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扯淡“五帝”

小时候读历史主要是把历史当故事来看的,觉得书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都特别有意思。后来长大了再看这些书,却发现书里的故事,有些真的只是故事,而且逻辑很不严谨。可见所谓的“历史虚无主义”并非无中生有来的,而是在合适的土壤里,长出的歪瓜裂枣。国人喜欢给历史添油加醋,就是因为那味道太“任性”了。比如在《史记》十二本纪,所记载的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与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几位老大,原型就没办法考证。据说司马迁写这段内容取材于《尚书》,但一样没有明确的信息源可供追述。中国最早发现的文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距离尧、舜们的时代,已经走出很远一段路了。上古那几位老大的音容笑貌,后人是怎么知道?而且还那么生动,诸如“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就跟作者亲眼看见一样,这不就是吹牛逼吗。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民族没有文字,他们的历史就只能靠口头来传播。而这种传播方式,通常是越传越神,等到有文字可以记载的时候,基本已经接近神话了,比评书演义还不靠谱。如果非要把这些吹牛传说引进历史,最严谨的态度,应该是用“据说”,“传说”,“可能”,“也许”……而任何明确的说法,都是不负责任的。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本正经的讲故事。加上太史公笔下生花,读来栩栩如生。书中大量使用了帝,臣,诸侯等,很穿越的称谓,给人感觉,身处原始部落的大佬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或接近了西汉。最搞笑的是,描写大禹治水时,为了体现禹王艰苦奋斗,说他“山行乘暐”,就是说大当年是穿着带铁刺的木鞋爬山。可是,中国分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才有了铁,进入了铁器时代,大禹王是不是也太时髦前卫了?

在文明不发达的时候,部族首领们不可能依靠法统、礼仪来统治部众。当时人们掌握的知识有限,对大自然充满恐惧,而且越是恐惧,就越崇拜超自然的力量。所以,部落首领们只能用个人崇拜来统治。为了给部落大众带来安全感,所衍生的个人崇拜,其首领首先需要形象高大、孔武有力,而且必须神秘兮兮、擅长装神弄鬼。在《史记》里,就有很多类似神话的描写。黄帝死后,他的孙子高阳接班,司马迁对他的描述是“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大概意思就是,装神弄鬼,连哄骗带吓唬,忽悠部众统一思想、服从命令听指挥。高阳死后,黄帝的曾孙高辛上位,这位老大就更神了,据说他“生而神灵,自言其名”。人家一生下来就带着仙气儿,刚睁开眼,就把自己名字喊出来了:“哈罗,大家好,俺叫高辛,请多关照!”

各种忽悠,对古人有用。但作为现代人,通过掌握的知识,多少了解一些原始部落的生存状态。可以想象,黄帝那一代神人以创业为主,轩辕黄帝本人,应该是雄姿勇武,肚大腰圆,胆大能拼,霸气十足,因为很能打,最终成为族众的偶像。而他的帝二代、帝三代等后代们,基本就类似跳大神的了,靠拼命神化自己,利用超自然概念让部众臣服。这跟太史公笔下的所谓仁德、贤明,根本风马牛不相及。那不过是以后被文明武装起来的子孙们,嫌祖先那碗饭过于粗粝寡淡,特意添加的作料罢了。至于尧舜禅让之说,就更不靠谱了。不需要东拉西扯,单看《史记》的文本,就难以自圆其说。《史记》里说,尧还活着的时候,舜已经掌握了大权,并主持各种祭祀活动。也就是说,当时的舜,既有了实权,又有了神权,已经是众望所归了。尧死后,舜故意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装逼跑到南河的南岸。结果“诸侯”来朝见首领时,不去拜丹朱,都来朝拜舜。这TM也算是禅让?这种禅让法,比汉献帝“让”位给曹丕高尚多少?摆明是柔性政变嘛。

同样,舜禅让给禹也大同小异。当时禹挟治水之功,已经威服四方了。以当时人们对自然科学的掌握,所谓的水患,就形同天谴,还别说是他们的蛮荒时代了,就算到了近现代,中国还有不少人捧着猪头,去找龙王求雨。所以,禹能制住水患,在当时人们眼里就算“大神”了,这时只须一跳就达到目的了。而他的套路也跟舜一样,据《史记》记载,舜死后,禹也让位给舜的儿子商均,自己也装逼躲到阳城去。结果天下“诸侯”都离开商均去朝拜禹。按司马迁所说,禹是黄帝的滴答孙。如此说来,人家大才是正宗的帝二代,天下本来就是他们家的,只是临时管家而已,所以,人家这都不是柔性政变,而是理直气壮地复辟。

从《史记》所记载上古几位大佬的故事里,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当时的政治生态,已经开始由神权逐渐向王权利过度了。可惜,太史公虽有史家的素养,却因身处时代的局限,没办法站上历史的高处。所以,故事编到这,也只能依附当时气数正火的儒家,拼命拿“温良恭俭让”给祖先们勾脸描眉。如此写法,也算当年的“正能量”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皇五帝之,五帝本一家,禅让也血腥
“三皇五帝”分别是哪三皇,哪五帝?
史记读后感500字
弘扬传统文化:中华古圣先贤 你知道多少? 二
五帝的谱系及其源流
太史公笔法之精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