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城市病源于日积月累的城市规划失误

北京城市病源于日积月累的城市规划失误

北京城市病源于日积月累的城市规划失误

    最近,有媒体报道人们生活在北京郊区新城的生活状态,得出“通州不通、顺义不顺、大兴不兴”的惨痛感受。近十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大建新区新城,城市在急剧的扩张蔓延。如果我们把城市看做一个生命有机体的话,这些新城彷佛被打了催长素的孩子,带着各种先天不足来到世间,被拔高被拉升,急速的扩张加剧了病痛的扩散,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自然要承受着诸如交通拥堵、缺乏医疗教育设施等种种城市病。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北京自然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以流水账的形势,回顾一下建国以后北京的城市建设史,或许可以找到北京新城之痛的原因。
    
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影响下,北京制定了《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初步方案》,确定旧城改造的第一个目标是,将北京从工人阶级仅占4%的消费城市改造成为工人阶级占1/4以上的莫斯科型大工业城市;将北京从一个落后的封建城市,彻底改造成为一个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按照新的规划思想建设起来的社会主义首都。城市格局上,北京走上了单中心道路;产业布局上,北京走了一条与上海类似的工业化道路。
    
1954年的城市规划草图上,北京的西部、东部、东北部、东南部,都规划了大片的工业区,此后几十年里,北京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工业布局,东郊棉纺织区,东北郊电子工业区,东南郊机械、化工区,西郊冶金、机械重工业区……到1979年,北京重工业总产值的比例高达63.7%,仅次于辽宁居全国第二,北京因此成为重工业占主导的城市,高大的烟囱成为城市风景。
    
然而,纵观世界各地的首都,都是以服务业为主导,北京也不能逃脱城市发展的规律,怎能让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业肆意发展?80年代初,中央书记处对北京的建设做出了四项指示,明确提出,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经济发展要适合首都的特点,今后基本不再发展重工业。
    
于是,北京东南西北的工业区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曾经是化工区、冶金区的土地上,被建造成了各式楼盘或别墅区。声名远扬的798是前苏联援建的国营电子工业的老厂区,如今也脱胎换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此同时,80年代的怀柔平谷之类的远郊城市还在默默生长。
    90
年代初,北京的城市发展实行“两个战略转移”:市区不再扩大规模,逐步从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转移;城市建设重点从市区转移到郊区,强化在市区外围建设卫星城。就这样,远郊卫星城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连接中心城区和卫星城的放射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在地图上如藤蔓一样“长”起来,中心城难以承载的产业和人口随之疏解到卫星城,散枝发叶。此刻的卫星城如同一个没有减掉脐带的孩子,就业生活娱乐都要依赖中心城区,依靠着仅有的几条通道,人流来往于卫星城和中心城区。
    
卫星城与新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在内涵上却明显不同:卫星城多依赖母城而建,功能不配套,以生活居住区为主,如回龙观、望京;新城则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配套和特色产业集聚,城市功能齐全,居住、工作、交通、娱乐休闲相对完善,满足多元需求,对原来中心城区更少依赖。
    
或许是意识到卫星城的弊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开始提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以“更加独立、功能更加完善的新城取代卫星城;突出首都特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此刻,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经历50年的发展,管理者终于摸清楚了北京的发展路径。这版规划注重独立新城的建设,规划了11个新城,其中,顺义新城、通州新城、亦庄新城是发展的重点。
    
遗憾的是,北京的城市格局,在90年代的卫星城建设时,就已定型,要改变,谈何容易?
    
一方面,人口在聚集,一方面,城市在蔓延。依靠地铁和快速通道,郊区的人们往来于中心城区和郊区新城,每日潮涨潮落、人来人往,许多人将生命和精力消耗在上班途中。城市的膨胀使北京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或许是某些政府官员也感受到大城市之痛了。于是,北京“十二五”规划,把人口疏散和拥堵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在这个政策的指导下,北京上演了一出出“低端业态退出”、“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人防地下室禁止出租”的悲喜剧。
    
如此强硬的行政调控,会缓解北京城市之痛吗?短期而言,或许有用,长期来看,显然不可能。因为不疏散产业,只疏散人口,城市病会更加严重。
    
北京的城市病,源于人口过度集中在中心城区,而人口的集中,源于权力和资源的过度集中。作为首都,北京的政治地位带来了强大的资源控制力,放眼望去,优势的教育资源、资本资源、大项目、大企业、优良的工作机会都集中在了北京,人往高处走,资源和权力的集中自然引发人口的集中,如果不疏散资源和权力,新城之痛,恐难以治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城建设与全域城市化--以大连市为样本的研究 (观点)
黄陂人,10年后或许你可以住在乡下,每天坐市郊铁路上班!
北京卫星城60年发展史:产业新城的价值与未来︱重塑京津冀
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怎么建?专家:别又“摊大饼”
专家:河北“北三县”不会并入通州 未来或并入北京
市民十二五建言:用卫星城解压 收拥堵费缓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