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不知道的兰州


两千年前

西去的驼队伴着河边的浪花

诉说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所有的故事

都围绕黄河展开

也因为一条河

很多人恋上了这座城。

黄河之所以叫黄河

是因为它的颜色

但在发源地三江源

黄河是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选自朱熹《观书有感》

(青海省贵德国家地质公园)

李太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天上”大抵指的就是这里

自此黄河经S路线两次进入甘肃

第一次在甘南玛曲

这里水草茂盛

形成的大片湿地成为了黄河上游端的“肾脏”

(请横屏食用,甘南的玛曲县境内“黄河第一弯”)


顺流而下不仅裹挟着大量泥沙

还将神秘的藏传佛教从遥远的天边传到了兰州

再由兰州向北传入内蒙

向东传入中原

这也成了黄河传播文化的一条暗线

(请横屏食用,雨后的郎木寺,位于甘南州碌曲县)


黄河第二次流入甘肃

便是在大河家

一座甘肃与青海之间的小镇

“大河家,大河家,大河之畔是我家”

这里

曾是唐蕃古道上最重要的渡口

这里

也是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处

著名作家张承志

曾经居住此地体验当地生活

并写下了文章《大河家》

(甘肃省临夏市大河家镇)


此后黄河水势平缓

又与发源于青海省的洮河交汇于此

黄河一波碧水

洮河黄沙滔滔

可谓“泾渭分明”

(请横屏食用,永靖县黄河与洮河交汇处)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选自南朝吴均《与宋元思书》

南朝吴均大概想不到

西北苦寒之地

也有如富春江的景色

不过由于降雨量太小

黄河两岸的山皆成了“穷山”

(刘家峡水库)


水却并非是“恶水”

人们拦河成坝

刘家峡水电站1974年建成发电时

一年发电量比建国初期全中国发电量还要多

而日后刘家峡更要成为

兰州优质饮用水水源地

(刘家峡水电站)


从刘家峡逆流而上

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

便到了炳灵寺

这样长距离的水路

在缺水的西北

亦属罕见

(炳灵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摄影师@渔父)

公元前200年

白登之围让汉高祖乃至整个汉王朝受辱

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其后汉武帝扬鞭一指

霍去病率领大军西征

(五泉山脚下的霍去病像,摄影师@夕园主人)


同是西征将军的李息

在黄河边寻觅合适渡口准备渡河而西

金城才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

彼时的金城

即今天的兰州西固

(兰州西固柴家峡)


黄河西固段以北

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

使该地区红色地层发生倾斜和舒缓褶皱

盆地抬升

在风化剥离和流水作用下

形成了独特的丹霞地貌

(请横屏食用,兰州丹霞地貌)


据考古资料发现

古黄河在兰州

并非今日的河道

新石器时期至春秋战国

主河主流才逐渐北移

而在此之前

主河道仍在今

胜利宾馆、南关十字

东方红广场、一只船一线

隋唐以后

兰州城才建在今南关十字以西

胜利宾馆以东地带

如今这一带已经成为

兰州夜生活的据点

(正宁路夜市上的美食)


明洪武年间在今金城关架设浮桥

并取名“镇远桥”

成为由南向北唯一的通路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改为铁桥

即今天的中山桥

(请横屏食用,中山桥夜景)


主河道两侧

北面是白塔山

南面是五泉山

清末大儒刘尔炘辞官归里

主讲于五泉书院

一时陇右明贤趋之若鹜

(雪中的五泉山)


南北两岸被黄河分开

因此也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文化现象

同在一座城市

讲的都是兰银官话

安宁和雁滩的发音竟有137处不同

曾几何时

人们隔河想望却不可及

如今在黄河兰州段

建起了三十余座桥

(元通大桥)


1909年

清政府实施新政期间

甘肃官立法政学堂成立

便是如今的兰州大学

这些骑着骆驼上课的学子

在偏北一隅

陆续为国家培养出12位院士校友

(各大院校院士校友排行榜,截至2018年)


1957年春季

著名核物理学家杨澄中

带领20多名科技人员来到兰州

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室

即后来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津西路南侧

是一座省级地志性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请横屏食用,大堡子山金鸷鸟在甘肃省博物馆展出)

兰州总是在清晨走出

兰州夜晚温暖的醉酒

兰州淌不完的黄河水向东流

兰州路的尽头是海的入口

选自民谣乐队低苦艾《兰州兰州》

一群在黄河边长大的孩子

用他们低沉地声音

诉说着这座城市发生的一切

(低苦艾乐队宣传海报)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着息;

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选自《汉乐府·匈奴歌》

匈奴人唱着歌谣远去了

霍去病却将月氏人安置在了这里

从那时开始后的2000年里

不管是被动迁徙还是主动请缨

无数人定居并在此繁衍


兰州

在拥有其名开始

就站在移民城市的序列里

每个兰州人都是异乡人

但这些异乡人却在万家灯火里

洒下热血和汗水去建设它

让“他乡”变成了“故乡”

河畔远去的驼铃声

已变成了今天的车水马龙

南来北往的风吹不去历史的痕迹

(兰州夜景)



文章转自微信号:格致书院学习中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州印象 黄河岸边有仙山
高原明珠--刘家峡 (绝品收藏)
甘肃,刘家峡:从电站到水库尽头的小思
【母亲河畔的中国】甘肃兰州:在黄河边找到人与自然共处的钥匙
最新超全!兰州避暑胜地大全出炉啦,每天几百万人都往这些地方跑...
黄河刘家峡水库自1994年以来首次大规模泄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