就看父母懂不懂得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及时纠正。
 
前段时间,一名5岁的女孩哭着走进了派出所自首。

 
民警询问后才得知,原来小女孩的同学不小心将电话手表落在了她家里,小女孩很喜欢这个电话手表,于是据为己有。
 
妈妈发现后,教育了女儿一番,告诉她,这已经属于盗窃行为了。
 
小女孩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在妈妈的陪同下,到派出所“自首”了。
 
不得不说,这位妈妈的做法有一点极端,但也让5岁的女儿明白事态的严重,及时纠正了错误的行为。
 
相信经过这一次教训,小女孩再也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

 
我们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觉得这种事情没必要搞得那么复杂。
 
你越是不去引导孩子,孩子就越无法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也不要粗暴地打一顿就完事了,管教孩子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打骂,更不是纵容。
 
而是让孩子体验后果,让他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这是做父母该明白的“底线教育”,也是为人父母该有的自觉。
 
无论事情大小,只要孩子犯了错,请务必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和事情的严重性,并且鼓励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知好歹,懂规矩”
是父母保护孩子最有力的武器
 
“孩子还小,长大了就懂事了。”
 
这句经常从父母口中说出的话,是秋葵妈妈听过最不负责任的一句话!
 
父母自以为孩子长大点就会懂事,作恶的孩子却认为:
 
“我的爸爸妈妈没有打我骂我,反而帮我,说明这没什么大不了。”
 
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给了孩子错误的引导,就会导致孩子是非不分。
 
最终小错变成大错,小恶酿成大恶。
 
思想家卢梭曾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羽翼下,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父母独立生活。
 
而在父母纵容下长大的孩子,面临社会规则时,将无所适从。
 
等待他们的,很有可能就是冰冷的镣铐。
 
教会孩子遵守社会规则,其实不是管教他们,而是在保护他们。
 
只有了解社会的规则,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溺爱能护孩子一时周全,却不能保孩子一世平安。
 
为人父母,最应该教会孩子的,是知好歹、懂规矩,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和所有父母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学点心理学之892:为孩子过错买单摆平不是爱而是害,从小就要知道自己要为错误承担后果。/身心疾病
育儿:男孩高空抛水袋找乐子:熊孩子背后的熊父母,到底哪里做错了┃晞月
男童被人按在水煮鱼锅里活活呛死,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竟是…
再生气,也不能这样对孩子!
地铁上两个小男孩都火了,一个被赞一个被骂,孩子行为体现家教
北京男孩书店声音大被人制止,随即大骂,教养的缺失,谁之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