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服文化圈
概述

汉服文化圈是以儒家文化构建基础社会的区域的统称,属于儒家文化圈范畴,为文化圈的概念之一。其指历史上受中华政治及中华文化影响、曾经或现在仍然使用汉服、以汉服(日本称之为“和服”,韩国称之为“韩服”)作为传统服饰(并不作为日常生活服饰)、文化、习俗相近的区域,范围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

汉服文化圈具体指汉服的诞生地中国以及周边的越南、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 这些地域在古代主要是农耕民族,存在册封体制,历史上完全使用或与本国固有服饰混合使用汉服,古代官方多颁布衣冠令,服饰尊从汉服,作为官方服饰。须要注意的是有些游牧民族如蒙古族、藏族,虽然位于汉服文化圈地区内,但不使用汉服,但是其服饰与汉服互有影响。现在,韩服、日本服饰当中仍然是架构在汉服基础上。

汉服文化圈内各国历史上都使用过汉服、本国服饰当中大量借用古汉服元素,位于东亚地区,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历史上或现在以汉服作为文化载体。这些地区主要为中国、日本、朝鲜、越南。

历史

自三代文明形成后,中华文化不断向四周扩散、影响,汉服草创,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周代汉服礼制正式确立,五冕、五服制度影响千年。

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更充满信心与优越感,认为落后的地区会被中国吸引,前来朝贡。中国文化可以不断的扩大,达到“世界一家”的理想境界,秦朝统一天下,集合六国之衣冠,再定衣冠,周制被弃之不用。汉明帝恢复周代冕冠制度,周制开始全面复兴,隋唐时代正式对衣冠制度进行修订,所谓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影响深远。宋代衣冠承袭唐制,明承汉唐。清代异族入关,汉服被毁,满服定制。

朝鲜

汉武帝时,设四郡:乐浪、临屯、真番、玄菟,将朝鲜半岛北部纳入中国版图。

乐浪郡为交通孔道,文化东部重镇:在前后汉四百年当中,乐浪郡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功效。 东汉末,天下大乱,半岛南部的三韩中,辰韩的斯卢国与马韩的伯济国逐渐崛起。 史书记载,辰韩如中国。

越南

秦始皇设象郡,将越南北部首次纳入版图。 汉初,赵佗灭安阳王,设交趾、九真等郡,将疆域延伸到今越南中部。

朝鲜半岛

高句丽、百济、新罗鼎足而立。

半岛北部:永嘉之乱后,中国东北的高句丽南下占领了乐浪、带方两郡,将疆域拓展到朝鲜半岛,同时与分裂的北方中原诸政权维持友好关系。

西元五世纪初,全盛时期的高句丽与东晋结盟,形成与中原王朝南、北两面外交关系。429年高句丽迁都乐浪郡,成为地道的半岛国家。

半岛南部:百济位于半岛西南部,临渤海湾,曾长期与高句丽为敌,与东晋、南朝较为密切。新罗位于半岛东南,临日本海,初期透过高句丽吸取中华文化,与北中国的关系较为密切。

六世纪以后新罗兴起,朝鲜半岛上形势产生变化。高句丽联合百济,以压制新罗,新罗转而与中原国家较为密切。

372年高句丽设太学、传入佛教、颁律令(初期以高句丽为最盛)。384年百济设太学、颁律令。

日本

与南朝建立朝贡关系。根据南朝史书的记载,倭五王的倭国继百济、高句丽之后,在五世纪中与南朝建立朝贡关系的第三个。 西元538年佛教由百济传入日本。同时期,中国的儒教、易学、历算、医学,亦先后由百济传入日本。

朝鲜半岛初次出现统一王国。隋唐帝国一再对高句丽用兵,在新罗的帮助下,唐于显庆五年(660年)灭百济后设立熊津都督府;总章元年(668年)灭高句丽,设安东都护府于平壤。朝鲜半岛首次出现统一王国—新罗。西元583年,新罗始颁布律令及允许传布佛教。政治、经济制度全仿唐制。文化上,新罗创出用汉字来标音的“吏读文”。科举考试指定书籍是儒家经典。大量派遣留学生至长安的太学,如崔致远高中唐科举进士,且娴熟汉文,归国后,备受国人推崇。

日本

西元七至九世纪,中国进入隋唐时代,日本逐渐进入主动、直接吸收中华文化的时期,是历史上吸收中华文化最多、最快的时期。

从西元607年初次派“遣隋使”至中国,往后二百五十年间,遣使不断。透过使节来华的留学生、学问僧,唐代文化大量传入日本。 天皇名称、“日本”国号的确立、中央体制、地方制度、考试制度、土地田赋制度等,日本多以唐制为蓝本。奈良、京都受唐式文化影响深远,此两京的建筑系仿自唐代的长安城日本人借用汉字偏旁发明“片假名”、根据汉字草书发明“平假名”。 奈良时期,中国的成实、三论、法相、俱舍、华严及律宗传入日本。至京都时期,在传入天台与真言(秘宗)后,完成了大乘佛教的东传。 艺术、娱乐方面,唐朝各项艺术娱乐传入日本,如围棋、书法、音乐、舞蹈等经过消化改造,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越南

唐设安南都护府

五代末越南吴朝独立

近代汉服文化圈的衰落与再兴

1644年,满清入关,神州陆沉,周边国家对中国向心力减弱,各国汉服走向了自己独立发展的道路。

17世纪由朝鲜王朝在礼服系统上有所变化,因为礼服在两次倭乱与胡乱损毁殆尽,而宗主国大明又亡国,朝鲜只能根据自己的学者制订了大首为国家王后的礼冠。日本在明亡以后在衣冠方面与清王朝也绝少交往。

20世纪以来,随着韩国、台湾、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启示,东亚共同体建立的呼声也逐渐提高,作为东亚国际服饰的汉服的重要性将被重新评估。另外,近年来,在原汉服文化圈的中国大陆地区出现汉服复兴趋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韩国喜欢圈占中国文化?
汉字文化圈一些基本特征
汉字文化圈简述——中国的伟大汉文化
[转载]古扶余人
汉文化视野中的东亚和东南亚音乐
乱世之谜:中国势力战国、三国向外溢出,五胡乱华、五代十国却失去了朝鲜越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