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朝诗人的桃花源,李白在此留下千古绝唱,袁枚一生来三次的地方

相传在汉明帝永平年间,在一个叫剡县的地方。

刘晨、阮肇两人去天台山取谷皮,在山中迷了路,沿着绝岩深涧的溪流逆行而上,出溪看见两个绝色女子,直呼二人名姓,领他们回家吃饱了肚子,并极力挽留他俩小住时日,遂与二女子结为夫妻。

日复一日,不觉半年,二人思家心切,两女子无法再挽留,于是把刘阮二人送出了山,并指引了他俩回家的路。

二人回到村中,自家房子都找不到了,村中没有一个认识的人,问遍村中人才找到自己的七世孙,才知时间已经过去了七百年。

刘阮二人又转回到上次迷路的溪流旁,无论怎么找寻,呼唤山中的妻子,只剩空谷回音,再无人回应了,二人在溪旁长久徘徊,内心惆怅不已。

从此,这条溪就叫了惆怅溪。

一 惆怅溪旁斑竹村

天姥山南麓的斑竹山下,有一个斑竹村,这条惆怅溪穿村而过。

前年我徒步天姥山的时候,就是沿着这条溪走进了斑竹村的古驿道。

踏上村中的鹅卵石古道,仿佛一下子踏回到千年的时光之中。

正是午后时分,绿荫掩映中的小村落静悄悄的,古道旁的老房子静止在时间里,光影斑驳中,都是故事。

章家祠堂就在道一侧,虽经历年深月久有些破败,戏台前廊,大堂檐柱还是不减当年气势。

相传是清代一章姓状元的家祠,柱上檐下的木雕精美绝伦,可谓鬼斧神工。

相传这条鹅卵石古道是南北朝时的山水诗鼻祖谢灵运所修,他一生好游山玩水,修桥筑路,还发明了古代的登山鞋叫謝公屐。

连大诗人李白都是他的小迷弟,一生几乎都追随他的足迹,从安徽敬亭山到浙江天姥山,一直追到斑竹村。

可别小看了这个小小斑竹村,如今房屋凋蔽,人烟冷落。

古时,斑竹村是古驿道上从新昌县城旧东门到天台县界的落脚点,无论从哪头过来,都得经过斑竹村歇脚。

巜全唐诗》中一大半的诗人慕名访天姥、云台时都在这投过宿,“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是刘长卿经过这里的留诗。

李白曾有诗“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

随后又留有“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的诗句。

剡中就是古时的天姥山一带,诗人从水路乘舟而来,一路溪流跌宕,翠竹微微。

我相信诗人当在斑竹村停留过的,经过惆怅溪上的落马桥。

二 惆怅溪上落马桥

在斑竹村北,有一石拱桥横跨溪上,绿荫掩映下的古桥藤曼垂蔓,苔藓横生。

过了桥,就远离了身后的熙攘闹市,茶馆旅舍,独行于孤单漫长的路途上了。

我坐在桥头,目光穿越时光的暗影,看见一千多年前的司马承祯一路风尘跨马而来,青山流水,马蹄声碎。

当他走到我此刻坐的桥头时,回望来路,炊烟袅袅,一派恬然幽静的田园气息。

而他,即将离开这里,不觉心下戚然,跌下马来,心中顿生离开的悔意,不愿赶赴京师接受唐玄宗的召见了。

司马承祯就是李白在晚年回忆起的:“余昔于江陵见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的司马子微,他本是隐居天台山中潜心研究道家玄学的道士。

那年,李白偶遇司马承祯时25岁,司马承祯已经八十多岁了。

从此以后,这座斑竹村头的石桥就叫了“落马桥”,后世也有人叫“司马悔桥”。

若干年后,随园主人袁枚慕名造访斑竹村,站在这座司马悔桥前调侃了一把老道士:

至此方才一念生

我来桥上笑先生

山人一自山居后

梦里为官醒尚惊

袁枚在巜随园诗话》里留下了很多关于斑竹村的诗词,他是有多迷恋这个古色古香的小村落呢,到了76岁高龄还念念不忘斑竹村,第三次造访了这个古村落。

他说游仙之梦,斑竹最佳。当然还有惆怅溪旁、落马桥畔、簪山花,浣衣的女孩子们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晚年的袁枚最后一次走过落马桥头回家后又把自己调侃了一把:

两度天台返

曾无七百年

迎门妻子笑

到底不成仙

不禁莞尔,一段千年古道、一个昔日繁华的斑竹村、一座石桥,无数的名人造访,究竟留下了多少诗词和故事。

就连遍访江河千万里的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曾投宿在此,留下一段佳话。

三 惆怅溪畔的天姥山绝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说真的,当我如古人般慕名登上天姥山的时候,心拔凉拔凉的。

大诗人李白真会忽悠,什么绿水荡漾、清猿啼。哪里又有什么青云梯。

从半山腰能看见海上升起的太阳,山岩重叠,峰回路转,天姥山直入云霄,比五岳还要险峻。

可我沿着天姥山脚下一直徒到北斗尖,也没看见诗中壮观雄浑的气势,倒是上山的小路因人迹寥寥灌木丛生。

站在北斗尖,眺望群山,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中圣山在哪里。

难道真是诗人用他的浪漫派天赋想象出来的梦游一场么?

可是当地健在的老人们都说李白是来过天姥山的,而且来过三次。

在这个刘阮遇仙的桃花源之地,天姥山是自然带着仙气的,给人世外桃源般的感觉。

衣上酒痕诗里字,诗人借手中的笔挥发豪情胜景,酣畅淋漓地表达出现实中没有出现的山水长卷。

它真的没有出现吗?

途经天姥龙潭的时候,山涧奇石遍布,溪流自涧中穿出,激流飞荡,确有诗中胜景。

特别是来到天姥山和天台山夹峙中的小溪中溯溪时,清凉惬意自不消说。

峡谷中经年所见的都是圆不溜秋的石头,大小不一,即使数百上千吨重的巨石也如鹅卵石般光滑圆润。

听闻每当下大雨的时候,小溪流不再潺潺流淌,上游的水冲下来,撞击上一路的巨石,如万马奔腾,轰鸣声不绝于耳。

传说诗人巜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天姥其实是指的这个地方。

仔细对照,确有吻合之处,“列缺霹雳 丘峦崩摧”不正是溪水从两山之间奔流出来的壮观景象么。

传说中此处还是“仙人赶石”的地方,巨石千姿百态,有的动物,有的象仙人,还有的如车似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 ,怳惊起而长嗟。

哈哈,如果我站在下着滂沱大雨的溪边也会看见诗人所描绘的景象的,定会吓得魂飞魄散。

看见溪床里一块神似白鹿的石头,惟妙惟肖,会不会就是诗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那头千年白鹿呢。

不得而知。

我从斑竹村离开的时候,夕阳渐沉,暮色苍茫。走过落马桥头的司马悔庙,落日余晖,正映照在千年古驿道旁的野花上。

我爰斑竹村,野花得真意。

小贴士:天姥山在浙江绍兴新昌县内,自驾沿104国道高德导入路边斑竹村。徒步往西南方向小路约1公里多至二盘桥可从“天姥山青云梯登山道”上到天姥山北斗尖。

公交2路、4路到新昌东站后转儒岙线中巴沿104国道向南到斑竹村下,徒步前往。

自驾儒岙镇东南三公里左右到下屯坑岔路向北直接开至天姥山露营地,徒步十分钟至北斗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图片缩小)3
台州绍兴行之新昌斑竹古村
【家乡】唐诗之路上的三座古桥
诗人李白小故事
李白的行走
鸿雪诗人 林崇增 重走浙东唐诗之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