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球54个编辑部:未来媒体创新的九大理念

        本文原载于尼曼新闻实验室,作者是两位丹麦新闻人,其中Per Westergaard长久以来在丹麦多家地区、国家和数字杂志都担任过总编辑或CEO。另一位作者SørenSchultzJørgensen同样在过去的20年里在多家丹麦新闻媒体担任记者和编辑。

        去年,他们对新闻编辑部的创新状况进行了一次国际调查,下文为整理后的内容。 

   

        那些在与读者、用户、听众和观众建立和保持联系方面最成功的新闻媒体,将逐渐变成敢于挑战上世纪一些传统教条的媒体。这些教条包括媒体对于距离感的把控,中立与客观性的保持,认为记者有能力去发现和选择什么新闻对公民来说最重要,以及认为新闻业只起到一个信息传递的作用。

        而新闻要想在未来与公民建立更强的连接,在很大程度上就需要挑战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教条,从而创造出一种比我们百年来所看到的新闻行业更加多样化、更加生动、对公民更加开放、更加多样化的媒体环境。


        下面的观点主要来自于《新闻连线(The Journalistic Connection)》,这本书揭示了两位丹麦新闻人在过去一年中跨越9个欧洲国家和美国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果,他们采访和研究了54家媒体公司,开创了与受众和人群连接的新途径。

《新闻连线(The Journalistic Connection)》

        根据他们的研究,目前西方世界的新闻媒体与其受众建立更密切联系和更紧密关系的方式一共可以被归结于九种,下文将会详细地进行介绍。但在这之前,需要先理清这项调查的目的和初衷。

        首先,他们对当前新闻业现状的看法是:当前新闻业和传统新闻媒体的危机是结构性的,而不仅仅是商业模式或技术革命的问题。当人们对传统的新闻业抱有越来越多的怀疑、减少在广播和电视上接收新闻的时间、购买更少的报纸和表达对媒体机构的越来越不信任时,我们必须对当前的新闻媒体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对一家新闻媒体来说,不论它是刚成立或名声在外,无论它是小还是大,无论它是政府的还是民营的,它都必须要直面这样一个关于社会与文化的问题:新闻业如何恢复其对于现实的意义、与现实的链接以及社会对其的信任。而这也是新闻媒体当今的核心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他们列了一份拥有120家媒体机构的名单,包括新媒体、传统媒体、数字媒体、广播、电视和印刷报纸等等,经过整理后最终沉淀出50多个最有趣和最具创新性的媒体机构,并通过采访的形式去弄明白目前新闻业的困境与解决办法。

        之所以选择这些媒体,是因为它们在新闻的参与度、合作开放性、倾听用户声音和积极行动等领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此同时,它们也能够证明,这些与市民沟通和接触的独特想法在用户满意度、发行量或收入方面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这次调查一半的采访是在美国进行的,另一半是在欧洲进行的,欧洲包括英、法、德、荷兰等国家,而美国包括纽约市、新泽西、费城、华盛顿等地。其目的是收集灵感、想法和策略,并且使美国和欧洲的新闻人都能从这次调查中看清自己,并反思改进。我们也需要更多地向大西洋两岸最好的新闻媒体来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



下面他们将对横跨全球9个国家,走访54个新闻编辑部总结出来的未来媒体创新的9大核心理念进行逐一介绍:


1、从客观中立到鲜明的立场

        许多新闻机构正加紧努力强化平台的品牌和在人们心中的定位,挑战新闻中立的教条,并且出于各种原因逐渐放弃原本想要打造综合性新闻媒体的想法。当网络新闻在互联网上以碎片化的片段传播时,人们对清晰的媒体身份的需求就会增加。同样的,为了让人们与你保持联系和认同,你必须向他们展示你的立场。告诉他们你是一家怎样的媒体,无论是从地理上、社会上还是政治上,你对世界的认知将影响他们对你的看法。

        这种现象最直接的例子有:挪威报纸《斗争》(Klassekampen)、地区线上新闻网站“圣迭戈之声”(Voice of San Diego)和“每日西雅图”(The Evergrey in Seattle)等。


“圣迭戈之声”声明


2、从大众化到小众化

        小众媒体在连接用户的能力、内容创造的注意力以及调动付费意愿等方面远远超过综合媒体,除了极少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之外(卫报、BBC、CNN之类),所有的新闻媒体都可以被认作是在细分领域运营。

        然而,许多影响广泛的传统媒体在公开交流他们寻求细分领域的机会时却显得犹豫不决。这也许是因为小众媒体的民主价值有些争议,因为它们更倾向于是在同质受众之间建立牢固的纽带,而不是连接不同的群体。

        尽管如此,诸如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科技网站GeekWire、总部位于柏林的青年网站Ze.tt和哥本哈根的“知识日报”(Intelligence Daily Information)等有针对性的小众媒体,既可以创造拥有高公共价值的高质量新闻,又可以同时迎合目标受众。

 
3、从用户到“成员”

        将聚集在新闻媒体周围的人分别归类到相应的社区中是大西洋两岸广泛认可的战略。这意味着以前那些被称为订户、用户或读者的人将转变为媒体社区中的成员,他们必须注册或付费才能加入新闻媒体周围人群的内部圈子。

        西班牙新闻网站El Diario和法国新闻网站Mediapart都将会员模式置于其身份建构和新闻业务的核心,而许多美国媒体公司——从“纽约时报”(NewYorkTimes)、“甘尼特集团”(Gannett Group)等传统媒体,到新闻收入中心组织的在线初创公司,也都在遵循同样的路线。


4、从工作台到现场

        许多媒体公司正在以公开的会议、节日、现场直播和真人秀的形式创造更加接地气的新闻,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未来新闻业的一部分。法国日报《世界报》(Le Monde)将直播重大事件作为与市民接触、创造新收入的重要途径,《德州论坛报》(The Texas Tribune)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每年举办各式大大小小的活动以吸引民众参与。


5、从自说自话到倾听用户

        传统媒体往往具有很高的沟通壁垒,它并不是一个开放的领域。但现如今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新闻机构从战略到执行都在朝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以便让他们更好的去连接受众。最重要的是,这意味着要听取人们的意见,并在新闻的编辑上创造更大的透明度。这些可以通过直接的个人对话、现有的社区以及数据分析来实现。

        这种关注用户反馈的方法出自于总部位于芝加哥的Hearken,目前这种方法被用于全美的公共广播和电视台。此外,一家将自己称为“人民报”的德国地方报纸Braunschweger Zeitung也采用了这种方式,它通过在当地社区的会议,以及每天在报纸上提供专栏来听取和报道听众的意见。


6、从封闭到合作

        为了保持独立性和中立性,现代新闻业一直把新闻编辑室之外的每个角色都撇在一边,它们包括公民、利益集团、公共机构、私营公司、决策者。然而,这种模式显然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编辑室在制作新闻的过程中直接涉及到普通民众:从构思到研究,到独立内容的传递,再到故事发表后的争论。

        荷兰的线上网站De Correspondent、德国的Correctiv以及纽约的 ProPublica都是重新定义这一共同创作过程的主要例子,同时他们也并未放弃编辑的把关。他们还率先与基层、非政府组织、公共机构以及其他媒体公司开展合作,以创造一种更深刻、更吸引人的新闻产出机制。



7、从自有平台跨越到更多其他平台

        社交媒体削弱了新闻媒体的商业价值和他们对新闻的控制,这似乎是当下新闻界的共识,但社交网络技术在增强和深化受众参与方面却有着巨大的潜力。的确,使用社交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但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它将创造更强大的新闻业——比如更多的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合作的方式,而不是将它看作是对原有利润的分流。

        David Fahrenthold基于推特对特朗普的慈善捐赠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为他和《华盛顿邮报》赢得了普利策奖(另一个例子则是“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利用Snapchat Discoverage报道美国遭受阿片危机打击的美国人的生活)。


8、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途径

        调查记者们发现,如果他们在报道中能够给出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他们就会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建设性新闻在读者、用户、观众之间创造了更多的互动,他们阅读越多就越有可能分享内容。当文章有建设性的角度时,他们表达了更强烈的兴趣并且愿意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举例,丹麦公共广播公司DR几年来对这类新闻创作方式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其电视新闻的收视率和覆盖面。而在美国,伯克利调查报告中心在其许多调查项目中纳入了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元素,甚至围绕着深度调查记者发现的问题为利益相关者安排了解决方案峰会。

9、从观察员到活动家

        一些新闻机构正在测试它们是否能够通过积极的宣传活动或新闻宣传,来为他们的读者、用户和观众创造新的连接。这一举动对许多记者来说尤其有争议,因为它明显不是一种适合于所有类型媒体运作的策略。

        不过,一种以运动为导向的新闻工作方法已经被成功运用到欧洲新闻媒体中了,比如卫报、波兰媒体Gazeta Wyborcza和丹麦地方报纸Fyens Stiftstidende等,它们让人们参与并创造这类行动。

        我们的书中对所有这些例子的描述和分析有更多深入的细节。假如说这50家媒体机构硬要有一个共同点,那这共同点就是我们都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与用户建立更多的联系。我们所遇到的所有新的数字出版商似乎都有着基于激进创新的勇气和抱负。而在我们访问的传统媒体机构中,他们似乎需要对这9个戏剧性变化和开放式实验有新的理解。

        大西洋两岸当前媒体行业中展开的所有实验和想法都表明,未来将有几十种甚至数百种不同的模式不断地诞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找不到一种特定新闻模式的缘由。虽然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它们都为新闻事业带来了希望。


注: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腾讯媒体研究院”,原文标题为《横跨全球9个国家,走访54个新闻编辑部,他们总结出未来媒体创新9大核心理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哥大新闻万字深度报告:媒体究竟如何靠用户付费实现盈利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网易新闻学院
汪峰上不了头条? 错!“头条”早变了!
中老年记者指南:你的人生下半场该如何规划?
无论面对怎样棘手的社会问题,总有一群人在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 | SJ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