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女人,一定要活得贵”

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有实力,才有底气》。

《有实力,才有底气》

卢璐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孙俪,这位家喻户晓的实力派演员,成了困境中成长励志的榜样。

小时候父母离异的家庭环境,让孙俪养成自立自强的品格。学舞蹈,她认真,拍戏,她认真,在处理感情问题上,她更认真。正是这股劲头,让她拍了很多影视作品,深入人心。从《玉观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起,到持续升温的《甄嬛传》,一路走来,一个功底扎实,又低调做人的实力派演员刻在观众心里。

有一次,孙俪做客《金星秀》。金星老师问现在大红大紫的她有什么打算?孙俪谦虚的说,自己刚起步阶段,还要不断向他人学习。毒舌主持人金星不禁赞叹,事业如日中天的演员,竟然这样谦虚。

当别的演员只要有机会就极力推销自己时,孙俪恰恰相反,出演过这么多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本可以夸夸其谈,可她明白,只有努力才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明白自己的价值,孙俪才活得诗一样的底气。恰恰有这么一本书《有实力,才有底气》,让我们明白怎样去生活更踏实。

《有实力,才有底气》内容涉及女性成长、励志、心理等方面。卢璐以第一人称角度,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周围人的故事,生动有趣,带入感强,更容易打动读者,为那些在工作、情感、学习、生活等处于迷茫、纠结、焦虑之中的女性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文章温情暖心,能够引起共鸣,更能够治愈内心的创伤。

《有实力,才有底气》的作者卢璐,留法硕士,自媒体矩阵“卢璐说”的创始人。23岁只身去南法读书,34岁带着先生和大女儿回国,36岁成了高龄二孩儿妈。

一路遇到的坎坎坷坷没有击垮她,反而使得她对个人成长、心态建设、情绪掌控等人生层面获得到见解,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于人性心理的认知,她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写成一篇篇优质文章,打动了数百万读者的心。

我们都在努力的活着

在书中,作者卢璐回忆了自己多年前遇到的一位老者。那时,她在法国南部一家连锁餐厅里打工。那是个半自助式餐厅,每天有一款推荐甜点,比别的甜点便宜40欧分。

那位花白胡子的老先生,常来吃午餐。他穿着普通,样子也很普通,人很和善,讲话既绅士又风趣。

有一次,老先生晚上来吃饭,推荐的甜点卖完了,老先生有点失望地说,那天是他的生日。

法国是个冷漠的社会,有很多孤单的老人。因为老先生每次都是一个人,还总点最便宜的推荐甜点。卢璐以为他是没钱没儿女的人,心里顿时有几分可怜他。

那天推荐甜点是“诺曼底苹果塔”,卢璐特意加了两朵奶油花,还给他点了根小蜡烛。老先生打开钱夹子,拿出一张50欧元的纸币作为答谢。

在2002年,50欧元小费,真是一笔天大的巨款。卢璐推辞不要,老先生把钱塞在她的手里,说这算是送他的生日礼物。

这真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卢璐满心欢喜收下钱。

餐厅经理看到后,就问卢璐,认识这位老人吗?她摇头。经理告诉卢璐,马路对面那个加油站,加油站后面那一片葡萄地,还有,当时卢璐工作的那个商业中心的地,都是老先生的。

当时,卢璐很不理解老先生的举动,这么有钱却过着这么低调的生活。

后来,卢璐去市立图书馆里面排队用电脑。在大门口,又碰到了老先生,老先生还穿着平常的格子布衬衣和卡其裤子,胡子修剪得很整齐。

老先生笑着和她打招呼,背后的玻璃幕墙上,有个海报,上面印着一个跟老先生本人差不多的头像。

这又让卢璐大跌眼镜,她很诧异地看看海报又看看老先生。老先生却平静地说他捐了点书。

卢璐情不自禁地说老先生真有钱。

老先生却哈哈大笑,发自内心地告诉她说,钱只不过是一串数字,价值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卢璐当时一直以为财富决定人生的价值,就是现在大多数人还是持这种观点。

我们一直以为,生活当中那些大声说话的人,一定有底气,有实力,因为他们敢于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足以承担起所有的后果。但现在,我们明白,有没有底气,真的不在于声音的高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在别人的尊重和敬仰中,体面地活着。我们常常以为别人尊重的是我们的钱,事实上别人尊重的是我们的价值。

年少气盛的时候,我们总害怕别人看低自己,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成绩,都变成刺青刻到脑门儿上,好让别人一目了然,肃然起敬。

然而一生过半时,才清楚,我是谁,我值多少钱,我可以自我评判自己的价值,而不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尊重,来满足自己。

盲目攀比,那是用别人的价值来衡量自己。

真要比,就和自己比,比自己的过去,比自己的动力,比自己的努力程度和态度。和自己比出来的,才是自己真正的价值。

经历种种,才明白,人生不是一场战争,根本没有所谓的输赢。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不再需要倾尽所有的活着。

卢璐多年行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被撞到鼻青脸肿,被提点到醍醐灌顶,拥有了一种经过辩证思考后的睿智和从容: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实力,有实力才有底气。我们努力地活着,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打好手里的牌

中用了两个例子,讲明了一个道理。

第一个例子,讲了一个23岁姑娘的故事。

这位姑娘,她的公司成立一年有余,4个全职员工和几个兼职。

卢璐说,跟这位姑娘讲话不会很闷,姑娘是一个聪明而且逻辑缜密的人。和姑娘谈话,经常让人忘记她才23岁。

有一次,姑娘和卢璐说,今年她有个目标。

让卢璐想不到的是,姑娘的目标不是要把公司做到上市,而是要谈恋爱。姑娘说她23岁了,还没有成功地爱上过一个人。她不知道怎么才算是爱上一个人,但是她觉得她是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这辈子她一定要有孩子。但她觉得恋爱比赚钱难多了,没有规则,只能靠碰运气。

说这话的时候,她们正在吃她喜欢的椰子鸡。餐厅生意异常火爆,虽饭点已过,但她们依然排了很久的队。餐厅正对着一家海外置业的中介,姑娘在上次排队的间隙,就买了一套普吉岛的房子。

“还不到100万元,可以刷支付宝哦,特方便。”姑娘说这话的时候,眼睛在椰子鸡腾起来的水汽中闪闪发亮,卢璐看到这场景,拿餐巾纸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在今天的中国,100个人中,有99个觉得自己太穷。金钱成了人生的信仰,大家都觉得没钱是所有不幸的根源。以上事实让卢璐,也让我们明白,钱有时能解决的问题,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金钱能买来朋友,但买不来友情;金钱能买来家庭,但买不来亲情;金钱能买来鲜花,但买不来爱情。

这个姑娘,远远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像买白菜一样购买奢侈品,但她们心里明白,自己是爱的绝缘人。物品本身是不会发热的,更不会呼吸,只能够为活在虚无孤独之中的人缓解焦虑。

卢璐在另一个城市里见了一个女人,她正在办第二次离婚,这是她四年内的第二次离婚。比第一次离婚更麻烦的是,这一次的纠纷中,这位女士有一个两岁三个月大的孩子。

她离婚的理由是“丧偶式婚姻”,老公要么不见人影,要么回家后攥着手机不放。别家夫妻,就算没爱情,至少还能成朋友,而她们之间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她这一任老公是她高中的同学,中间断掉联系很多年,后来终于走到了一起。结婚还是倾尽所有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真的不能说没有过爱情。

后来的真相是,她老公不是不回来,而是在家里没有他的立锥之地。无论是盘子怎么摆,还是买什么牌子的卫生纸,都要听岳父岳母的。

他老公最后无奈地说,别人根本无法明白,在自己家里,时时无话可说,处处感觉自己是多余的那种可怕感觉。

卢璐尖锐指出问题所在,今天整个社会面临最严峻的问题,并不是贫穷,因为这些都还可能遵循规则,努力去弥补的,而无法弥补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

为了避免孤独、寻找亲密,每个人都慌不择路地寻找某一种形式,如婚姻、孩子、金钱……这些也许可以在一段时间填满人生,躲避孤独,但却无法让人建立真正稳固的亲密关系。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卢璐一直在倡导,女人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活成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但是变成自己,绝对不意味着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把自己最大化。

她强调,建立起亲密感最困难的那一步就是,如何面对因为磨合而产生的痛苦。就像嫁接花木,没有切割,没有接触,没有拼命地愈合,就不可能长出枝叶,更不能枝繁叶茂。

换句话说,即在制造亲密的整个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痛楚,并不总是甜蜜的。

卢璐开出配方,真正的亲密感,配料中不仅仅有甜蜜、浪漫、爱情、宽容、宠爱,更有让步、委屈、妥协、痛苦、包容等,把这些都混合在一起,用时间当引子,才能培养出亲密感。

所谓亲密的关系,不是一掷千金的豪气,不是欲火焚身的肉体快感,也不是一见钟情的美好。深切、稳定、平淡、默契,才是能让人生产生正能量的关键。

所以,我们要看好手中的牌,别把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烂泥一摊。

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现在网络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批关于惜命与养生的文章,大概归结起来就是,别熬夜,要早睡早起,人生要慢一点,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小确幸。

卢璐评价到:这和几年前流行的那句“女人一定要买点贵的东西”一样,之所以深得人心,是因为理论本身符合人性的疏懒和贪婪。

她举例子说,就好像是李子柒的视频,闲逸得犹如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只不过都是李子柒让我们看的那一部分,李子柒更多背后拼命努力的故事我们不曾看到。

正如卢璐所说,在俗世奔波,谁心里没梦想过有个长长的假期。睡得足足的,喝点茶,泡个澡,做两个小菜,温一壶老酒,没有责任,没有压力,白云苍狗,岁月静好。

可真得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假期,享受时,才会发现:茶是要煮的,喝完还要洗杯子;菜是要做的,吃完要洗碗;泡澡是要放热水的,出来还要擦身子,而我们仿佛中了化骨绵掌,全身酸软如面条,只能瘫在床上看不用脑子的综艺肥皂剧。

虽然当下“惜命”这个词很流行,然而当一个人在喊“惜命”的时候,往往就是那一秒钟的行为艺术。这表现为冲动地去买一张健身卡,去吃一碗绿色的沙拉,再或者九点蹦到床上去睡觉,直挺挺躺了一个半小时,十点的时候,摸出手机来,开始刷朋友圈,或者玩消消乐。所有的减肥或健身计划通通跑到九霄云外了。

作为一个既不能假装,也不能溜号的大龄的人,愈发感到人生只不过是一个意外,既然来了就好好努力,才是能被执行的“好好活着”,否则“好好活着”,只不过是一句空谈。而年轻人,越是手里握着一把青春,不懂标价,恃宠行凶,反而会散散漫漫,不是十分惜命。

无论焦虑还是恐惧,本质都是对于未知的绝大多数的不可控制性。我们不知道、不明白、不确认将来会是什么样子。

我们既然不是上帝,无法改变世界,那么抵挡焦虑和恐惧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可能从那些细枝末节,从自己能掌握的小事做起,一件接着一件,用尽全力地去扩大自己能够“掌握”的领域,自己给自己创造安全感,这是实力,也是实力给的底气。

就像是跑步,就像是上战场,无论现状如何,这都不是让自己松散到瘫痪下去的理由。

即使是洗一只满是油污的锅子,缝一只破了很久的袜子,我们都认真对待。然后我们就会发现,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是我们却不再是那个我们了,因为我们治愈了内心的焦虑。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还会面临着重重的、不可预计的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无法改变的,但改变自己,这才是最好的惜命去好好地活着的含义。

看了卢璐的感悟,我们透彻了这个道理:人生是分阶段的,在该吃苦的年纪就要吃苦,在该摔跤的年纪就要摔跤,在该努力的年纪就要努力;反之,结果就会在该享福的年纪去吃苦,该安稳的年纪去奔波,该智明的年纪去彷徨。反向的人生,并不美丽。

所以趁着阳光正好,青春正美,年华还够的时候,就努力的去拼搏,即使我们有时候失败了,这也是我们的通向成功的重要一步,这为以后成功做了铺垫,不失为一笔财富。

人总要拼命地活着,坚实迈出每一步,因为人生的每一步都算数的。这每一步都会增加我们的实力,这些实力都会转化价值,成为自己前行的底气。

当我们有实力、有价值、活的发光,我们便能应对焦虑,充满底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感悟荟萃:《任何人的底气都来源于经济实力,光善良没用 你要优秀 ​​​​。》
你爱的人,能不能一辈子对你好,关键在“最低处”
相爱17年,他出轨我自杀,女高管的婚姻该何去何从?
真正的完美,就是学会接受缺憾
做人,所谓的底气,要么是有钱,要么是有能力
人生中,任何时候,任何人的底气,都源自于自己的经济实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