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圈阅正军级以上任免方案,亲自批阅:让张力雄去江西军区|皮定均

1975年6月,毛泽东在批阅中央军委上报正军职以上干部任免方案时,突然看到了一个名字——张力雄。

思索一番后,亲自批示:让张力雄担任江西军区政委

张力雄得知这个消息后十分激动,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如今能复出,除了毛主席的关心外,他的一位好友也功不可没。

第一次和主席近距离交流

1913年11月21日,张力雄出生于福建省省上杭县才溪乡的一个贫寒农家。

张力雄在16岁时便投身于革命,多次参加当地的农民运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1932年,中共中央决定扩大红军队伍,当其他人都还在持观望态度权衡利弊时,张力雄第一个报名参加了红军,进入到了瑞金的红军学校学习。


瑞金的红军学校

张力雄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所以他格外的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充实自己。

毕业后,张力雄加入了红军第三十四师,无论是在红军学校还是在部队,他都经常能听到领导传达的毛主席的指示以及重要讲话。

越是了解,张力雄就越能发现毛主席的伟大,想要亲眼见一见毛主席,也成为了他的愿望之一。

后来他才知道,毛主席曾经去过他的家乡,进行了有名的“才溪乡调查”。并且在古田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古田会议”。

1934年1月,张力雄实现愿望的机会来了,他被选为代表,去瑞金参加会议,在这里他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他恭恭敬敬地给毛主席行了一个军礼。


毛主席

毛主席也注意到了这个略显激动的小伙子,亲切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哪个部队的?是哪里人呀?

“张力雄。红五军团三十四师!福建上杭县才溪乡人。”张力雄响亮地回答。

毛泽东一听就说:“哦!我晓得,我晓得。才溪是模范乡呢!你要争做模范啊!

回到住处,张力雄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这一年他刚刚21岁,将毛主席的话谨记在心,并以此为标准来要求自己。

漫漫征程中的“铁流后卫”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军被迫开始了万里长征。此时的张力雄已经是第三十四师一零零团的政治委员


张力雄

当时,红五军团负责狙击国民党军队,掩护大部队顺利突围和转移,执行的是最艰难的殿后工作。因此红五军团获得了“铁流后卫”的光荣称号

而张力雄所在的红三十四师又是红五军团的后卫,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绝命后卫师”。

1934年11月中旬,红军最为悲壮的一场战役打响了,红五军团困守湘江,他们所面对的是李宗仁、白崇禧装备精良的几十万人马。

在这场战役中,红三十四师的师长陈树湘壮烈牺牲,五千多名士兵几乎全军覆没,幸存者寥寥无几,而张力雄就是湘江战役的幸存者之一。

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张力雄也随着红五军团被分到了左路军。


张力雄

一路上,张力雄跟随部队前前后后突破了敌军四道防线,抢渡天险,爬过了“鬼门关”夹金山,战胜了无数的艰难险阻。

然而,由于张国焘企图分裂党分裂红军,张力雄所在的部队被迫三过草地。

张力雄晚年时,仍旧忘不了当时三过草地时战士们所受的苦难。

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张力雄百感交集,那些在如今看起来很普遍的动作要领,当时却是许许多多士兵用生命换来的经验教训。

草地上行军本就比较艰难,尤其是到了晚上,战士们走了一天本就比较疲惫,晚上却依旧无法好好地休息。


红军长征

因为,草地中遍地是沼泽,很难找到一块干燥的地方睡觉,大家只能退而求其次,寻找一些稍突起的草包或小河边有灌木的地方。

到了晚上,战士们的衣服也早已湿透,说不清到底是汗水还是雨雪的缘故,亦或者二者皆有。

没办法生火烤干,他们只能在睡觉时三个人背靠着背,用彼此的体温将衣服焐干。

而且,由于张力雄所在的部队是过草地的最后一批红军,一路上的野草野菜几乎被先头部队吃光了。


他作为政治委员,竭尽所能地动员战士们寻找一切可以食用的物品,还动员战士们把枪皮带和土造牛皮斗篷拿出来,集中到供给处。

长征开始前,夏红七军团军团长寻怀洲曾送过张力雄一条皮带做纪念,他率先贡献出了自己的皮带。

并毫不犹豫地答道:“有什么舍不得,能给战士们吃饱肚子最重要!”

在过草地时,发生了一件让张力雄记忆犹新的事,跟随他的14岁小勤务员赖国标,因为没有粮食,误食毒草身亡,倒在了他的怀里。


过草地

长征结束后,张力雄多方寻找赖国标的家属,可惜一无所获,这件事也成为了他一生的遗憾。

悲壮的高台之战

张力雄参加革命以来,一生经历百余次战斗,最难忘的还是高台之战。

1936年12月下旬,红军西路军开始西进,后边却有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于是,西路军边打边走。

1937年1月1日,红军攻占了新兰公路的咽喉要道高台,歼灭了该城1500余敌人。

红军进城后,不进民房、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政策,与马匪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行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凭实力获得了百姓们的认可。

红军势如破竹的攻势,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政府和马步芳的马匪军,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强烈反扑。


敌军先切断了红五军与总部的联系通道,企图在高台彻底消灭红五军。

敌人共发起了30余次的进攻,红五军依旧坚守阵地,战场的激烈程度尤为罕见。

张力雄也被一枚砸到团指挥所附近的炮弹炸伤了,飞溅的弹片击中了他的左腿,血一直不停地流。

他被迫从前线的阵地上退了下来,在卫生所包扎伤口时,听到了不远处传来一阵枪响。

张力雄感到大事不妙,可能是敌军来了,随手抓了一根扁担,悄悄离开了卫生所,一瘸一拐地走向东北城墙。


张力雄

在一条小巷中,张力雄碰到了一位当地老乡,老乡神色紧张,慌乱地对他说:“同志,马匪军进城了,你要不来我家躲躲?”

张力雄在老乡家的夹墙内躲了4天,等风声稍过,他便提出了离开的想法。

傍晚,张力雄躲在马车上,老乡在他的身上铺了好几层稻草和猪马粪,臭气熏天。

辗转几天的时间,张力雄才回到了部队,他这才得知,红五军近3000名士兵全部牺牲。

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红13师师长叶崇本、政委朱金畅等全部牺牲在这里。敌人还将他们的头颅割下来,挂在城墙上示众。

这场战役可以称得上是红五军最后的悲歌。

张力雄因为腿伤躲过了一劫,但心中却留下了数不尽的悔恨。

鏖战太行 战友情深

1943年,为了应对日军对我党抗日根据地的进攻,我党采取“敌进我退”的政策,决定将主力部队开进伪军控制区,在这里建立新的抗日根据地。

1943年8月,太行军区第七分区正式成立,在这里,张力雄结识了一位同生共死的战友——皮定均。


太行山第七分区部队

皮定均是司令员,张力雄是政治部主任,一个29岁,一个30岁,相近的年纪、相似的经历,让二人相处得及其融洽。

以至于皮定均管自己的政治部主任叫“姓张的”,而张力雄也直呼皮司令“姓皮的”

二人一起共事后,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就组织指挥了大大小小的战斗300余次,创建了有数10万人口的豫北抗日根据地。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智取林县,这时二人刚共事不久,但却依旧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默契。

当时林县周围的防御如同铁桶一般,不但有深9尺宽8丈的堑壕,还有10米高的城墙与炮楼。


皮定均和张力雄

这种情况下,皮定均和张力雄都想到了要“智取”。二人同时说出这两个字后,便望着对方大笑起来。

他们一边放出八路军主力要攻打林县的消息,一边大张旗鼓地组织攻城演练。

还利用蒋干盗书之计,装作不经意把消息透露给被俘虏的敌参谋长李大用,并故意放走他,让他连夜回城汇报消息。

城内的日、伪军相信了李大用的话,只在城内留下1个团的兵力,其余的兵力全部在黄昏时突围。

皮定钧和张力雄以少量的兵力牵制住敌人的主力部队,然后趁机指挥八路军主力对县城发动猛攻。

最终,不但成功攻下林县,还歼灭了敌军近半的兵力。


皮定均和张力雄在河南省林县与太行军区第七分区和太行第七地委领导同志合影

1944年,皮定均被调走开辟豫西的根据地,分别时二人依依不舍,皮定均想要将唯一一部电话机送给张力雄。

张力雄果断地拒绝了这份礼物:“你比我更需要它。”它知道皮定均指挥时最离不开电话了。

1945年,二人又有了并肩作战的机会,一起组织指挥了数场战斗,配合得天衣无缝。

日本人投降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1946年6月中旬,蒋介石出动8个师的兵力对中原解放区展开秘密包围,并下令:“7月1日发起总攻,争取48小时内歼灭中原解放军主力部队。


蒋介石

6月23日,中共中央急电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皮定均率领第一旅,以7000余人的兵力阻击敌军约22万的部队,保护主力突围时的后侧安全,掩护主力部队突围与撤退。

张力雄则率领3旅随着南路军主力突围。

二人深知这次任务的危险,临别时都在双方的笔记本上留下了约定,活着的要给牺牲的人好好祭拜。

好在二人虎口脱险,都活了下来。


中原军区第一旅

二人直到两年后才重新在淮海战役中相遇,谈到笔记本上的留言时,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毛主席亲自批示张力雄回到江西军区

新中国成立后,张力雄担任第13军政委,守护着祖国的西南边陲,而皮定均则担任福建军区的司令员,守护着祖国的东南沿海。

二人便很少有时间再见面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皮定均破例被授予开国中将。

当时中原突围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而张力雄虽为正军级,却仅仅被授予大校军衔。虽然他对此不在意,但是国家一直没有忘记这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1961年授予张力雄少将军衔。


张力雄

1975年,此时张力雄因为调动,工作还没有确定下来。

一天,他在招待所的院子里散步时,突然听到了一句:“姓张的!

张力雄瞬间就愣住了,会这么叫他的只有一个人——皮定均。

二人都没想到能在这里见到多年未谋面的老战友,狠狠地给了对方一个拥抱。

张力雄将自己这些年来的遭遇通通告诉了皮定均。

皮定均得知后为他感到不平,拍着桌子说:“你是老红军!党了解你!我也了解你!

随后,皮定均再次找到了张力雄并告诉他:“咱们现在年纪大了,再让你去野战部队也不合适,去老家事太多也不好办,干脆听我的,直接去江西军区。


皮定均

1975年6月,毛泽东在批阅中央军委上报正军职以上干部任免方案时,亲自批示:让张力雄担任江西军区政委

张力雄知道自己能官复原职多亏了皮定钧,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感激。

1976年,皮定均因乘坐的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年仅62岁。

张力雄听闻这个噩耗后,万分悲痛,集体仪式结束后,他一个人单独的留下来,望着老朋友的遗体失声痛哭。

在追悼会上,张力雄履行了当初二人在笔记本上的留言,给皮定均献上了花圈,只是从次以后再也听不到那声“姓张的”了。

之后,张力雄一直尽心尽力的工作,直到1988年才正式退休。如今的他已经109岁的高龄了,依旧在续写着属于自己和我军的传奇。


张力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5年毛主席审阅正军级任免名单,看到张力雄后:让他去江西军区
毛主席批阅正军级以上任免方案,看到张力雄批示:让他去江西军区
毛主席批阅正军级以上任免方案时,直接批示:让张力雄去江西军区
至今仍健在的开国少将,已109岁,毛主席曾批示:让他去江西军区
109岁开国少将,党龄91年!“姓张的”和“姓皮的”,深交33年
现存最后一位红军将军,党龄已超92年,21岁时他曾被主席亲自接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