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孟頫楷书的严谨令人害怕!

赵孟頫字很不错(可以说非常好),四平八稳,端端正正,笔法挺好,单字看,几乎没啥毛病……

但是,但是,问题来了!

那么,这么严谨端正,意味着什么?



打个比喻吧!

如果说,一幅书法作品,就像一座大厦,那么,赵孟頫就是用一块块四平八稳的砖块,盖了一座四平八稳的大厦。

想想一下,很整齐的^_^哦

接着,这又意味着2大问题(针对行书):

1.过于“端庄”,就会缺乏“势和韵”,而势和韵,恰恰非常重要。

势,通常是讲动态之美,呼应关系,奇正关系等等,太正,势很显然就会被削弱。险绝,少了,趣味,也少了!

好比说,书法有风情万种,因为“太正”,就剩下一千种了。

所以,太正,书法就会有缺陷,似乎少了点什么。缺的就是——势!

2.四平八稳,也意味着赵孟頫拘泥于字法(个体),而不足于章法(整体,势,关系)。

赵孟頫太平正,则必寡趣(赵临帖的不算,如兰亭序,圣教序)

章法这种事,还是想想王羲之吧,似奇反正,妙处横生,气象万千

有对比,才有伤害——不是赵孟頫不厉害,而是王羲之太厉害(呵呵,所有学书法的人,几乎都被王羲之“洗脑”了^_^,书法要讲究“势”!不是吗?)

另外的问题是,赵孟頫字的3大“规格化”(程式化)问题,十分突出!!!

1.很多字,写法雷同,如有,之,而,不,在……等。大家多看几个帖就知道…

2.如果,你拿一个圈⭕去套赵孟頫的字,你会发现,80%的字,能很完美套进来。这本来没啥问题,但多了,视觉疲劳。


3.如果你拿尺子,去量赵孟頫的字的结构,你会发现更惊人的现象,大部分都三角△架构,齐刷刷的(叹为观止),请往下看……

若论单字,这结构很好——但,通篇都这种处理,就像凉白开了,味道难免索然。

我先单独拆个字给大家看,赵孟頫的规格化,可怕到什么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我想,这个真的没谁了!注意看:斜角,间隙,几乎一模一样!简直是几何学家拿着圆规和尺子在写字!开玩笑啦????^_^
不,绝对不是开玩笑!!
如果一个字你不信,那就再拆几个给你看吧!

不论你信或不信,几何圆圈⭕和斜线格∥,就在那里!这是100%的事情!



是不是照样是圆⭕+斜线∥,均分结构。

行书,照样没有意外…



所以,要学赵体,请先准备圆规和尺子,这不是开玩笑,而是正儿八经的!!!


你看,踢脚,齐刷刷,比天安门阅兵式还整齐。

说句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并”字这么写时,我得出一个结论:赵孟頫简直是一部“写字机器”!
…………………顺便说一下,
启功常讲结构多重要,我看赵孟頫的结构精密指数,恐怕能接近阿法狗了,哈😄。
也许,不久的将来,书法AI机器人,会写出和赵孟頫超级像的字!

书法太统一了,就状如算子,但是赵孟頫的笔法有些特点,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这问题。

“规格化”这三个字,也许是对赵孟頫很中肯的评价。

你看,三角△,多稳,而且,齐刷刷!

但看多了,是否会腻呢??是否会无趣呢?就像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

而王羲之,则变化无穷,你很难想到他下一个同样的字,会怎么处理?……

赵粉们可别不高兴,起码我是拿老赵和王羲之比,所以不服你也得憋着哈😄

所以,赵孟頫得之正和稳,失之奇和势。看完上述的简单分析,估计你也会认为,这是必然所然!

可以说,稳,成就了赵孟頫;但稳,也禁锢了赵孟頫!

虽然如此,赵孟頫仍然不愧为大师,特别楷书,还是挺不错的,胆巴碑,汲黯帖,道德经,洛神赋等,确实是有风格,但也不好临。

他确实稳,稳到笔法和单字结构几乎滴水不漏,令人叹服……董其昌感叹的故事,大家都懂,就不说了。数百年来,很多人诟病的赵笔法避难的看法,也不说了。

简单说,上述3大规格化问题,确确实实给了赵孟頫一个偌大的瓶颈。

有人说,后世只能望其项背,也许是吧!也许未必吧!不过,书法史上,自有让赵孟頫望其项背的人。所以如何取法,还是看你自己的。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取法乎上吧!自己看着办,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好吧,认真看下下面这幅作品,两个字居然写的像双胞胎,连入笔的角度都基本一样。这要是王羲之,早就被喷了!



还有,有字,於字,也字,马字,真字,年字,意字,聲字,你多找几幅作品对比看,是不是大抵一样,你就知道了我说的意思了。好了,不说了。自己去对比吧!


带上尺子学赵体,信不信,由你!

你的说法很正确,最接近王羲之的肯定是赵孟頫。但我不觉得学赵孟頫的很少。

赵孟頫是书法史上第三次变革的旗手。宋代的尚意书法,过于强调性情而忽视法度,到南宋时终因技法单调而江河日下。

此时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跳过唐宋而直接取法魏晋,重新创造了书法的辉煌。

赵孟頫直接取法二王,并且降低了王字的难度。当然,后世以乾隆为代表的书家,曲解了赵字,并将其发展成馆阁体,这已偏离了赵孟頫。

不管怎样说,赵孟頫无疑开创了元明清书法的一片天。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1大家好,我是兰亭书法日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为什么现在学习赵孟頫的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认为有四点原因!


2.赵孟頫,元朝著名书画家,诗书画兼善,近乎完美。赵孟頫与董其昌并称“赵董”,位列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的楷书绝对是超一流的。

第一个原因是:赵字无真楷,这是公认的。赵孟頫的楷书确实不像欧阳询、颜真卿他们一样严谨,赵体楷书用笔带有行书的笔意,点画之间有游丝引带。初学赵体字如果学不好就会形成软绵无力,多肉少骨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是:学书不入晋唐,终入野道的说法。书法界普遍认为学习书法要直追晋唐,尤其是学习楷书要从唐楷入手,因为唐楷的法则是最严谨的,唐朝书风尚法,是一个立法的时代,所以学习楷书多学唐楷。


第三个原因:受当今学习欧楷之风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受田蕴章和田英章兄弟书法的影响,学习欧楷的朋友越来越多。

第四个原因就是:可能是对赵孟頫的人品不喜欢。赵孟頫我们都知道他是宋朝皇室后裔,作为皇裔侍奉元朝,某种程度上气节人品有点问题,字因人贵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人说“赵体无真楷”,这话这么讲?
赵孟頫极品小楷《闲邪公家传》,这字美得令人如痴如醉
画坛轶事|“三赵”皆“三绝”
赵孟頫楷书《寿春堂记》,高清单字版,学习赵体书法的优秀范本
赵孟頫《妙严寺记》,罕世珍品,“赵体”书法初学者的最佳范本
柳公权赵孟頫集字春联,楷书四大家的后两位,不收藏还等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