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风俗走了,画坛又少了一位大家!

林丰俗


2017年5月13日晚八点三十分,著名画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林丰俗先生在广州驾鹤西归,享年78岁。


林丰俗,1939年出生,广东潮安人。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1年调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水画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从事中国山水画的教学、研究和创作。


写山法示意之一


林丰俗出生于潮汕平原一个靠近韩江、背倚桑浦山的乡村。韩江水脉不但滋润了这片土地四季如春的绿意,还以绵密的柔情渗入聪明勤勉的居民的心田,在他们乐于操持的管弦丝竹中,流淌出古雅清新的律吕——潮州音乐。


春雷起蛰 

纸本水墨 136×68cm 1990年


在林丰俗的画室中,我常常能够听到这种令人蚀骨销魂的“天籁”,我常常想,也许只有那种能够在田野中倾听到地母呼吸的耳朵,才能品味出这种轻清绵密的音律所表达的对土地和人生全部深挚、妥帖的恋情和理解。


《乡村行(之二)长卷部分》局部



在心源与造化之间徘徊

文/林丰俗


我出生于农村,对田园乡土以及造化自然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这种淳朴的乡情便是我的精神家园。感情决定了我的审美选择,选择也体现了我的艺术性格。


石谷新田 

纸本设色 68cm×78cm 1972年


艺术创作中的许多问题向来没有绝对一致的答案,对其中部分问题的争辩也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泛。是非曲直,各持其说,成了永不休止的讨论题。画画的人与史论家毕竟不同。例如,画家总不能等到把书画是否同源的问题弄清楚才作画。画家也不必太着意去计较形象与意象的义理差别。虽说每个人必须有胆识,但理智代替不了艺术感觉,即使妙语连珠,也不能说明绘画作品的含金量。


春山牧犊 

纸本设色 61×46cm 1996年


探索艺术的表达方式,前贤说可以'得鱼忘筌',以斯理推究,我们更不应该'得筌忘鱼'。且不论笔墨是否就是技法,可不宜简单地说笔墨等于艺术境界。'心源'虽说无限,而'造化'也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艺术的感觉始终在心源与造化之间徘徊。


子规声里雨如丝 

纸本水墨 69×69cm 1992年


我希望于平凡的景物中找到情趣并体悟到诗一般的意境,俯拾即是,触目会心。然而,景随情移,情随时迁,应该不断地对意境有所发现。我不想让成套的笔墨程式或自造程式套住自己的感悟和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斜风细雨不须归  

纸本水墨 34cm×46cm 2003年


禅者云:'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东坡先生在《记游松风亭》一文中说:'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只要抛开成败得失,安分自知,消除对艺术格式的着意思虑,神定情真,心平气和,便可以从容自在地画自己想画的画。


                                        2009年夏日于心远草堂


1962年,林丰俗、庞泰嵩下乡,在虎门南面大沙田秋收


林丰俗、曾祥熙在虎门南面禾堆前


和同学在井冈山采风写生


1990年10月29日,林丰俗与李燕冰于中山市石岐金字山写生


2000年,在肇庆山村采风



题斋号
方楚雄老师题斋号书法集,888元


古画U盘
3800幅历代绘画高清图 56GB


艺术夜听


睡前艺术充电5分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林丰俗 | 一股浓浓的“乡土”味
那年雪域韩一:寻韩一山水画
唐建:写意精神观照下的妙悟灵心
水墨的造化 ——王平哲山水味象
2023夏季展:张铨「绘事后素」绘画展 序章
林丰俗:心远至诚达诗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