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志

中药用量不同效用有别(三)

 

S

42.              升麻 少用(6g以下)有清热解毒之功;多用(10g以上)有升阳举陷之效,310 g,有发表透疹、升阳举陷之功。用于风热头痛、中气下陷、斑疹不出等。30 g时,有报道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升麻解毒非重用难为功,可15-45克,如方药中之经验)

43.              苏木 量小和血,量大破血(瓜按:苏木有对抗免疫排斥的作用)

44.              芍药---赤芍 胆红质代谢障碍一般用30-60g,也可用90g以上,有凉血活血,通腑利胆利尿,降门脉压,(重度黄疸,特别胆汁郁积性黄疸,赤芍克重用90-250克;另赤白芍对静脉曲张亦有良好做作用)

45.              芍药---白芍  630 g。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之功效。3045 g有利尿作用,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损,小便不利等症。白芍长于养血敛阴,虽有利尿作用而不伤阴。用量若在30以上,对大量吐血的确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岳美中医话集》,大量治疗腹痛也很好. 芍药甘草汤的芍药用量要大。芍药、甘草--大剂量--呃逆 -- 上海--姜春华

46.              桑白皮 69g有退热作用,1012g有祛痰镇咳之功,15g有利尿及轻泻作用;桑白皮小剂量亦可清肺美容;重用30克,对肺热鼻出血有良好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鼻出血)

47.              水蛭 1.5g研末吞服,12,主治肺心病(前列腺病效果也好),510g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所致头晕,1215g,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原因不明的症瘕痞块,本品破瘀血而不伤新血。

48.              石菖蒲  1.53 g作药引,有明目、开音之功。用于治疗角膜溃疡、声音嘶哑等。4.57.5 g用于开窍。治疗湿温病之湿浊蒙蔽清窍者,以及狂躁型精神分裂症。912 g有通利小便之功能,可用于治石淋或热淋。3g治疗冠心病; 610g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及梅核气(神经官能症); 30g可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慢性肠炎所致的久泻。

49.              山楂 6g祛瘀力强;912g温通力强,用于治疗慢性肝炎;1530g治疗慢性胆囊炎、萎缩性胃炎。(指大山楂)

50.              三棱 常用剂量的上限为9,但临床上以该药配合其他中药主治各类晚期恶性肿瘤病时,其每日用量达到4575,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的58.33

51.              生地 大剂量--类风湿-- 上海--姜春华

52.              熟地 凡下焦虚损,大便滑泻,服他药不效者,单服熟地就可止泻,然须日用四,五两,煎浓汤服之亦不做闷,(熟地少用则作闷,多用转不闷),少用则不效。--医学衷中参西录,90-120对糖尿病晚期尿液浑浊有特效。

53.              山茱萸 常用量为510g,急救固脱时用至2530g(可用至60-120克)

W

54.              威灵仙:新病10~15g,久病30~100g。(化痰浊,消结石包块骨刺)

55.              五味子 大剂量,约100~150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奇效。四川---刘祯吉,1.53 g时,有敛肺镇咳之功。用于治疗肺虚咳嗽,如老年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69 g有滋补益肾之功,用于肾虚型咳嗽、遗精、滑精及久泻久痢等。12 g以上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可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转氨酶过高(冲服为好,慎用于湿热雍盛者)

56.              乌贼骨、瓦楞子--大剂量--胃溃疡剧痛(乌贼骨去硬壳,粉碎,小剂量冲服制酸止痛已好)

X

57.              豨莶草  69 g,对慢性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豨莶草重用60-120克降血沉,缓解风湿症状)重用915 g用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兼有四肢麻木、腰膝无力、头痛、头晕者,较为适宜。

58.              玄参   912 g,有滋阴降火、清热润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虚火上炎所致的咽喉肿痛、牙痛,(以及肺热咳嗽等。1830 g有祛虚热,除烦躁之功、用于热病伤阴、阴虚火盛出现的烦躁不安者。(风热头痛,玄参50克水煎服)3090 g有软坚散结的作用。用于治疗瘰疠、脉管炎等。玄参苦甘而咸寒,用于热证有清热滋阴、消炎解毒作用。虚热实热均可应用,但以滋阴见长

59.              小蓟 大剂量--降血压-- 上海--姜春华

60.              夏枯草 常用剂量上限是15,而临床以该药治疗病程较长的甲状腺瘤时,用量一般都超过30(用夏枯球效果优好,亦用于夜目珠痛,配香附,甘草)

61.              元胡 少用止痛,多用安神

Y

62.              薏苡仁 系药食两用中药,其常用剂量的上限为30,而临床上有经验的医师用该药治疗风湿、腰腿痛等病证时,该药的用量达到4590克。(配白芥子散结消瘊疣囊肿肌瘤

63.              洋金花 止咳平喘或止痛,一般只用0.3~0.6,每日用量不超过1.5,若用作麻醉药时可用到20

64.              郁金   310 g,有疏肝解郁止痛的作用,用于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所致的肝区痛、泌尿系疾患引起的肾区痛、妇科血瘀痛经等。1015 g有行气利胆的作用,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能升高血清蛋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增进病人食欲。3060 g有较好的排石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结石。(郁金大剂量80~10g有溶石排石利胆的功用;中剂量40~70g有安石解痉止痛之效)本品入气分以行气解郁,入血分以凉血破瘀,善治肝胆,善行下焦。

Z

65.              枳壳  312 g,有行气宽中、除胀之功效。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1530 g可用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药理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子宫有兴奋作用,能使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

66.              炙甘草 12g有调和药性的作用,5lOg温肾养心,30g以上有类似激素样作用;

67.              枳实 常用量为310g,用治脏器下垂时可用至60100g

68.              知母 大剂量--控制血糖-- 上海--姜春华

69.              泽泻 治眩晕非30不为功。610g治疗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暴泻)、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致的多汗; 1520g,可治疗乳汁不通、急慢性湿疹; 2530g,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低血糖所致的眩晕等。

 

 

 

 

70.              经过长期观察,总结出各组药物疗效最佳的用量比例,

如柴胡与白芍为69

人参与白术为109

桑叶,薄荷,牛蒡子为966

    对前人的经验,师古而不泥古,将其放至实践中检验和改进,如左金丸,古人沿用黄连、吴茱萸61的比例,而先生发现64效果更佳,遂改进使用。此外,先生还善于利用药量比例的变化改变处方的主要作用,如桔梗与枳壳,咳喘必用,若以645,则重在调节气机升降,以上浮宣肺为主;而66,则重在调和痰液,使之易出。选自《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不传之秘之几十种中药不同量用法
【不传之秘】几十种中药不同量用法(2之2)
白芍竟有泻下导滞作用?——从援绝神丹的神奇疗效谈白芍的泻下作用
中药”不传之秘“量大量小”效不同!
附子与白芍配伍的作用与功效
(57)《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