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化临床麻醉方案的10个途径(一)| 技术论坛第164 期

每个兽医诊所每天都在进行着麻醉,许多开业兽医和兽医员工均自始至终地按照以往使用的同一种麻醉方法,但从接受治疗动物的利益和追求最佳用药的角度来说,以及从挑战自我提高自己的麻醉标准的角度来看,下列10种途径将为您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1
设定更高期望值

犬、猫的麻醉死亡率大约为1/10001,对于一名每天进行2~3次(每年大约500~750次)手术的一般兽医师来说,这相当于每年或每两年会发生一起麻醉死亡事件。对于业务较多的开业兽医来说,这以数字看起来并不那么显著或糟糕。


但是,如果我们将这一数字与人医(人医麻醉死亡率已降至将近百万分之一)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2。对于如此之低的死亡率,一名兽医很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不会做到这一点。人医与兽医麻醉死亡率之间的巨大差异应鼓舞兽医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兽医的患病动物死亡率会更高?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举一个鲜明对比的例子,在人医,麻醉是由经过培训且终生为此努力的专业人员操持的,而且制定有监护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由于未必有足够的行为、生理或解剖差异来解释为什么人类麻醉死亡率较动物低那么多,所以我们必须树立这样的理念:对麻醉人员进行培训并对患病动物进行监护也会影响死亡率(见途径4和5)。

这一事实应激励兽医专业人员来提高其预期目标,并愿意投入资源(人员、时间和资金)来降低动物麻醉死亡率。

2
即使镇痛效果良好,但若使用一种以上不同类型的镇痛剂效果会更好

兽药已经摈弃了过去那种认为动物不会感受到疼痛且不需要镇痛的想法。实际上,大多数兽医会例行使用并为患病动物开具镇痛剂,但根据我接到的咨询电话,他们很少一次使用多于一种镇痛类型的镇痛剂。


在试图改变疼痛传导通路时,有必要考虑解剖和生理要素并确定哪个要素可以缓解疼痛。简而言之,疼痛的伤害性刺激包括如下几点:

(1)转导:身体或内脏伤害感受器将该部位的刺激转变为动作电位;

(2)传导:动作电位向大脑上行传输;

(3)调制:动作电位通常会在脊髓背角减弱或放大;

(4)感知:只有在刺激到达大脑皮层时,动物才会感知到疼痛。

可作用于伤害感受点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缓解炎症)、局部麻醉剂(减少神经传导)和吗啡(用于具有吗啡受体的外周部位,如关节囊);


脊髓背角富含阿片类(例如,吗啡)、α-2(例如,右旋美托咪定)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例如,氯胺酮)受体,所有这些药物都可以减少疼痛信号的传导。

大脑具有与脊髓背角类似的组成成分,但有证据表明某些NSAID也具有中枢镇痛作用。


除此之外,感知疼痛可能会成为变成多方面体验,包括恐惧、焦虑、应激以及自主神经与内分泌反应,这会导致患病动物发病,甚至死亡。在传导通路一个或多个部位减少疼痛传导不仅可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还可能会更加安全,因为这样会减少短时间镇痛的用药剂量,从而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


什么是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疼痛超敏)是脊髓背角神经元对感觉传入做出夸大或放大反应时而表现出的不适应的状态。感受到强烈(如烧灼)或慢性(如肿瘤)刺激的患病动物处于中枢敏化的风险之中,常规镇痛剂(如阿片类药物)对这种中枢敏化状态的镇痛效果较差。在疼痛超敏形成中会牵涉到NMDA受体,NMDA受体颉颃剂(如氯胺酮)已表现出具有中断和(或)阻断这种敏化的作用。


3


你为什么要进行围麻醉期血液分析

进行例行围麻醉期血液分析尚存争议,也经常就围麻醉期血液分析有无必要和(或)益处进行争论。

争论焦点更多地围绕检测的原因,而不是是否应进行检测,即:你建议或需要进行血液分析以确保患病动物处于安全麻醉风险中还是用作更好医疗护理的筛查工具吗?大多数兽医均认为患病动物应进行例行血液分析,但未患有全身性疾病(例如,十字韧带修复)或急诊但无生理性问题(例如,穿透性角膜异物)的动物是自然科学研究的一个空白领域。


最近有研究表明,在围麻醉期进行血液分析很少会改变犬的麻醉方案4。良好的胸部听诊和病史比血液分析更有可能确定在麻醉状态下某些严重问题。但血液分析可能会揭示需对患病动物进行评估的其他问题,如需要定期进行牙病预防猫的轻微肾机能不全。


虽然在进行例行血液分析时发现明显问题的情况并不常见,但当你进行血液分析时,你就需要提供极佳的医疗护理,这始终应作为我们的目标。而且,虽然不太可能改变对患有轻微肾机能不全动物的麻醉程序,但肯定会改变该患病动物的输液量和输液疗法的持续时间。我的医生建议我每年进行一次血液分析,即使生命体征和病史正常,我相信这是一剂良药。

4
培训、培训、再培训

想象一下,你已准备好接受一项外科手术,正在放置静脉插管、注射丙泊酚,而监护你生理参数的麻醉师只是一名经过简单培训甚至未接受过培训的高中生。这是不是非常可怕的场景?


我认为人类麻醉死亡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医需要对实施麻醉的护士和医生在已经接受基本培训的基础上再进行高级培训。虽然并非所有的州都要求由执业兽医实施和监护麻醉,但经过培训的员工一般均能提供高级护理。


幸运的是,兽医团队有很多机会来温习麻醉药物、麻醉技术和麻醉监护。我会定期会看到兽医师及其员工一起参加培训课程和研讨会,因此,他们能够将更新更好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去。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需要提高对动物的护理标准。


当我从兽医学校毕业时,丙泊酚、右美托咪啶、七氟烷、卡洛芬,乃至便携式生理监护仪尚未大范围上市。自从你毕业时,麻醉药物和麻醉技术都也均发生了变化。培训和再培训通常是兽医人员熟悉新型药物或监护设备(图1)和及其正确使用方法的唯一途径。


图1 麻醉中犬多用途监护仪的使用

5
知识就是力量

如果你不知道麻醉存在并发症,那么就无法对其加以预防和治疗。一个有意义的例子就是脉搏血氧计的使用。这一简单且相当廉价的设备已经大幅降低了人类麻醉的死亡率。在英国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使用脉搏血氧计比不使用可使死亡率降低20倍。


现在,假设你使用其他设备或简单地使用人力来监护麻醉状态,那么在并发症在变得严重或致命之前应如何发现并加以治疗。应谨记,所有并发症一开始并不会导致死亡,这一点非常重要。


例如,正在进行牙病预防的患有轻度功能不全的猫也会出现低血压(如果你未例行检测血压你就会不得而知)。手术后3天,猫会表现出肾衰。尽管这是在麻醉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并发症,但如果猫发生死亡,也不会被认为是由麻醉导致的死亡事件。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动物常规麻醉前用药
向兽医朋友们的一封致歉信
做狗,就要做兽医的狗!
1分钟学犬猫拔牙术之麻醉篇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习题库(二)
了解术后疼痛的发生机制,运筹帷幄掌控术后镇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