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热产业更需冷思考:清太坪魔芋产业现状调查
热产业更需冷思考:清太坪魔芋产业现状调查

2011年12月30日 11:41    

  核心提示:作为全省首批新农村试点乡镇的巴东县清太坪镇,曾被命名为“全州十大魔芋乡镇”荣誉称号,魔芋产业方兴未艾。在魔芋开发热潮中,面临市场风险和病害顽症,该镇干部群众进行冷静思考,通过科技兴芋、发展替代产业等一系列应对措施,使全镇农业产业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讯员 向东平 向朝辉

  在恩施州,提到魔芋产业,人们会不加思索的想到巴东县清太坪镇。作为全州魔芋大镇,现在的发展现状如何呢?12月21日,记者走进清太坪镇,深入探访该镇魔芋产业的发展现状。

魔芋俏芋农笑

  “今年魔芋收的好多钱一斤?”“每斤单价2.3元,和去年差不多。”12月22日,在清太坪镇八字岩村魔芋加工大户陈祥枫家里,两名芋农一边询问价格,一边乐呵呵的从农用车上搬下用口袋装好的魔芋,准备过磅。

  院子的另一边,十多名工人正在将魔芋清洗、切块、上炕。“如今魔芋的市场行情很好,外地的不少客商都来洽谈生意,销路不愁!”陈祥枫介绍,他今年可加工鲜魔芋20万公斤左右,生产魔芋角4万公斤以上。像陈祥枫一样,忙于炕魔芋角的农户全镇有30多家。由于受资金、产量等多种因素影响,魔芋角加工户比去年要少。

  经过多年的发展,清太坪镇走上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今年魔芋种植面积20274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0%左右,人均种植0.5亩。其中500亩以上的专业村有23个,100亩以上的专业组有21个,10亩以上的专业户有14户,5亩以上的大户有302户,除掉种芋不算,预计今年商品芋总产值将超过7000万元,成为农民见效最快的热产业,占据了清太坪镇农业经济的“半壁江山”。

  青果山村是名副其实的魔芋种植专业村,全村种植魔芋600多亩,人平可因此增收1000多元。村民向红呈不仅自己种了3亩魔芋,还走村串户收购商品芋,交售给魔芋加工户,靠赚取差价获取利润5000多元。村民黄再超在外经营商铺,这几天是他最着急的时候,因为家里种植的六七亩魔芋没有时间采挖。清太坪镇红岩村张柏溪6户人家均是魔芋种植大户,每户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发家致富后,他们户平集资5300元,修通了2公里到户公路。

  安徽大学教授何加庆、湖北民院教授余展深、华中农业大学博士柳俊等专家学者先后慕名前来清太坪镇考察魔芋产业,指导魔芋生产,为全镇魔芋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巴东县长友、多仁等魔芋产业龙头企业致力于产品开发,提高附加值,所生产的魔芋精粉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家。巴东长友魔芋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说,清太坪镇出产的清江花魔芋品种好,所生产的魔芋精粉各项检测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重科技降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这几年,清太坪镇魔芋种植面积有下降趋势,今年种植面积比种植高峰期减少了4000多亩,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作为全镇第一大支柱产业,这一现象早已引起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警觉,组织农业等部门进行调查研究,冷静思考魔芋产业现状,找出症结所在,除了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资金投入不足,基地建设留于形式,种芋大量外流,产业后劲乏力以外,种植管理粗放,缺乏病虫害防治手段是主要原因,这些也都是各魔芋产区存在的通病。魔芋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拦路虎”,需要一个个去战胜,才能将魔芋产业做成“长命”产业。

  为了延长魔芋的土地种植周期,清太坪镇狠抓技术培训,推广良种良法,增加科技含量,探索出了芋鞭两年繁殖法和立体种植模式,让魔芋产业焕发生机。目前,全镇共建立了8支病虫害机械防治工作队,开展群防群治,狠抓种芋防治和出苗期防治两道防治关口,切实掌握轮作换茬。专业合作社和魔芋企业运用其网络、规模优势,带领芋农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据专家介绍,软腐病和白绢病是魔芋生产顽症,只能防不能治,一旦染病,可能颗粒无收。要减少魔芋病害,种芋贮存和选育、田间管理等诸多环节都要按照技术规范操作,一道工序都不能少。巴东长友等魔芋企业和农业部门组织专班,将魔芋种植技术课送进田间地头,指导芋农尽量不从外地购种,防止引进病源,做好种芋精选,淘汰次品。播种前,搞好种芋消毒杀菌和大田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从去年开始,清太坪镇个体户谭进平家等人尝试为清江花魔芋打上包装,将魔芋装进特制的编织筐中,再交售给外地客商,价格能够提高不少。 据该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王厚松介绍:“当地政府积极引导魔芋产业走品牌化发展的路子,正在着手准备‘清江花魔芋’地理标志申报。”

  “要将魔芋产业做大做强,不是停留在面积上的魔芋大镇,需要主管部门、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芋农紧密配合,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清太坪镇主要负责人说。

转方式谋长远

  一种产业行情再好,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能够持续多少年。

  清太坪镇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不能“在一颗树上吊死”,在稳定发展魔芋产业的同时,立足长远,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利用独特的优势资源和环境,培养核桃、银杏等其它支柱产业,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别是在今年的冬季农业综合开发中,清太坪镇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业为方向,在银杏、核桃和魔芋三个万亩板块基地上做文章,力争全镇农业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些银杏苗长得快,这个冬季就可以栽植了。”日前,在巴东县清太坪镇百亩银杏苗圃基地,该镇银杏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艳青正在检查苗木越冬状况。

  清太坪镇素有“古银杏群落之乡”、“千古银杏第一镇”的美称,现已建成万亩银杏板块,组建了银杏酒业和银杏专业合作社,银杏产业年收入已达到2000万元以上。目前,正在着力培育银杏产业规范化基地建设,银杏酒业在巴东经济开发区的新厂区建设如火如荼。

  核桃是该镇又一个万亩产业,今年拟在白沙坪、核桃坪等二高山地区种植核桃4000亩,使全镇核桃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左右。自去年以来,该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帮扶、农民主体的原则,在史家村、金子龙等村连片发展核桃5000余亩,其核桃产业渐成规模。

  谈起核桃种植,清太坪镇林业站负责人信心十足:“核桃树3年可以挂果,丰产期20年以上,而且可以套种其它作物,栽种核桃树等于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其他的作物收入并没有减少,所以农民的积极性都很高!”

  产业尚需壮大,发展仍要努力,清太坪镇正在向清江流域特色农业经济强镇一步步迈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东县鲜干果产业发展规划
云南永善县:特色农业引领务基镇经济快速发展
“靠山吃山”新解——“望天收”的荣山如何实现产业富民
漾濞县平坡镇
合阳县合义村:因地制宜搞特色 花椒树长成“摇钱树”
辽宁营口:甜蜜盛夏 “葡”面而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