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质稻玉丝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介绍了优质稻新品种玉丝6号的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育秧、大田处理、抛秧、肥料施用、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稻;玉丝6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玉丝6号是广西玉林市农业科学院从优质稻“黄华占”分离株中,选育而成的感温型中熟优质稻新品种。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理想、茎秆较粗壮、叶片厚直、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在桂南种植,全生育期早造126 d、晚造l10 d,株高109.1 cm,穗长22.8 cm,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3.6 g。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1.1产量

2011年参加广西早稻常规优质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393.5 kg/hm2,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2.05%;2012年续试,平均产量6 630.0 kg/hm2,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9.09%;2年试验平均产量7 012.5 kg/hm2,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5.57%;2012年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799.5 kg/hm2,比柳沙油占202(CK)增产10.40%。

1.2农艺性状

玉丝6号株型理想、茎秆较粗壮、叶片厚直、穗大粒多、后期熟色好、抗病性较强。在桂南种植,全生育期早造126 d、晚造110 d,株高109.1 cm,穗长22.8 cm,穗总粒数155.9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3.6 g。

1.3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胶稠度89 mm,长宽比3.4,糙米率、整精米率分别为78.6%、56.6%,垩白米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2%、1.3%、15.3%,达到国家优质稻谷3级标准。

1.4抗逆性

经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所接种抗性鉴定: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稻瘟病、白叶枯病抗性综合指数分别为8.0、5~7级。在种植过程中,未发现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危害发生。

1.5适宜种植区域

在桂中、桂南、气候相似的华南双季稻作区早、晚稻种植适宜。

2高产栽培技术

2.1培育壮秧

在桂南地区种植,玉丝6号全生育期晚造、早造分别为110.0、126.0 d,为保证玉丝6号植株有足够的生长时间,早造、晚造分别在3月上旬、7月上旬播种为宜。采用塑料软盘+泥浆播旱管覆盖农膜防寒育秧方法[1-2]。大田用种30 kg/hm2,353孔塑盘用量900块/hm2,每块播种子35 g,每畦定量顺时针、逆时针反复各播2次,每个塑盘穴孔播种子2~3粒,同时将种子压入泥中,清除盘面的泥浆,用农膜进行覆盖。秧苗1.5~2.0叶时,用充分腐熟的粪水淋施1次;秧苗2.5~3.0叶时,用充分腐熟的粪水加少量复合肥或尿素淋施,以使水稻4叶时成为带蘖壮秧。

2.2大田处理

2.2.1犁耙。第1次犁耙沤田15 d后,进行第2次耙田,施足基肥后耙平,第2天抛秧。

2.2.2开沟。田块耙平后抛秧前每块田都要开通环田沟及分厢沟,一般田块依排水流向,每隔4~5 m开一条排水沟,沟宽、深分别为30、15 cm;大块田要开“井”字沟或“十”字沟,沟中泥土铺平于田面,晒田时加深排灌沟。

2.3抛秧

当秧苗达5叶左右,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抛秧,实行无水层抛秧,并尽量使田面泥土湿润松软易于抛稳秧苗,确保抛后3~4 d全部立苗[3]。抛35.0万蔸/hm2左右,基本苗80万株/hm2左右。

2.4肥料施用

应充分考虑植株各生育期对N、P、K的需求,采用“631”施肥法,在水稻生育前期施纯N约占60%、中期占30%、后期占10%,并搭配相应的P、K肥施用,满足玉丝6号各个生长期的养分需要,确保肥料供给,延缓衰老,达到养根保叶,确保高产的作用。

2.4.1基肥。秧田基肥,施复合肥300 kg/hm2、有机肥1 800 kg/hm2、壮秧剂370 kg/hm2耙匀后播种。大田基肥,施碳铵600 kg/hm2、过磷酸钙600 kg/hm2、复合肥150 kg/hm2、有机肥1 200 kg/hm2,均匀撒施后耙平,开沟,如果田里有福寿螺,用杀螺剂对水喷洒大田1次后再抛秧。

2.4.2追肥。第1次追肥在抛后7 d左右施用,施尿素120 kg/hm2、氯化钾60 kg/hm2、壮秧剂60 kg/hm2,结合使用抛秧专用除草剂施用,保持浅水层3 d后自然落干[4-5]。

第2次追肥在抛后14 d左右施用,施尿素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结合使用井冈霉素粉剂和扑虱灵预防病虫害。

中期穗粒肥,中期露晒田后,禾苗由浓绿色转为淡绿色,幼穗分化前7 d,施尿素180 kg/hm2、复合肥15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硅钙肥750 kg/hm2。要求无水层施用,使肥料缓慢分解,防止禾苗旺长,确保中期禾苗生长养分供给,促进分蘖苗成穗,增加有效穗,促进穗大粒多,达到高产效果。

后期施肥,在幼穗分化第7期,施尿素、氯化钾分别为45、120 kg/hm2,以保证水稻后期生长肥料充足,增加千粒重,提高结实率,为高产奠定基础[6]。

2.5田间管理

2.5.1水分管理。无水层抛秧立苗,浅水促分蘖,露田够苗,达到总苗数的80%时开始露晒田,晒至田中间不陷脚为宜。枝梗分化期及减数分裂期不断水,浅水抽穗扬花,湿润养穗,干湿交替到黄熟。

2.5.2病虫害防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及时用药,综合防治病、虫、鼠、草、螺害,注意生长期间的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的防治。防治纹枯病、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等常用农药有:井冈霉素、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井冈腊芽菌、三环唑(丰凌、丰登)、叶青双或氧化亚铜等;防治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常用农药有: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吡蚜酮、噻嗪酮、醭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甲氨基阿维菌素、丙溴磷素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都种业信息网 成都种子信息网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玉香油占
优质香稻19香,抗病抗倒,高产潜力较大,香味浓
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南京综合试验站提出水稻育秧准备工作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