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农民工子女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为农民工子女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009-06-07 00:08:45  来源:国际在线专稿  编辑:胡群   进入论坛>>

  主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跟着打工的父母奔走在各大城市之间;他们从乡村田野走进繁华都市;他们对学习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并且有着自己的梦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着城市——农村二元身份的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备受关注。今年4月2号,天津市作为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的开展城市之一,首次承接了“农民工家长培训教育”项目,项目核心内容就是帮助外来务工人员提高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水平。今天的《中国之窗》我们共同思考这样一个题目:如何为农民工子女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2006年初,7岁的苏雨齐跟随父母从江西农村老家来到天津,到了2009年,三年级的雨齐遇到了这样的困惑:

  如果我做了错事就怕妈妈打。有一项作业没有写,骗老师说写了,放学的时候,老师就跟家长说了,回到家里妈妈就打我。妈妈经常会打你嘛?嗯。他们有的时候管我,有的时候不管我!

  雨齐的父母8年前从农村来到天津,开始是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后来自己做起了建材生意,32岁的母亲张凤云只有中专学历,生意场上精打细算,却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显得生硬和缺乏耐心:

  我觉得这孩子就得严格管教,因为很多小毛病在孩子小的时候要是不打的话,他就记不住。

  从小生长在农村的雨齐起初调皮好动,到了尖山小学之后,几度因为上课搞小动作被老师请过家长,每次,母亲回家都是一顿臭揍。渐渐的,雨齐发生了变化,特别是进入了三年级,开始沉默寡言,并且表现得惧怕和父母沟通,甚至还很爱哭。雨齐在讲述跟妈妈的关系的时候 ,眼里噙着泪花:

  记者:你希望妈妈应该怎么来教育你?

  雨齐:应该不打我,就说。我希望就是这样,关于学习,只要有事就跟我妈说。

  接受着现代城市教育的雨齐表示,渴望母亲的鼓励和用平等友好的方式对话;而从农村出来忙于打工的母亲却认为,教育孩子就是“不打不成器”。

  雨齐就读于天津市河西区尖山小学,在这所小学中,70%的在校生都和雨齐一样是农民工子女。校长卢贵萍说,像雨齐犯错就挨打的事情不是特例,而是普遍现象,很多农民工家长还停留在一种落后原始的教育行为上,而且学校已经意识到这种现象的严重性:

  老师就跟家长交换意见,其实这是很正常的,可是这家长呢,她听完以后回到家就把孩子劈头盖脸打一顿,而且这头都给打破了,你如果这样教育的话,那反起到一个反效果。所以,我们就针对这个马上就开家长会,学校就讲这些事,有针对性的把家长归纳到一个科学的教育孩子的轨道上来。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农民工家长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有的甚至不沟通。在对尖山小学农民工子女的随机采访中,记者问起“对父母有怎样的希望的时候”,学生回答最多的一句就是:“希望父母能陪我一起学习”。而在对农民工家长的随机采访中,几乎大多数家长都会说,“因为工作太忙会忽略孩子”。对于农民工家庭的教育状况,老师们深有体会。张玉洁,尖山小学5年级2班班主任:

  我们班全部都是外来务工这样的学生,他们没有功夫照顾孩子,一进了学校之后,全都是老师的,从剪指甲、洗手、上课听讲怎么听,就是一点一滴全都是老师培养,主要是家长监督不到位。

  此外,很多老师还表示,这些农民工家长在和学校联系上大多比较被动。当记者问起“农民工子女在城市读书主要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大多数老师的回答是“缺少家庭辅导”。

  尖山小学所在的天津市河西区,在2007年的义务教育阶段,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校生近5400人;这一数字在2008年达到5800多人;从5月底进行的小学新生招生情况看,这一数字还在继续上升。

  正是看到了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尖山小学校方从2008年新学期开始,专门为农民工家长开设了“家长学校”。4月28号,由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会员、家庭教育专家景春玲讲授的主题为“做学习型家长”的近百人课堂里座无虚席。

  出家长课堂音响压混:

  专家:一定要做学习型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现在,家教中有很多的误区:我把孩子送进你尖山小学了,我完事大吉......

  景春玲老师就希望家长们:要不断地学习、要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责怪等等。家长学校受到很多农民工家长的欢迎,雨齐的母亲张凤云也深有感悟:

  听了家长学校的课,也确实受到很大的启发,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对待孩子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要和他们多沟通,多交流,得跟上孩子的进步。

  截至2008年7月,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天津就读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达到11万多人,分别占天津市小学和初中在校生总数的16%和6%,而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加。对于农民工家长来说,养育孩子不仅只是养活,还要精心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何让农民工家长学会精心教育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今年4月2号,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天津、武汉等5个城市里相继开启了“受人口流动影响的儿童保护”项目。天津所承接的项目主要针对农民工家长的培训部分。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社会学研究室主任关颖,以及诸多家庭教育专家正在编写培训手册。对此,关颖介绍:

  外来务工人员在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方面是一个盲点。做这个项目是针对家长的,他要了解一些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编写这个教材,首先是认识自我,他要知道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教材中涉及认识孩子,认识家庭教育,这个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就是你不干什么你的这种表现实际上对孩子就有影响。跟孩子这种共同时间,一起吃饭、一起购物、一起玩耍这本身就包含了教育因素。我们做这个事情实际是针对他们没有意识到的,实际是实实在在的需要了解的东西。我们编两个东西,有一个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手册》给家长看的,还有一个是培训教材,是给指导者看的。

  六月底,这些教材编写完毕后,将为第一批教师、社区工作者等进行培训,之后这些工作人员再对农民工家长以家长学校的形式进行普及教育。农民工子女占比例较大的河西区尖山小学和北辰区杨嘴小学将作为试点率先启动。同时,教育专家组还将编写《天津新市民生活指南》,帮助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天津生活。

  其实,很多国家都有专门为家长们制定《家庭教育手册》。日本的《手册》里提到:全家人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各自的近况,早晨的问候,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参加社区的义务活动等等这些对增加交流都很重要。德国的实践经验则提倡,创造一个家长、教师、市民以及社区团体共同参与的民主的学校氛围。而在俄罗斯,带着孩子们去逛博物馆则是家长们的嗜好之一。

  听众朋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正在成千上万地递增,这些有着农村——城市二元背景的孩子“懂事早”、“独立早”,但是,也有孤僻、自卑的性格倾向和对家庭教育所存在问题的不良情绪,他们需要得到健康、科学的教育疏导。做好农民工子女教育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您刚才听到的是由中国天津电台记者任彦超、陈艳采制的报道《为农民工子女营造更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本次《中国之窗》到此结束了,感谢您的收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论文(共10篇)
五个孩子闷死真的只是意外吗
高昂学费难承受 艺术教育离大众子女有点远
“城乡同窗”让每个孩子都有出彩的机会
留守儿童的六一
一位母亲含泪回首:女儿荆棘的小学之路,这几个坑家长千万别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