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用菌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
      传统的食用菌栽培方式一年只生产一茬或一个品种,不仅设施利用率低,而且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在同一传统栽培设施内,将不同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进行合理搭配,并采用高效配方、强化管理等配套措施,可以达到一年栽培2~3茬或栽培2~3个品种,周年化栽培食用菌的目的。该技术已连续两年被列入山东省主推农业技术之一,成为山东省财政支持的重点食用菌栽培技术。
      近两年,该技术在山东20余个县(市、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1 设施选择
      设施宜选择坚固、耐用的简易冬暖式大棚、半地下冬暖式塑料大棚、无控温设备砖混式结构菇房、土坯结构菇房等常规食用菌栽培设施。栽培设施应在地势平坦、通风、靠近水源、排水良好并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地方,菇棚周围300m范围内无污水、污物、废菌料堆、畜禽养殖场、医院、废品垃圾粪便场等,并远离公共场所、生活区、厕所、原料饲料粮食仓库;栽培场所还应远离工矿业的“三废”及微生物、粉尘等污染源,距离一般在2km以上;要求水源清洁,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卫生饮用水的要求。
      2 品种搭配
      选择适宜品种,进行周年合理搭配,是该项技术的关键。在选择品种时,要把握好几个原则:①选择的品种非常适合在当地种植,且在当地有一定种植规模和技术基础;②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选择不同温型品种搭配时,在种植时间上能很好地衔接,一般高温型搭配中温型(低温型)品种,如高温平菇搭配中低温型杏鲍菇,高温平菇搭配低温型白灵菇等;③选择的品种具有优质高产、适销对路、价值较高的特点。
      3 季节安排
      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安排栽培时间。
      杏鲍菇搭配高温平菇时,在山东,一般8月份先进行杏鲍菇备料,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制作菌棒,10月底催蕾出菇,来年4月份出菇结束,清料晒棚消毒后,5月份开始种植高温平菇。平菇一般为5月份备料、制袋,6~7月份栽培出菇,8月份清料晒棚,棚体消毒后再种植杏鲍菇。
      白灵菇搭配高温平菇时,在山东,一般7~8月份进行白灵菇备料,8~9月份制作菌棒,12月份催蕾出菇,来年2~3月份出菇结束,清料晒棚消毒后,4月下旬开始种植高温平菇,一般为4月份备料、制袋,4~5月份栽培出菇,7月份清料晒棚,棚体消毒后再种植白灵菇。
      4 菌种生产
      菌种生产严格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二、三级菌种建议采用麦粒菌种。对于高温型品种的菌种生产,一般在春夏季进行,由于温度高,容易造成杂菌污染,一定要注意菌种生产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菌袋灭菌要彻底、菌种培养房温湿度要进行科学合理调控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高产配方
      选择原料时可根据当地的资源条件,选用适合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优化、高产配方。①要求适宜白灵菇的原料碳氮比(C/N)为20∶1,培养料含水量7.24。②适宜高温平菇的碳氮比为15∶1,培养料含水量为65%~75%,最适含水量为75%,pH值为5.02~7.24。③适宜杏鲍菇的碳氮比为60∶1,适宜含水量为65%~75%,最适含水量为70%,pH值为5.0~6.8。
      在山东,一般建议如下配方(均以kg为计量单位):
      ①白灵菇配方:棉籽壳60,玉米芯40,麦麸15,棉籽饼粉4,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35~165。
      ②高温平菇配方:玉米芯60,棉籽壳40,麦麸15,棉籽饼粉6,玉米粉5,过磷酸钙1.5,尿素0.3,石膏粉1,石灰粉1.5,水145~170。
      ③杏鲍菇配方:棉籽壳40,玉米秸60,麸皮15,饼肥7,过磷酸钙1,石膏1,尿素0.3,水160。
      培养料建议先采用通风发酵处理4~5天,当料温达到65℃以上时,保持24小时后翻堆,其间共翻堆2次,然后摊堆降温、晾排废气后,再进行高压、常压灭菌,以达到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
      6 装袋灭菌
      6.1 塑料袋的选择白灵菇一般选用55μm×18cm×38cm规格的聚乙烯塑料袋。高温平菇一般选用55μm×(22~25)cm×45cm的聚乙烯塑料袋。杏鲍菇一般采用55μm×18cm×55cm折角低压聚乙烯塑料袋,外袋是55μm×20cm×58cm折角聚乙烯塑料袋。
      6.2 拌料提前一天把棉籽皮、玉米芯等主料加水充分预湿,使之吸足水分、无干心,以料∶水=1∶(1.5~1.6)为宜,装袋当天一早加入麸皮、棉籽饼粉、玉米粉、石膏粉、石灰等辅料,培养料混匀之后调节含水量在65%~68%,以手握一把料指缝滴下1~3滴水为宜,料的pH值以7~8为宜。
      6.3 装袋与灭菌
      ①白灵菇装袋时可人工装袋也可用装袋机装袋,装袋要松紧适宜,装完后两端扎紧,每袋装料量一般为0.5kg(干料质量)。
      ②高温平菇每袋装料量一般为750g(干料质量)。
      ③杏鲍菇装料时用装袋机装袋,料装紧、装实。把内袋口折叠扎紧,套上外袋用皮筋扎住。每袋装料量一般为1.1kg(干料质量)。装完袋后立即进行高温高压灭菌或常压灭菌。高温高压灭菌,要求灭菌锅灭菌压力为1.2~1.6kg/cm2,温度为121~123℃,保持2小时。常压灭菌要求袋温达到100℃,保持10~12小时。
      6.4 接种等袋温降至30℃以下时,在接种室内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接种。杏鲍菇接种时应4~5人配合,脱袋、打穴、接种、套袋应迅速完成,以免杂菌污染,接种时打穴深约1.5~2cm,菌种接满穴口,套上外袋,外袋口不要扎得过紧,防止菌丝生长缺氧。白灵菇和高温平菇,均采用两头接种。
      7 发菌管理
      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科学调控温度、湿度、光照以及通风等环境因子,进行科学的发菌管理。
      白灵菇发菌温度要调控在24~26℃,空气相对湿度至70%~75%。菌丝长满后继续在18~25℃下进行30~50天的后熟培养。后熟培养期间要加强发菌室通风换气,或采取适度开口增氧方式,促进菌丝生理成熟,同时要注意保持培养料含水量。后熟阶段尤其是后期,光线强度以达到200~300lx的散射光为宜,以利于菌丝生理成熟,促进菌丝扭结。
      杏鲍菇发菌温度调控在22~25℃,空气相对湿度至70%~75%。气温高于26℃时要及时倒袋疏排散热,避免长期在高温下发菌。经40~4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高温平菇发菌温度调控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至60%以下。由于夏季温度高,发菌困难,需要特别注意合理排放菌袋,并适时进行倒袋翻堆和通气增氧,控制好发菌温度和环境温度。菌袋一律单层排放,排间距不小于50㎝,袋间距不小于5㎝,发菌场地应加强遮阴,加大通风散热的力度,必要时可往菌袋上喷洒凉水降温,严防料袋温度超过33℃。约经25~35天,菌丝可长满菌袋。
      注意在不同品种搭配衔接过程中,控制好发菌的温度和时间,确保下一个品种的正常生长。
      8 栽培管理
      8.1 出菇模式白灵菇和高温平菇出菇模式,均为菌袋横向排放、立体菌墙两端出菇,第二潮脱袋畦栽覆土出菇,即菌墙、畦栽二段式出菇法。杏鲍菇为竖向一端出菇模式。
      8.2 催蕾白灵菇菌丝经过后熟培养表现坚实、浓白后,加大昼夜温差达10℃左右,空气湿度控制在85%~95%,并进行大通风,连续处理10~15天,刺激原基形成。白灵菇原基发生后,菇棚内温度保持在12~15℃,将袋口适度半敞,采取畦间浇水和对地、对空喷雾的方法保湿,使菇棚空气相对湿度增至85%左右,保持菇棚内空气新鲜和有一定的散射光,约5~7天后可形成白菇蕾。
      高温平菇发满后直接出菇。
      杏鲍菇菌丝发满后,保持棚内温度8~12℃、空气相对湿度80%~85%,每天掀膜通风换气2~3次。进行定位搔菌和覆膜,约6~8天后开始长出菇蕾。
      8.3 疏蕾当白灵菇菇蕾长至黄豆粒至花生米大小时,对丛生蕾选优去劣,去掉多余的菇蕾,一般短菌袋每袋留一朵。杏鲍菇一般每个菌袋留3~4朵。
      8.4 出菇管理进入出菇管理阶段后,根据所选择的周年栽培模式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空气等因子,进行科学出菇管理。
      白灵菇菇蕾发育成小幼菇后,应逐渐增加菇棚通气量,将温度调控在12~16℃,空气相对湿度至85%~90%,光照强度至150~300lx为宜。
      杏鲍菇,将温度调控在16~20℃,空气相对湿度至85%~90%,光照强度至300~800lx为宜。
      高温平菇,将菌墙内部菌料温度调控至26℃以下,空气相对湿度至85%~95%,菇棚中CO2浓度一般控制在0.06%以下。
      8.5 二潮菇管理白灵菇和高温平菇采完头潮菇后,将料面的菇根清理干净,停水2~3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再将菌袋脱膜进行畦床覆土栽培,菌袋间隔约3cm,横排或竖放于畦沟内,覆土材料采用天然、未受污染的泥炭土、草炭土、林地腐殖土或农田耕作层以下的土壤,经消毒处理后,填平菌袋间隙,再浇一次透水,待水完全下渗后覆盖表层土,覆土厚度约2cm,表面均匀喷一遍1%的石灰水,一般白灵菇经12~15天,第二潮菇蕾即大量出现。
      杏鲍菇直接转茬进行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同该品种第一潮菇。
      9 病虫害防控
      坚持以环境控制、栽培、物理、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综合运用环境控制、栽培、生态、物理和化学等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理。
      在食用菌具体生产过程中,首先应选用优良抗杂品种、健康菌种(生活力强、未感染病菌)和与之相适应的高产培养料配方及最佳消毒处理方式,培育充分成熟的营养菌体;严格卫生消毒预防措施,尤其在两季品种的衔接过程中,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对菇房进行彻底消毒;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和规范的出菇管理技术,调节控制好菇棚内各种因素,创造有利于食用菌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菌侵染发生的环境条件,做到预防为先,预防为重,防患于未然。
      若在出菇期发生病虫害,尤其是夏季栽培品种发生病虫害,应及时剔除病菇,并弄清发病情况对症下药,根据不同病情,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使用已登记可在食用菌上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如采用0.8g/kg菇病灵处理培养料防治高温平菇褐腐病和褐斑病,用5%锐劲特悬浮剂1500~1800倍液防治白灵菇和杏鲍菇菌蛆,用66%二氯异氰脲酸钠烟剂3~4g/m3防治接菌菇房霉菌等。用药时以喷洒走道或菌畦覆土为主,且要无菇、避菇使用,做到既能安全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减少损失,又不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消费者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季适宜栽培这些食用菌
适宜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
食用菌平菇,营养价值丰富,人工栽培要如何管理呢?
食用菌18
食用菌小技巧
食用菌培训班文稿内容(各种菇的栽培技术).doc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