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向林肯学习说服与沟通的艺术

1861年4月12日,就在林肯总统就职典礼后一个月,美国南北战争开打了。林肯没有赢得过半选票——而且差得远了。他只赢得大约40%的民众支持,有的州甚至没有把他放在选票上。多亏四个竞选人激烈竞争,让林肯险胜。但是,尽管在时局动荡中,惊险站上总统位置,林肯却成为最受美国人尊敬的总统,也是最好的演说家之一。他最知名的演说当然就是盖兹堡演讲,常被拿来作为修辞研究,的确,因为讲稿通篇暗藏无数心理说服技巧的珍宝。

但所有沟通者都可以在林肯演说的第一句中找到很好的建议。光是演讲第一句,林肯就提供旨在说服和影响听众的四个不同心理策略:

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祖在这块土地上创建一个新的国家,乃基于对自由的坚信,并致力于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

1.讲故事

研究显示,故事可以具备强大的说服力。在林肯的例子中,他那经典的开场白比起一般的「很久很久以前」要更为明确,而且除了用词精确外,这第一句话已经暗示听众,接下来要讲个故事了。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故事的力量。例如,黛伯拉?斯摩(Deborah Small)在宾州大学做了两个不同版本的营销小册,想要进行慈善募款。版本之一满满列出了非洲儿童面临问题的统计数据,另一个版本则主打非洲贫困地区小女孩罗基雅(Rokia)的故事。受试者拿到其中一个版本,自行评估他想捐出五张一元钞票,还是只想捐一点点钱,作为支持这个慈善活动,帮助非洲孩童。收到统计数据小册的受试者,每人平均捐赠1.43美元,但受到故事小册的人捐出将近一倍的善款,平均每人捐了2.38美元。

重点在于:如果你想要更有说服力,不论是在董事会、在课堂上,还是在讲台上,简单的故事会大大增加你感动听众的机会,并促使他们采取行动。

2.从共识开始

尽管林肯必须提到八十七年前的建国时期,但他其实找到了全场听众的共识。不论过去还是现在,「自由」和「人人生而平等」等出自「美国独立宣言」的用词,都是所有美国人遵奉的理念。听到这些字样,几乎不可能不点头称是。

如果你想要大家同意一个大观念,让他们从同意小观念开始,这点十分关键。因此请从找出你与听众的共识开始。

3.「我们的」

林肯两分钟的演讲里,全都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名词,如「我们」和「我们的」。这些代名词有助于建立关系,打造「团结」的感觉。但也有一些出乎意料的研究结果指出,这些类型的代名词增加了林肯在的听众心目中的地位。

詹姆斯?彭纳贝克(James Pennebaker)研究了人们如何用字遣词。具体来讲,是如何使用虚词(如代名词和文章中的功能词)。研究结果十分惊人,几乎放诸四海皆准。在他的著作《代名词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Pronouns)中,他写道「在两个人之间的任何互动,地位较高者会较少使用『我』,而且(他们)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我们,我们的)要高过地位较低者的次数。」

演说一开始就使用「我们的」,接下来又不时提到更多的「我们」,林肯是否因此在听众心目中有效获得了定位与地位,听众也感受到林肯的信心?这种技巧加上身为美国总统的权威,是否为林肯所说的话赋予更高可信度与说服力?或者说这些话只是出自他的头衔和地位?无论是直觉或刻意,显然林肯少用『我』字,而且用上大量的『我们』,从潜意识层面掌握了听众。

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定位,请尽量在电子邮件与当面互动中减少「我」字,用「我们」取代。

4.阐述令人信服的理由

在19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Langer)发现,要求某事时,说出「因为」这个字能将你的说服力从60%提高到93%——即便你欠缺实际的原因也可以。可惜这只对相对琐碎小事的小决定有用,像是你要不要让别人插队。然而林肯处理的是国家分裂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处理这样重大的事件吗。

林肯的做法在我的书中称作「因为进阶技巧」(Advanced Because Techniques,ABT)。尽管他并没有直接说出「因为」,整句话(或甚至整篇演讲)还是可以归纳为「因为」两字。毕竟,这篇演讲的目的是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

为什么?「所有人皆生而平等的信念。」

为什么?「考验是否此国度,或任何肇基于和奉献于自由之国度,可永垂不朽。」

为什么?「为了这群牺牲生命,延续国祚的烈士。」

为什么?「吾等生者,理应献身于此,完成先烈未竟之大业。」

为什么?「(那么)亡者之死当非徒然——而国家在神庇佑之下,当享有自由之新生,而民有、民治、民享之政府当免于凋零。」

人都需要理由来支撑行动,而林肯给的理由不只一个。他洋洋洒洒又隐微的「因为」清单,不只深深印在当时群众的记忆里,也深深刻入美国的文化肌理中。

找出激励你员工的元素,当他们需要提振士气时,用这些原因提醒他们。不要再强调公司的使命宣言,能够持续作用的原因,绝对来自个人的内在。如果你的目标是激励员工(或子女、学生等),那么找出这些原因就是你的责任。

林肯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公众演说家,不仅是因为他知道该说什么,更因为他深入了解如何影响听众,并感动听众去采取行动。林肯了解听众的思考角度。我们若是要成为商业和生活中的伟大沟通者,也一定要超越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欲望,从他人的角度来掌握用字遣词的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功演讲的特殊技巧(职场攻略)(附孔子、老子教你如何识人)
口若悬河的秘诀
卡耐基口才学--克服当众怕羞的心理之二 -- 成功学课堂
“自黑”:幽默的最高境界
此时无声胜有声
第十二讲 修炼幽默风趣的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