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江一犁
定风波
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曾经无数次在脑海中想象这个画面。烟雨迷蒙中,已过不惑之年的苏东坡,手持一副竹杖,身披蓑衣,脚踏芒鞋。雨已停,斜阳未落,早春时节的风还带着些许寒气。我就这样注视着他,一步一步,走出我的镜头。在一片金色的余晖里,他转身望向镜头,神情中有沧桑,也有释然,还有我未曾看懂的东西。就在我出神的片刻,他已然远矣。

一直觉得,一首好词,无论题材与风格,一定会给读者一段完整的情感体验,它有脉络、有层次、有情感,能够让读者即便隔着千年的历史产生共鸣。就如这首《定风波》,本是记录生活情景,却处处可见人生哲理。将这首词拿给一位不知作者是谁、不了解苏轼生平的人读,他依然会觉得这是一首好词,他还是能够从这首词中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便是苏轼的高明之处,这种高明,不止于遣词造句,更在于人生格局与境界。

“回首向来萧瑟处”,这首《定风波》写于元丰五年,彼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已经在黄州度过了三年。我无法想象词人心中的愤懑与凄凉,即便豁达如苏轼,怕是也难以从容地应对此番排挤与冤枉。总之,苏轼来到了黄州,一座位于长江边上的贫穷小镇。在这里,苏轼真正成了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的农人。然而,即便生活再困难,境遇再坎坷,苏轼依然是苏轼。哪怕生活拮据到了一家人只能住在驿亭的地步,他依然能够写出“寓居去江无十步,风涛烟雨,晓夕百变。江南诸山在几席,此幸未始有也。”的苏轼。真正让这个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才华、有“致君尧舜”抱负的文人痛苦的,从来都不是柴米油盐的琐碎。

如此再去读《定风波》,思绪总是容易游离。沙湖道中遇雨是一重境遇,苏子人生经历中的风雨又是一重境遇,因有些似曾相识的味道而关照我们自身,则是第三重境遇。脑海中三段画面重重叠叠,交相出现。只得感慨一声:罢矣,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彼时一番小酌过后,苏子芒鞋竹杖、吟啸徐行在林叶雨声之中。或许,伴随着风雨声,往事亦曾涌入脑海,但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路走着,春风料峭,酒渐醒,尚有一丝寒意。相较于吟啸徐行的自在,春风吹酒醒中自带着一份失落,“微冷”二字看似不起眼,实则细腻至极,由外而内,寒彻心扉。就在失落的恍惚间一抬首,自有山头斜照相迎。那一刻,他的心里,或是倏然明朗,或是如释重负。回首向来萧瑟处,自是归去,身前身后,也无风雨也无晴。

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在写这个剧本,元丰五年三月七日的这场雨,为一位叫苏轼的人而下,这场雨,影响甚至改变了这个不断遭受仕途失意之苦的才子的心境,造就了一首浑然天成的《定风波》。其实,每一个普通人也都会有类似的经历,生活就像一面最好的镜子,我们会在无意之中看见自己,然后感动得热泪盈眶。我想写一写我自身的一段经历。

印象中高三那年冬天特别冷,十二月份,学期将至尾声,疲惫、迷茫。我不知道半年以后的我将在哪里。下晚自习后去跑步,西北的寒风吹在脸上让人发疼。我就那么一圈一圈地跑着,直到身体暖和起来、迎面而来的风变得不那么让人疼。我听着晚自习后嘈杂的人声,看着教学楼的灯光,感受着呼啸而过的风,在那段我再熟悉不过的跑道上跑着。有那么一瞬间,我突然觉得那个在寒风中跑的我和那个阶段的内心是如此的相似,顿时热泪盈眶。高考之后和朋友讲起这段经历,她不以为然,笑我太矫情。仔细回想,或许那一刻根本无关压力、学业,那一刻的想法很单纯,只觉得那个时候包括自己在内的我们大家,都像极了那一刻奔跑在寒风中的我,心中竟生出一种悲悯的感觉。

我知道,这种体验,实则来自内心的投射。换句话说,哪怕我那天晚上没有去跑步,我可能还是会在接下来的某一天里因为另外一件事情的发生而激动。因为这样一段之所以能够体验发生,我内心长久的困惑、思索是因,在某一时刻因某一线索的引发,内心与外界建立联系,引起我的情感体验是果。

同样,我们认为《定风波》写得浑然天成,觉得沙湖的风雨和苏子人生中的风雨如此相似,这样的巧合或者关联使这首词在艺术上美得不可思议。可是,换一种思路想一想,或许即便那日的沙湖春光一片明媚,苏子可能依旧会有感而发,写下另一种形式“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领悟。我们可能也会觉得,那日的春光和先生彼时的心境真吻合。因此,真正重要的,并不是那一刻的沙湖究竟是风雨大作,还是春光明媚。重要的是,对于这时的苏轼而言,初到黄州时“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的愤懑渐渐褪去,苦苦挣扎的内心在山水之间开始有所解脱。在这种积淀之下,那日的风雨才能够予他启发,一番思索、一回首之后,他才能够写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句。

我之所以如此喜爱这首词,并不仅仅在于它写生活情景而富于理趣,具体情境而见人生哲理。或者说我因为欣赏其“具体情境而见人生哲理”,而在细细品味的过程中认识到这种不断思索自我、最终在某一刻在生活中得到领悟并实现自我关照的过程的意义。这一认识是我于这首词中获得的最大的共鸣,它启发我去思考我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体验。

哲理并非真理,领悟也绝非彻悟。人一生中,要大彻大悟远非那么容易。即便那一年的苏轼写尽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写遍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写出了“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的超脱,但要真正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该如何艰难?若真可如此,他早可立身山水间,更无须经历晚年的颠沛流离。但这才是苏轼,根植于心的以“笔头千字、胸中万卷”才华实现“致君尧舜”的抱负下他不可能真正实现烟雨任平生,但恰恰是他此般豁达、率真的品性使他能够从容地应对一路的风风雨雨。

人生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做到“也无风雨也无晴”。我们会有春风得意的时刻,我们也会经历黯然伤神的失意,因为我们生活在世俗之中。但无论顺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依旧不乏为一种美好的愿景,为我们指点迷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最有哲理的词《定风波》, 你看到的是风雨, 我参透的是人生!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之70--定风波 苏轼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教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