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麦可思期刊

阅读推荐:战略规划

一直以来,社会大众一定程度上将高校排名的优劣看作学校声誉和培养质量最直观的反映,但这些排名是否足够公正科学?高校应以怎样的姿势正确打开各类大学排行榜?为此,我们专访了QS全球教育集团智库中国总监张巘博士。


下文中,“麦可思研究”简称“麦”。

麦:目前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多个大学排行榜。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与其他排行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呢?

张巘:一个排名在排名指标的选取和权重的设置上是有侧重点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数据来源和专家对排名方法的设计。总会有人对排名的方法和结果持不同意见。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排名是不存在的。20世纪最著名的三大数学家和统计学家之一的乔治·E.P.博克斯(George E. P. Box)教授曾提到:“所有的模型都是错误的,但有一些是有用的。”QS的排名方法关注于在定义世界级大学的四个主要方面:研究实力、教学质量、国际化程度和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长期的就业竞争力对于QS排名来说尤其重要,用人单位对一个大学培养的学生给单位和社会创造的长期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我们考查的重要指标。


麦:QS要如何保证排名和所使用数据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张巘:QS,即夸克奎利·西蒙兹(Quacquarelli Symonds)公司,是世界上第一家主动邀请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大洲的委员来评估我们排名方法的国际排名机构。QS大学排名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被“国际排名专家组”(在2002年由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建立)认证的国际大学排名。该组织执委会委员包括《上海交大学术排名》和《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排名负责人。

在“QS全球学术声誉调查”中,调查结果都经严格的审查以确保有效性和真实性。所有回复者必须实名填写自己的国家、大学、院系、专业、职务、大学的有效邮箱。他们被要求在问卷中明确指出自己的学科领域(所有数据的真实性都会一一进行严格的核查,不满足条件者都会被排除),并在他们深入了解的学科中评选出该学科实力强的大学。

除此之外,我们的数据源和方法是透明的。比如说,在我们的网站上,你可以找到我们进行调查的所有统计明细。


麦:似乎在大学排名方面不存在完美的方法。每所大学有不同的优势,很难做出公平的比对。一些人质疑QS世界大学排名的结果,您是如何看待质疑的?

张巘:所有的排名使用的指标都是由具有不同观点、背景、专业的专家选取的。QS的排名确实看重一个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学术和雇主声誉。对于许多人,声誉也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指标。目前,不超过900人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这个奖项由诺贝尔奖项委员会专家评选。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是极其少的,拥有诺贝尔奖的校友和教师的大学也是很少的。然而,很少有人质疑选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目作为大学的衡量指标。所有的排名都是认知的产物。所有的认识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主观的,因此也是需要积极接受公众检验的。

某种程度上,所有的排名都存在争议性。QS也是对此最为公开和坦诚表达排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的机构之一。我们一直欢迎大众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自我完善。今年我们改进了研究方法,我们相信这份排名提供了更丰富的有关全球高校各自优势的信息。


麦:不同国家的教育体系差异很大。您认为用同一种方法对比世界不同角落的高校是否可行?为什么?

张巘:我们负责找出世界级高校和那些有共同特征的高校,而不考虑它们的地理位置。用同一种方法对比世界不同角落的高校不太容易。

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我们考虑六个排名指标:例如这些高校进行高质量研究(师均引用20%),在教学方面投入足够的资源,有很好的师生比(20%),吸引国际人才来就读或教学(10%),其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全球雇主声誉10%),学校的学术受到全球同行业专家的好评(全球学术声誉40%)等。

在一些地区性的排名,根据该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相应发展水平,我们对排名的体系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增添新的指标和权重,确保新的排名可以更好地反映该地区大学的特点。

例如,《QS亚洲大学排名》有9个指标:全球学术声誉(30%)、全球雇主声誉(10%)、师生比(20%)、师均引用(10%)、篇均引用(10%)、国际交换生(前来2.5%)、国际交换生(出去2.5%)、国际学位生比(2.5%)、国际教职工比(2.5%)。

在《QS金砖大学排名》中,排名的体系又有所调整,新增10%的拥有博士学位的教职工的比例。所以,我们在不做不同世界地区的排名时,我们对那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的水平是予以了充分考虑的。


麦:许多高校希望成为排行榜上的常客或提升排名。您会给这些高校提出哪些建议?

张巘:排名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在我们选取的这些指标上的世界范围内的优秀程度。这是一面镜子,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反映大学现在发展的情况,什么方面做得比较好,什么方面今后可能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大学不应该仅仅想着怎么样成为排行榜上的常客或者说是提升排名,更多地应该要考虑,怎么样通过排名的这一面镜子,把自己和其他国家同类大学的差距搞清,不断取长补短,把自己各方面的实力提高了。真正帮助自己大学成功地实现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并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


如需转载,请注明麦可思。

采访、翻译:《麦可思研究》编辑 于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际四大学科排名对比一流学科分析-基于软科、QS、U.S.News、THE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跻身世界前二十|QS|QS世界大学排名|世界大学排名
2018-2019年QS世界大学新排名200强【中文版】
解析QS世界大学排名体系数据搜集和处理过程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正式发布!大洗牌!
大学排名出炉,有你的母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