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8年,1万解放军携带棺材,换装秘密进入巴基斯坦,所为何事?
userphoto

2023.10.31 安徽

关注

1968年,一支一万人的解放军部队,脱下了自己的军装,换上了巴基斯坦军服,做好了开拔的准备。

他们这次出发极其隐秘,很多人的家属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路边,有一些刷好油漆的棺材,这是战士们给自己准备的最终归宿。

他们此刻还不知道,自己的行动,会深刻影响到中国的发展。

那么,在边境平安无事的1968年,为何会有这么一支部队,这么隐秘地出发呢?他们又是如何影响中国的呢?

印度是南亚大国,在历史上曾经创造过非常辉煌的文明,从考古发现证实,古印度的文明史开始于公元前三千一百年左右,几乎与古埃及文明并驾齐驱。

但是,由于过于分散的部落群体,以及五花八门的宗教,让古印度始终未能完成国家的统一,在公元17世纪,印度逐渐被英国人所征服,成为了殖民地。

这之后,印度为了国家的独立,也进行了多次抗争。

但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印度人的战斗力并不强悍,所以他们的每次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

但是,在1945年,情况却出现了变化,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拖累,英国实力大损。

而美苏两国,也趁机联起手来,组建新的国际秩序,彻底终结了英国的霸权,而印度,也借着这股东风,完成了自己的独立建国。

印度是在美苏默许下建立的国家,也是欧洲航道进入亚洲的枢纽,因此从独立的印度诞生之初,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国力。

而那时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是国际上“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在那些新建立的国家中享有着非同寻常的威望。

那时的他,很公道也很务实,曾经在朝鲜战争中,当过新中国的代言人。

但是,有可能是和英国人在一起太久了,让印度人在某些方面,形成了一种近乎偏执的优越感,而尼赫鲁也为了拉选票,刻意地培养自己“刚正不阿”的形象。

结果,印度的国际形象,逐渐从宽厚的老大哥,变成了顽固不化的榆木脑袋,尤其在领土问题上,更是如此。

事实上,由于英国人当初的不负责任,导致印度的国家边界混乱无比,和多个国家都有争议。

争议最大的,是印度与中国的争议,中国一直希望,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这些争议,但印度却始终态度蛮横。

他们认为,自己单方面确认的边境线,中国也必须承认,哪怕那些地区有争议,结果,在印度的不断逼迫下,中印两国于1963年打响了一次边境战争。

在这次战争中,印度士兵表现出的战斗力,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弱,最终,这场战争以中国的胜利而告终。

但是,中国人从来不会去主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于是双方坐下来谈判,决定在各自的实控线上各退一步,以保留正义为前提,结束了这场战争,而战争的始作俑者尼赫鲁,也在1964年去世。

但是,印度人的蛮横,却不因尼赫鲁的去世而改变,看在中国这里打不开局面,印度人一转向,将眼睛看向了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历史上曾经和印度是一个国家,但是,在11世纪末期,穆斯林进入了印度,引起了一次宗教上的大纷争。

从此之后,印度佛教基本消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分庭抗礼,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演变,印度国内的穆斯林越来越集中,聚居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境内。

1947年,印度的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印巴分治”的新理念,而且还给出了一个用来分割南亚国家的“蒙巴顿方案”。

按照这个方案,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被分离出了印度的国土,而用来分割国土的依据,居然是宗教,而非民族和风俗。

结果,同属于一个种族的人,被分成了两个国家。

有这样的渊源,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本应十分融洽,但是,印度人的蛮横,却生生将好好的兄弟之国,变成了仇恨之邦。

克什米尔,本来是中国青藏高原与南亚的过渡区域,自古就是宗教思想的交汇场所。

但是,在英国人划分印度和巴基斯坦各自的国土时,对于这一区域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分割,结果独立后的印度和巴基斯坦,都主张这个地区是自己的。

其实,有矛盾是必然的,如何解决矛盾才是关键,在这方面,巴基斯坦比印度要务实得多,他们曾经主动要求中国政府进行相关谈判。

最终,两国在谈判桌上完美解决了领土问题,边境线彻底划定,从此再无矛盾,但问题是,印度总是将领土问题与民族情绪挂钩,从来都是抱着“寸土不让”的态度。

显然,这对解决问题并没有益处。也因此,克什米尔成了印巴双方的心病,动不动就要因此爆发冲突。

1947年10月,刚刚独立建国不久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就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冲突,双方停停打打了一年多,终于在1949年达成了停火。

双方各自划归了势力范围,其中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地区土地达到了52%,但是,关键问题并未因此彻底解决,重新开战的基础仍在。

1963年,印度在输给中国之后,非常希望能够提振民族士气,因此准备重新对克什米尔下手。

此时,正好中巴的领土问题解决,一部分克什米尔地区的土地,成了中国领土,印度对此怒不可遏,立刻质问巴基斯坦到底是什么意思。

巴基斯坦感到,这次印度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决定主动发起进攻,以争取主动。

1965年8月5日,一批被称为“自由战士”的巴基斯坦士兵,开始袭击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度军队哨所,并炸毁其车辆和仓库。

但是,巴基斯坦士兵的战斗力和中国军队比不了,很快就因为出现了重大伤亡而不得不退回。

印度人很快就开始了报复,在印巴边境的北端集结了6个师,发起了突击。

而巴基斯坦,在南线开打,打掉了印度的边防部队,两军将军事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两个方向,各打各的,就看谁能挺到最后,第二次印巴战争,至此进入白热化。

这场战争,如果拖下去,吃亏的将是巴基斯坦,他们的国土面积和综合国力,远不如印度;和国际上两大阵营的关系,也远远不如印度。

如果战争无法结束,印度发动一些政治攻势,很可能让巴基斯坦成为一个“世界孤岛”,无法从外界获得任何资源。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1965年9月,巴基斯坦陆军工兵司令法鲁克正式访问中国,想给自己在东方开辟一条新路。

毛主席和周总理,很快就会见了法鲁克,一番国际标准的慰问之后,这位巴基斯坦的工兵司令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希望中国伸出援手,修建一条贯穿中巴两国的新型公路。

他解释说,这条路如果修成,不仅能促进中巴两国人民的友谊,还可以为中国前往南亚次大陆打开通道,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

经过商议,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认为,这条公路的重要性确实很大,应该支持。但是,如果中国军队以现在的面貌进入巴基斯坦,纵然不参加战斗,也是一件极其敏感的事。想要达到目的,必须想办法“瞒天过海”。

此时,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苏联的调停下,于1966年1月签下了“塔什干宣言”,战争暂时停火。

但是,双方的停火协议中,仍然没有明确领土问题,大家仍是自说自话,所以,巴基斯坦修建“中巴公路”的计划,并未因此而改变。

1966年3月,中国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正式签署了协议,工程进入实操阶段。

为了不让人知道中国的动作,中巴公路工程有了一个颇为军事化的代号——“1601”工程。

一切敲定后,一万名解放军工程兵战士,便在边境换上了巴军的衣服,带着施工材料和机械,浩浩荡荡地开入了巴基斯坦境内。

修公路,对于身经百战的中国工程兵来说,本不是一件大事,但是,当他们进入巴基斯坦境内后,才发现这条路的修建难度,可是不一般。

根据设计,这条公路的全长达到了1032公里,沿途要穿越喜马拉雅山脉。

这条世界第一高的山脉,本身就十分神秘莫测,在其腹地修路,要面临地形、地质、气候以及运输等等问题,在平地施工非常简单的问题,在这里也会变得极端复杂。

战士们面对的第一个大问题,是高海拔,施工路线上,有不少路段的海拔都高于四千米。

这对于不经常在高原活动的中国工程兵来讲,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很多战士都出现了高原反应。

而且,施工路线上的天气严酷,气温极低,天空不时吹下夹杂着暴风的雨雪,很多战士病了,还有一些人出现了冻伤。这对于个人来说,是个危及生命的挑战。

除此之外,还有地质问题,中巴公路在修建隧道时,经常会遇到石灰岩、花岗岩等极为坚硬的岩层,此时,就需要爆破开路。

但是,这些地方往往地形陡峭,大幅的震动会造成山洪、滑坡、雪崩等灾害,一个弄不好,就会对路面、路基或者人员造成损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雨季的问题,每年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由于喜马拉雅山阻挡水汽,巴基斯坦会连续下好几天的大雨。

每到这个时候,就会发生泥石流,但是,想要预测这种事情非常困难,有的时候,当战士们发现灾难到来的时候,想要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很多战士将自己的身体掩埋在了异国他乡。

除了工程上的困难,战士们还遇到了很多生活上的困难,由于高山缺氧,又没有相应的药物来缓解高原反应,很多战士都得了肺水肿、脑水肿等疾病。

同时,由于很难吃到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很多人都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了败血症、夜盲症等等疾病。对他们来说,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就和过年一样开心。

住宿条件,同样十分严峻,由于没有办法建简易工程房,工程兵战士只能常年住在帐篷里。

但是,他们的帐篷比较薄,无法隔绝紫外线,这导致很多战士被猛烈的阳光灼伤了胳膊和脸,而这些伤,还诱发了很多皮肤病,夺走了很多战士的生命。

尽管有如此之多的困难,但这条道路的工程,却始终没有停止,战士们面对艰苦的条件,没有退缩,执着地开辟着道路。

工作中,有些人落下了终身残疾,有些人甚至失去了生命,但是,中国工程兵为了国家的富强,义无反顾地向前推进,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巍峨的雪山之巅,打通了一条天路。

1978年6月18日,中国的副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共同来到塔科特地区。

这一天,中巴公路终于全线贯通,两国领导人在公路的交接证书上,庄严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哈克总统向总理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说道:

“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古代成就的一个标志,而今,新建的喀喇昆仑公路,将被视为现代工程的一项伟大作品!”

也确如巴方总统所说,这条公路的存在,不仅串联了中国与巴基斯坦,还缩短了从中国西部到中东、欧洲的距离,为中国影响力的铺陈提供了可能。

很多商机,都因为这条路的沟通而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不管对亚洲还是对欧洲,这条路都意义非凡。

这条路,也因此有了“中巴友谊公路”的别称,向人们展示着中国和平发展的理想与担当。

必须要提到的是,为了修通这条公路,中国的牺牲也是巨大的。

在前后14年的建造时间里,我国先后投入的人力达到了两万余人,投入物资三十余万吨。

那些修路的战士,有近千人都没能再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了纪念他们,巴基斯坦人民在公路两侧修建了烈士陵园,如今,这些陵园已成为了中巴两国友谊的象征,向人们诉说着那段感天动地的筑路岁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68年,巴基斯坦没钱修路,毛主席直接拨款5亿,如今才知真高明
克什米尔位置有多好?巴基斯坦和印度为何因为它,频频发动战争?
1968年万名解放军买好棺材,乔装潜入巴基斯坦,10年后'奇迹'诞生
1968年,1万名中国军人乔装打扮,隐姓埋名进入巴基斯坦
印巴为什么要争夺克什米尔,克什米尔对于印巴有多重要?
巴基斯坦追随美国却被出卖,一场战争让他看清谁才是最可靠的伙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