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庄子》对国人的两大预言,一语成谶!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不管是从脍炙人口的庄周梦蝶还是到齐物论,再到鼓舞人心的《逍遥游》。

在中国,没有人敢说自己把没有读过庄子的文章,

很多人喜爱庄子,更是将他道法自然的观点奉为圭臬。

只是,读懂庄子的人却是非常的少!

庄子一生的智慧全部都熔铸成《庄子》一书,中国千古奇书之一

它的文章,恣意汪洋,意蕴深厚,擅长用寓言阐明道理,发人深省。

尤其是在书里面,庄子曾经对国人设下了两大预言,目光甚至瞄准了千年之后,更可怕的是,他的预言还成真了。

其一: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这句话,出自《庄子》的《庚桑楚》篇。他说,千世之后,必然会出现人吃人的惨状。

另外在《徐无鬼》篇中,庄子说“夫尧畜畜然仁,吾恐其为天下笑。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他有额外重复的说了一遍。

庄子为什么要反复说“千年之后人相食”呢?

因为他早就知晓,推行仁义道德是一种祸患:“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未存乎千世之后。”

仁义道德,就是造就天下大乱的根源,而且影响极其深远,甚至到了一千年之后也是无法消除。

很多人一看这句话就觉得庄子实在危言耸听。

其实并不是。

鲁迅在《狂人日记》的一句话,惊人的暗合了庄子的这一预言,他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庄子跟鲁迅为什么会这么批判仁义道德呢?为什么会觉得它“吃人”呢?

庄子是这样说的:仁义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时的东西,只有愚蠢跟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将仁义道德当做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这样只会给后世留下祸患而已。

只是一时的应急之药,服之如同饮鸩止渴。但是却被愚蠢而又目光短浅的人,当作良方拿去全天下推广,浑不顾会留下千世的祸患。天地为何不仁?因为仁不足以治天下。

大家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人为了争夺一个圣贤的名声,来相互残杀,而人们为了追求私利,更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却做着伤天害理的事情。

人用礼教束缚与道德绑架,只是残害别人的手段。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其二:夫尊古而悲今,学者之流也。

庄子说,在学者之中,一定会多出应声虫、巨婴、盗墓者,厚古薄今成为传统。

应声虫指得是只知道应和别人,而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的人。

巨指指得那种只知道饭来张口,等待投食而思维简单的人。

而盗墓者指的是一种只知道继承前人,发掘先人遗产而没有创造、创新能力的人。

而这三种人的共同特征,便是“厚古薄今”。

为什么叫做是“厚古薄今”?

因为像学者,它们是没有创新能力的,只知道一股脑的照抄前人,忽视现在人的经验。

这种现象的存在就是来自于一种对对“师”的服从,对于权威的崇拜,他们总认为,先人的经验就是比现在的人好,其实在代代相承中,往往最不容易掌握的精髓,只会在传承的过程中逐渐流失而已。

真正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呢?是拒绝照搬照抄,领会其意,这样才是有意义的学习方法。

庄子——齐万物、齐是非、齐生死、齐物我、齐人我

庄子既没有皇族背景、权利背景,也无弟子和家族背景的“草根”,凭一己之力,通过融会贯通很多发生在身边的简单故事,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笔法,完成了自己的著作,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他的这一思想体系可以说是强大的“思想病毒”具有强大的生长力、植入性和扩展性不依赖权贵、历史、学生、组织体系、社团,在没有强大的互联网媒介的古代社会,能够传播开来,延续下来,并对世世代代的国人产生影响,足以见其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我们的闲暇时间碎片化的时间完全读一读《庄子》,自己在寻找智慧的同时,还可以让孩子一起品读,受益一生。

很多人想读庄子却因为文章内容是文言文觉得特别枯燥,意思都理解不通。

因此,我特意为大家找到了这本全译全注的图解版本的《庄子全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对国人的两大预言,触目惊心
活得不快乐,为什么不放下呢 | 庄子说
钱基博先生:国学振兴从何谈起?
孙启泰风水大师:《通玄真经》卷七·微明(10)
老子:其人其书
《道德经》精准预言:有这四种行为,必然招致灾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