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国际化进入战略机遇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凯先:
中药国际化进入战略机遇期

 
■本报记者 李惠钰
 
当西方医学思维遇到困难时,中医药因注重整体、标本兼治、调节机体平衡等一系列辨证的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国际重视。
 

陈凯先
 
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出现时,西医“找到一个靶点,开发一类药物,治疗一种疾病”的治疗思路似乎陷入了死胡同,而拥有独特优势的中医药往往成为突破口。
 
“面对当代许多疾病特别是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的挑战,西方医学思维遇到困难,而中医药注重整体、标本兼治、调节机体平衡等一系列辨证的治疗思路,越来越受国际重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日前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中药国际化事业已经进入了历史性的战略机遇期。
 
中医的机遇
 
西医的困境,或许正是中医药迈向国际市场的机遇。
 
陈凯先表示,在过去,人类健康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就是大规模烈性传染病。而现如今,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神经性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却逐渐攀升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榜首。
 
西医最为擅长的疾病治疗方法就是从组织细胞中找到分子水平的靶点,然后针对这一靶点来开发一种药物。可是当面对诸多由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疾病时,西医却很难讲清楚该类疾病具有哪些独特的单一病原体。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总统尼克松就提出一个征服癌症的计划,他认为凭借美国的科技和实力,用10年的时间足可以把肿瘤基本攻克。
 
然而事实证明,经过了多个十年,西方医学仍然很难找到肿瘤发生的关键病原体、关键基因和关键问题。
 
“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它在人体内有非常复杂的真菌调控和系统的作用,并不是针对一个单独的靶点就能解决问题。”陈凯先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注重整体系统调节的中医药就显得非常重要。
 
他表示,如今,西方对中医的热情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西方医学学者开始从中医药中寻求疾病治疗的新思路,而利用中药来开发创新药物也同样面临着许多的机会和潜力。
 
中药正走向国际化
 
据陈凯先介绍,近几年,中药在国际基础、作用机理、质量控制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国家也更加注重中药的整体发展,大幅提升了《中国药典》中药的质量标准。
 
而随着一批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专项的实施,中药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这些成果正在逐渐改变世界的认识,中药国际化的氛围开始形成。
 
“我们看到,治疗痢疾的青蒿素让中药界代表中国首次举起了世界奖杯;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率先完成在美国的二次临床试验;成都地奥生产的心血康首次叩开欧洲的大门;上海现代中医药股份公司研发的扶正化瘀片也宣布完成美国二期临床试验。”陈凯先介绍说。
 
不仅如此,中国医药公司研发的丹参药材标准还被纳入美国药典,“三七”等5个品种也被纳入欧洲药典。亚砷酸的研究开发、联苯双酯的开发和石杉碱甲的研究也都是从中药开发出新药的典型事例。
 
可以说,中药在世界医药市场中难寻一席之地的局面正在逐渐被打破。以北京同仁堂为例,其出口的中药中,中成药就占据90%,这家百年老店还在海外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74家零售药店。
 
“对于这些中药产品来说,在国际化的征途中可能还是迈出了一小步。但对于我国中医要走向世界的战略来说,是实实在在地跨出了一大步。”陈凯先说。
 
任重而道远
 
成绩取得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药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对于药物来说,大都是通过与人体内“靶点”分子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疗效,新的药物作用靶点一旦被发现,往往也会成为一系列新药发现的突破口。
 
但陈凯先指出:“由于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在发现新作用机理和新的作用靶点等方面仍比较滞后。”
 
另外,由于中药质量标准落后、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不明确、可控性差等问题,也相对阻碍了我国中药与国际接轨的进程。而对于研究中药的国际基础,以及如何在分子和细胞层次上解释清楚中药的作用机理,如何能够达到严谨的控制中药的质量等等,许多方面工作也都需要继续去完成。
 
中医药在我国有几千年历史,并积累了许多理论的指导、实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源,这的确为我国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长期积累的中医药的宝贵经验不一定非要改造成为化学药。实践证明,中药分离成好多的单一成分,就失去了西药的综合性作用,并且在临床上效果不好。”陈凯先认为,创新药物研究的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中药复方的优势,把中药多成分、多靶点作用进行系统的调控、调节,以这样的思路才能够应对当代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疾病。
 
陈凯先觉得,虽然这样研究会更加复杂,对它的基础研究更加多样、代谢的研究更加困难,对质量控制也更加复杂。不过,借鉴现代科技的支撑与中医药结合起来,问题都会逐渐解决。
 
此外,他还建议,中医药的发展应该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开展高标准的中医药现代化的国际临床。
 
《中国科学报》 (2013-12-04 第5版 技术经济周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蒿素或将开启“现代中医药”之门
“互联网+中医”撬动古老医学新发展
西医人士为中医发声
不再保密!官方发布255个中成药标准处方!公告期10天
黄煌经方 | 2022国际经方大会学习连载(四十二)
中医药存在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