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篇纪实文学《后草地》(连载)/第3-4章

·内容提要

作品通过先辈孤身走“口外”、北徙大青山、落脚后草地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故事,再现了当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集中展现了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群众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和高歌猛进的时代气息,讴歌了建设者满腔热忱的奉献精神和不屈不挠的人生追求。(原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第三章

山货铺里的往事


在这节骨眼上,柜台上偏偏出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即账、物、钱不符,任明星遇到了无法解开的难题。他整整算了十天,奇怪的是账面上余钱了,柜上银洋却不够数。人们就议论说:“一个毛头小子,乳臭未干,他那双编磨耙的手,怎么能握笔杆子?”
这时候,任明星压力很大,这不等于白干了吗?他是干着急,却没有办法。由于到了年关,伙计们分不了红,众人谁也不让。此时,他爹也听见人们说三道四了,愁得不知怎办?正在危难之际,刘掌柜站出来了!他对众人说:“决算做不出来,不是任明星的责任,他已经努力了。我保证会让大家在三天之内,拿到分红钱,欢欢喜喜回家过大年!”
一看大掌柜子,拍胸脯做保证了,众人也都放心了。原来,就在任明星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这些日子里,有一个人早把这码事儿,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了,他已经在背后悄悄调查开了,这个人就是刘掌柜。本来他精明过人,又发现账目不符,就觉得这里面一定存在猫腻儿。果然,第二天,他把任明星叫到李仁的内屋,直接说:“李掌柜,有人在背后捣鬼,所以咱柜上这账目一直平不了。据我分析,这是有人不服咱俩任用了这个小店员,专门给出难题。”没想到老掌柜这人,更是个直性子,当场就拍板:“那你还等啥呀?立马对账哇!”
于是,刘掌柜引着任明星来到后堂,就让茶童去唤三掌柜。这人急匆匆过来,还没落座儿,刘掌柜就说:“老王,你到前台把总账拿来,今天咱们三人对账吧。”三掌柜一听,那额头上就沁出一层汗珠子。他磨磨蹭蹭抱来账目和票单后,刘掌柜一页一页、一张一张翻阅查看。当他将一张大额票据,从账本里抽出来后,就追问三掌柜:“这件事是你经手批的吧?”三掌柜一愣,但看到那上面有自己用毛笔圈点的标记,就硬着头皮说了声:“是。”
刘掌柜立马不客气了,他厉声喝道:“王举,这一张票据,为啥要提两次货呢?你给我说清楚!”三掌柜结结巴巴地说:“哪有这回事儿?”刘掌柜更火了,就让茶童把两个店员叫过来,让三人当面对质,说清提货的经过。其中,一个库管揭发说:“我当时也觉得蹊跷,可三掌柜训斥我,你只管付货,别的没你关系!”三掌柜就威胁那个店员:“你这是血口喷人,一派胡言!说假话小心你的脑袋!”可另一个店员却给他做证明:“当时我在现场。”
一看阴谋被揭穿了,三掌柜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可刘掌柜仍旧不依不饶,又追问道:“你这空头票据从何而来?”三掌柜只得如实招来:“是从我小舅子商行里弄的。”过了一会儿,刘掌柜让其他人都下去,叫茶童请来了老掌柜,让王举当面向大股东讲清楚事情原委。
三掌柜一看,李仁不仅年龄大,实力也大,在本店投资最多。他知道无法隐瞒了,也就说出了真相:“我好歹也算是个店头吧,连伙计们都叫我三掌柜,我在商号里好赖也有个脸面呀?可你们两个人,背地里做决定,也不与我打个招呼?就让个小店员来接替账房先生。他本是个'二百五方言:即不开窍的人),连个屁也不懂,坐进柜里就让记账。我不服气,就故意把账目弄乱,报复一下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灰家伙!”说罢,不再吱声了。
此刻,一切全都明白了!气得李仁吼叫起来,让刘掌柜一笔一笔顶对账目。结果,累加起来的数字,正好是任明星无法平账的数字。对于这个数字,三掌柜也不狡辩,点头承认了。于是,刘掌柜就当着李仁的面,质问三掌柜:“你说这事儿该怎办?”三掌柜立刻服软了,连忙说:“我负全部责任。”刘掌柜说:“那你在上面签字吧!”三掌柜只得乖乖画押,自认倒霉。其实,这笔钱早就装入他的腰包了,实属贪污。李仁一看,这查出来的一百多块大洋,正好是其入股的本金,便当即决定:“这个亏损数字,就从本人的股金里扣除吧!”
三天之后,店里决算出来了,依据往年的效益分配方法,该分红的分红,该配股的配股,该拿工钱的领工钱。一看兑现完毕,众人正要散去,刘掌柜当场宣布:店头王举从股东变成店员,其柜头职务,由柜上的岳姓店员顶替。一看真相大白了,众人议论纷纷。
对三掌柜的查办处理,令任家父子触动很大,他们担心往后受排挤,不好干,甚至会惹麻烦。一天,任明星对刘掌柜说:“让我再回去做磨耙吧,我担心继续干会受欺负。”刘掌柜说:“这件事虽是由你发现,但没有你的责任。其实,我对王举早有防备,因为他想把你撵走,用自己手下的人,可他们那点能耐根本不行,别听他们瞎咋呼,我会在背后保护你的。不过,你也要小心提防着点儿。”任明星说:“我听刘掌柜的。”说完又叩了个头。
这次年度分红,杨师傅很高兴,因为按照三年累进制度,柜上又给他配了一份身份股。这日,他对任师傅说:“我看你儿子挺有出息,他硬是从账目里头,抠出店头虚立账目,贪污公款的证据,这下人们才多分了红利。如果店里真的亏损了,我老汉去哪儿配股呢?”任师傅却说:“可我儿子也惹下人啦,听说三掌柜有靠山,一旦重返台上,说话就算数,我们吃不了,就得兜着走。”杨师傅说:“其实,这些人的作派我也知道,可我不敢说呀,那你们该怎么办呢?”任师傅就说:“我跟你说句实话哇,南山货栈那个掌柜子,早就与我谈过了,叫我去他们那里干,工钱比这里还高,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到他那边去干吧。”
谁料,这老弟兄俩私下闲唠的话儿,却让杨老汉着急起来。原来,他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是与任老汉合得来,不愿意让他走;二是觉得他儿子是个好后生,想留住这孩子。于是,这天遇见刘掌柜,他就说:“这事已吵明了,本来是三掌柜捣鬼,却逼着任师傅父子俩离开。今天我把话挑明了,任师傅留我就留,若他们父子走,我老汉也走,身份股也舍了。”
杨老汉这几句话,一下子把刘掌柜说懵了。当他问清缘由后,就找到任师傅给他吃定心丸,并且表示:“你们几个连师父带徒弟,一个人也不能走,咱们应扩大经营范围,与南山货栈对着干,你可不能帮倒忙啊!”任师傅一听,人家说得这么诚恳,他也说了句掏心窝子话:“王举这人不走,我们迟早得走!”这下子,可让刘掌柜犯难了,因为王举走与不走,他也做不了主。在这种难以决策的情况下, 他就把球踢给了大股东,看他怎么处理?
李仁人老成精,一听南山货栈想挖他的墙角,就决定与他们一争高低。不仅巩固发展实力,与马老板南山货栈的掌柜子抢生意,还拓展山货铺货源,扩大经营范围,出售蘑菇、木耳、坚果之类的吃食东西。过了不久,又以收购正宗山货的名义,将王举派到东北老林去当采办。刘掌柜一看,大股东手段如此高明,就对任师傅说:“老掌柜把王举打发到外地去了,这样既不会干扰你儿子,也不会欺负你了,你父子俩也省心了。”对老掌柜这个做法,任老汉很是感激。从此之后,他就和杨师傅死心塌地教徒弟,用行动来报答人家。
一年以后,于先生回来了,他守孝期已满,又回到原账房里,执掌往来业务。任明星便移交清账目,又将铺盖卷搬回场房,与老父亲合住一处,准备还干老本行,继续耍手艺。这几年里,父子俩差不多积攒下三百块现大洋了,便全都兑换成银票,汇回老家去。
这日傍晚,父子两人正在屋内叙话。突然听到茶童在窗外传话:“老任师傅,大掌柜叫你领上儿子,搬上行李,到前院柜房去!”屋里众人一听,个个莫名其妙。任老汉以为又出啥大事了?忙提心吊胆地问茶童:“掌柜的没说叫我们去干甚?”小茶童说:“不知道。”这个时候,他儿子已圪夹上铺盖卷出来了,对他爹说:“别问他了,咱去就知道了。”
这父子二人惴惴不安地跨入柜房,只见大、二掌柜子和账房先生全都在场,还有几位不曾谋面的客人,正端坐在炕桌旁喝茶、嗑瓜子儿。一看这一老一小,站在当地怯生生的不动,刘掌柜就开口了:“任师傅,你俩先坐下,我有话与你们说。”任老汉不敢靠前,连忙回应道:“大掌柜的,说甚客气话哩,你叫我们干啥,我们听着就是了。”此时,李掌柜也抬手示意落座,父子俩这才抬腿圪跨到炕沿上。刘掌柜接着说:“老掌柜今年六十三岁了,这身体已大不如前,可近年来,店里的货源不断扩大,却缺乏跑外采办人员。今日老掌柜提议,想把你儿挑出来,跟上他学采办,日后好为咱商号跑腿子,不知你们二位意下如何?”
刘掌柜话音刚落,还没等儿子开口,任老汉就抢先表态:“这当然好了!”可他儿子却说:“我就怕干不好,误了柜上的大事儿。”老掌柜这人,平时不爱多言,但他一出言很有分量。只听他说:“就这么定了!”并返过头对茶童说:“把你任小哥的行李,搬到我住的里屋去!”一见此状,任老汉发急了,摆着两只手, 忙说:“哎呀!使不得!使不得!他一个小小伙计,岂能住进老掌柜的内房里?”一看这阵势,刘掌柜连忙上来劝阻他,并笑着说:“任师傅,这自古学徒,必得师父真传,老掌柜满肚子生意经,师徒若不住在一起,怎么言传身教呢?”这时,一直侧坐在桌旁的于先生也开口了,他说:“老任啊,柜房这规矩你是不知道,咱商号所有的契约文书、还有买卖合同等,全都在里屋放着呢!在平日里,就连我这个账房先生,也不能单独进去。如今老掌柜让你儿子搬到里屋去住,这是相信和信任他呢!
闻听此言,任老汉急忙说:“见外了,我见外了。”他儿子也给爹打圆场:“我们乡下人孤陋寡闻,今后还要仰仗各位多多指教!”这时,老掌柜将手一挥,喊道:“都别寡说了,咱们开席哇!”刘掌柜趁机给大家解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正好有几个外地客商,光临我们集义祥,老掌柜正好利用这次请客机会,举行个收徒仪式,请大家见证一下!”



第四章
小店员咸鱼翻身


这日的筵席打破常规,没有按惯例安排在自家商号的伙房里,而是选择在附近的“玉泉香”酒楼,这是牛桥街上一处较为豪华的餐饮场所。李掌柜平素一向节俭,今日他如此破费,一是不愿让外地来的客商笑话“集义祥”的寒酸劲儿;二是也想借此机会,抬高一下草根徒弟的地位。于是,他就委托刘掌柜出面执掌晚宴事宜,以便大方地支撑起门面来。
平日里,每逢这种场合,刘掌柜是活跃人士。今晚他在安排座次时,因老掌柜年长,便落座正席。那几位外来客商,本应陪在正席左右,可老掌柜发话了: “这拜师如拜父,就让任师傅挨我坐哇!”由是,旁边客人纷纷谦让,待任老汉父子入座,宴席开始了。
老掌柜叫任明星给众人斟满酒后,刘掌柜代表本商号致祝酒词,他说:“今晚这里高朋满座,一是欢迎各路客商光临,正好我们柜上采办增添新人了,我引荐彼此认识一下,主宾疏通关系,日后在业务商谈时,也好互相关照!”一个性急子客商,不待刘掌柜说完,就举起酒杯说:“应该!应该!”老掌柜忙抬手,示意他坐下。刘掌柜接住说:“二是老掌柜相准个新徒弟,今日正式收为关门弟子,在席面上举行个磕头仪式,请诸位见证祝贺!”
随后,大家交杯换盏,气氛好不热闹。接下来,轮到徒弟给师父敬酒了,只见任明星伸出双手,将斟满烧酒的盅子,高高举过头顶,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师父在上,徒儿敬您一杯!”老掌柜欠一欠屁股,接过酒盅,一饮而尽。当轮到给刘掌柜敬酒时,他执意请任师傅先饮,任老汉推辞再三,众人都当着老子的面,夸奖他儿子老实憨厚,诚信守规,是个经商人才。任老汉一高兴,就喝了个底朝天。最后,客人要给小徒弟回酒,任明星就举起个茶瓯子即细瓷小碗说:“我不会喝酒,就以茶代酒了,祝愿诸位发大财!”
次日一早,小茶童领着客商吃过“烧麦”后,这些人就和几个掌柜子坐下来,聚首商谈生意。老掌柜便喊徒弟过来,拿上纸墨笔砚,先做文案记录,再写合议书。可是,任明星头一回参与这种场合,虽说记了点,也不全,尤其是合议书那格式,他写不出来,就腆脸去请教姓岳的柜头,人家偏偏不说给他。他便爻约言:即揣摩之意写了一份,呈给师父看。不料,师父一看,就生气了,问他是怎么回事儿?当他说明原委后,师父就说:“我来教你吧,你求的那个人,小肚鸡肠,难成气候。这类货色不堪任用,谋算害人,那是迟早的事儿。”
果不其然,那个接替王举职务的人,和前任走了同一条路子。临近年关,这家伙利用采办进货的漏洞,乘机大捞一把,暗中贪污五十块白洋,又偷悄悄在账目上做了手脚。他直以为聪明过人,就能瞒天过海。不想刘掌柜本是商界高手, 这一次,他仍旧沿用那套办法,先把老掌柜请出来坐镇,然后通知各位库管来对账,再把所有数据汇总起来。岳柜头心里有鬼,一看情形不妙,欲改变账目数字。可柜上总账已查封了,便知道是针对他的,无奈之下,只得老实交代,供出暗贪的黑财,痛哭流涕悔过,请求不要辞退,表示要痛改前非。
老掌柜让他把保人找来,这位保人本是牛街桥一位商铺老板,一看岳柜头做下如此龌龊的勾当,当场命家人取来五十元白洋,送与柜上补账,然后将这个不争气的灰货领走了。岳柜头被扫地出门后,刘掌柜就提议让任明星接替此职务,老掌柜把手一摆说:“坐柜子的人好寻,可采办难求。”刘掌柜闻言,只得另选他人去当柜头。
过了一段日子,老掌柜任明星单独外出采办。当他从外地回来,发现柜头又换新人了。可他屁股还没坐热,新的采办业务又来了。这日,刘掌柜提出来, 立秋天凉了,顾客们要来买坚果,这野核桃、松子、榛子等新鲜山货,还有蘑菇、木耳、金针等真菌类食物,全都是的抢手货,急需采购一批,以备库存。
可这些物品都是正宗的东北货,只有到货源地采购,方可降低成本,并能保证品种质量。一听说让他去趟东北林区,他就不由地皱眉头。因他曾耳闻日本军队已侵占了东三省,在扶植建立“伪满洲国”,但是民间仍在通商和来往。为此,也只得硬着头皮启程出发了。听说柜上安排儿子跑外去东北,连任老汉也犯难了,这事儿弄不好还会有生命危险呢!
一路上,看见沿途设置了多道关卡,旅途也不安全。当他与一个伙计刚下火车,就有拿长枪的宪兵上来盘问,查看通行证件和随身携带的藤箱,对从关内来的人,盘查得尤为严格。位于奉天城内的“瑞昇源”货栈,为集义祥的常年老客户,他们不仅经营山货,还酿造本地烧锅酒。在这兵荒马乱的年月,城里买卖字号多半歇业了,眼下生意不景气,就连“瑞昇源”这样的老店,也难以支撑了,便将杂货、桦木和柳条制作等生意也兼顾起来了。
这日,“瑞昇源”商行里的包老板,一看来了外地老客户,就陪着笑脸迎上前来,连忙给沏茶。一听说来人要采办原货,就不由地替他俩担心起来。便说: “这里到处有日本兵,你们敢到城外去采办?如果不走运气,遇上日本兵盘查, 那连性命也丢了。”任明星也深知这趟出门的水深浅,于是就和包老板商议该怎么办?包老板是守信的老商人,他说:“我先给乡下各货点捎话,让他们按照你 家的清单备货,然后汇集到我这里来验货交易,你看这样行吗?”事已至此,再无 更好招数了,只得如此照办,不过这价格肯定低不了。
“瑞昇源”与“集义祥”合作互利,打了多年交道,包老板也不敢怠慢老“相与”早年间的商贸行话,即“顾客”或“客户”之意),当晚便在自家后庭院,设宴招待任采办与伙计。任明星不善饮酒,仍旧是以茶代酒,给包老板回敬三杯,以表达谢意。这酒席上作陪的是包老板的内弟,据说曾当过兵,自张大帅被人害死后, 就脱下军衣,跟上他姐夫沽酒为生。一看酒桌上,这客人滴酒不沾,他就与姐夫连连举杯,一会儿就喝高了。当时,也不看酒桌上还有外人,他张口就骂日本人不是好东西,干嘛跑到东三省来祸害老百姓!
过了些日子,各货点的商贩们陆续来给包老板交货,“瑞昇源”的商铺里,聚了不少山里人。听他们议论说,各地商会都接到日本兵的封山命令,日后这山货更不容易出售了。这天,本来验完这批货,任采办二人就准备与包老板告辞。可包老板执意挽留,要设宴饯行。席间,他愁眉苦脸地说:“我这个货栈,眼下还能按清单给老客户收上货来。一旦日本兵封山后,日后恐怕这货源就会断了。” 一听这话,任采办就多了个心眼儿,便和包老板咬定日后供货的种类和单价。包老板无奈地说:“为维持住祖辈三代经营的这个老牌店,我如今只得不计成本,割肉放血了,包括给你们商号起运的这批货物,在价格上我是放到最低了,因为你们是冒命而来。可我赚的那点微薄利润,又全部让利给各货点的小商贩了。” 夜里睡下,任采办就与小伙计商议道:“据我分析,往后他们往上收山货也不容易了,弄不好就歇业了。今后正宗的山货会越来越少,势必会物以稀为贵。” 小伙计也说:“要说城里的市民,还是最喜欢东北地区深山老林的山货,即便库存量大些也不会积压。”于是,任采办决定暂不回去,再多留几日。小伙计问:“为什么?”他说:“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这种是非之地,跑买卖凶多吉少,所以,王举就死活不干了。看来,这地方咱们也不能再来了,但这里的货源不能断呀?包老板这条线还得牵呀!眼前只有他家是咱们可靠的供应点。”
小伙计又问:“任采办,莫非你是想利用包老板?”任明星若有所思地说:“咱也不是利用他,只是想通过他的关系,笼络住各个货点的小商小贩们,哪怕是多出点银钱,让他们提前给咱们多囤些山货。一旦行情有变,遇上货源紧缺, 这盘买卖稳赚不赔!”小伙计一听,这是花钱收买人心,就反问他:“任采办,如今这社会上,虽说金钱能通天,可商道的规矩你也懂得,靠哄抬价格牟利,那个商家也不敢胡来!”
小伙计说的对,这种花钱就是为笼络人心,日后可囤积居奇。不过,一提起花钱这事儿,任采办做不了主。可去信请示要等到牛年马月呢?他只好给柜上拍电报。那年月这玩意儿是新时尚,一般商户尚不普及。一些大城市的商家普遍是用电报互通行情。这样,仅隔一日,刘掌柜的复电就来了,允许以定金名义书写合约,以“瑞昇源”为担保人,让任采办与包老板协商,挑选出几家信誉好的商贩,分开大小商户,保证常年供货,这样就把货源给统起来了。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此后几年,东北抗联日益壮大,在白山黑水袭击日伪军,敌人对抗联活动的深山老林,实行严密封锁,致使山货日益奇缺。当时,任采办以定金代购方式囤积山货这码事儿,不能说料事如神,也可谓一举三得:小商贩们的山货好歹有个包销处;包老板是不见兔子不撒鹰,有利可图;“集义祥”提前囤积,库存货源,大赚一笔。
次年入秋,一些山货店面临断货关门。不少商家跑来与集义祥洽谈山货生意,刘掌柜每日在厅堂笑脸迎客。这时,老掌柜却叫停了批发贸易,反而带着徒弟做开铺面零售了。老掌柜因腿脚不灵便,就让任采办出面接待老商户。一看他放不开手脚,老掌柜就对他说:“招揽生意,不在于你吆喝的多欢,注重于货卖堆山。”这样,任采办又跟上老掌柜学开了零售业务。
这样一来,整个冬天,在老掌柜的指导下,任采办与周边的萨县、托县、五原等地老商户,把生意做了个遍儿。不能说赚得钵满盆溢,也是获利颇丰。可就在这个时候,各种闲话也冒出来了,有人指责他有老掌柜撑腰,揽头太宽,越位经营,甚至还中饱私囊。
过罢腊八,临近小年,依照惯例,码账决算。这时,伙计们议论声起,今年这账怎么算?这日一早,刘掌柜吆喝柜头、库管、场头以及坐柜的账房先生,一起到柜房议事。待人到齐后,从大掌柜到普通店员,凡是经手业务的人,一个个轮流交账点钱。先是由库头和各个库管,把全部出库数量汇总报上,由于所有收入脱离不开这个总盘子,然后,再一笔一笔对照清单。这时,人们将眼光齐刷刷集中到任采办身上。其中,一个姓纪的采办,脸上露出幸灾乐祸的神色,那表情是一旦任采办的钱数与账目不符,说他贪污,有口难辩。只见任采办立起身子,将两个布包往八仙桌上一放,从一个布包里取出账本和票据,开始对账。
不一会儿,于先生报出数字,任采办的数据与库管的汇总清单完全吻合, 毫无二致。此刻,全场鸦雀无声,老掌柜颔首微笑,表示满意。当天夜里,两个掌柜子在屋里密谈,全年进账,大数五千,仅任采办经营的山货业务,几乎占据一半,刨去各种费用开销和工钱外,利润超过往年。老掌柜高兴地说,按照三年累进制度,又该给老店员配股了。刘掌柜便提议:“任采办为店里卖力最多,应该给他配份财股。”老掌柜说:“先奖励他身份股吧”。(未完,待续)

      · 作者简介


刘洋,本名刘玉昌,内蒙古察右中旗人,毕业于内蒙古师大汉语言文学系,中共党员,新闻高级编辑职称,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长篇小说《大后山》(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长篇纪实文学《灰腾梁下》(与人合作,201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长篇纪实小说《后草地》(2022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及散文集《圆,吻别曲线》等著作。
个人成长经历,先后在察右中旗化肥厂、察右中旗旗委宣传部工作,曾任《察右中旗报》社首任社长兼总编辑,1993年调入中央直属企业准格尔能源公司,担任《准能报》总编辑,后任新闻中心副主任,2003调入神华集团公司总部从事新闻策划与党务工作,2007年下派神华集团包头煤基制烯烃科技公司任企业高管,2019年在国家能源集团(即神华与国电合并)退休于北京。现致力于本地(以察右中旗为主)文史资料收集整理与研究等工作,目前,正在创作以陶林地区辛亥革命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回望西草地》







              本期编辑:文杰                
平台审核:章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聊斋故事:飞魂儿
天下第一楼(节选)(原文)何冀平
张行健丨小说/王掌柜和他的靓猫癞狗(上)
中高考热点作家美文 | 老舍《老字号》
民间故事:抠门的木匠招徒弟,没想到赔了闺女,还让徒弟立了规矩
揭秘:清代社会坑蒙拐骗各类江湖骗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