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瑞高端之路再受阻,命里无时莫强求

19年早已过半,各大车企也相继发布了自己的成绩单,令人揪心的是,奇瑞整体虽呈上涨趋势,在逆市中拿下8.5%的增幅,但重如肺肝的星途,叕一次败下阵来,奇瑞之伤,如同黄鸟悲鸣。

从东方之子到瑞麟,现实总是太过于骨感

2003年正是奇瑞最辉煌的日子,4代风云(参数|图片)产品完成了20万的壮举,不仅为奇瑞开辟半壁江山,更是牢牢的占据了自主品牌老大的宝座。同年5月,奇瑞QQ正式上市,首批车型的售价从3.98万元到5.98万元,上市即成爆款,不到两年的时间累积销量就突破了10万大关,与伊兰特、凯越一起,并列为当时的销量三雄。

那年的高端车型大致分为三种,其一是2.4L产品,价格在25万~30万不到,例如本田雅阁(参数|图片);其二是2.0L产品,代表作长安福特蒙迪欧(参数|图片);第三也就是我们熟悉的1.8L桑塔纳2000。而在当时,没有任何一家自主品牌敢于去和他们作斗争,偏偏尹同跃就敢,还要狠狠的痛击一番。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狂妄,但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奇瑞就是屡战屡胜的骠骑大将军,它的出马一点都不令人意外,首款中高端车型东方之子(参数|图片),直接叫矛头瞄准了桑塔纳(参数|图片)2000。用尹同跃的话来说,其他两个级别还难以撼动,但是产品力大幅升级的东方之子,绝对是桑塔纳2000的克星。

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是因为尹同跃认为,老三样的车主都深爱着奇瑞,只要他敢造,这些车主就敢买,然而痛击之拳还没打向敌人,就率先把自己锤倒在地上。

东方之子的第一代版本为2.4L车型,售价为16.66万元,试图以第二阶层的售价来挑战第一阶层性价比的高端车型,整整10个月惨淡的销量让尹同跃辗转反侧,随后又相继推出了舒适版和纪念版,其实就是廉价版和更廉价版,售价也一度降到了8.98万元,这个售价的B级车,可谓是开创了历史的先河。

不过东方之子还是陷落东方,尹同跃将这款车的失利归责于品牌的不足,他认为是奇瑞这个平民化招牌影响了高端化的道路,这个观念到现在来看都是非常超强且正确的,但是他偏偏忽略了一点,这一切的一切都应该以优秀的产品力和硬实力作为基础。

如果抛开红旗这种特殊品牌不谈,那么瑞麟就是国产高端之路的先锋,2009年诞生,短短两年就陆续上市了M1、M5、G3、G5和G6五款车型,奇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战术板,也从那时就拉开了序幕。

瑞麟的失败和东方之子大致相同,推出的车型不断的降价,以至于上一款车型刚刚在细分领域站住脚,就被自己人一棒子打死,自视高端,却不停的用低价来换取销量,这成为了瑞麟一大败笔。从09年到退市,瑞麟一共售出了12万台,听数据倒也没有太过于差劲,但是真正算的上高端的G5和G6两款车型,总销量也不过一千多台。

当然了,瑞麟失败的真正原因,还是缺乏核心的技术和竞争力,在国内的畅销让奇瑞迷失了自我,太过于急切的冲击高端,要知道即便是强如本田和丰田这样的品牌,也都是在积淀了近30年之后,才敢于去冲击新的高度,奇瑞所面对的现实骨感,也不过是市场反馈给他的真实回应罢了。

观致,不仅仅是叫好不叫座那么简单

瑞麟的失败并没有让奇瑞丧失信心,2007年12月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各自出资50%,成立了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随后改名为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开启了全新的高端化之路。

2011年,经过了四年的调整准备,观致终于对外界露面,其团队和供应商不可谓不豪华,不断的讲述观致不同寻常的造车理念,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大众、两本等合资品牌,喊出了雷同瑞麟的口号:冲破自主品牌的天花板

在吸取了瑞麟失败的经验之后,观致独立建设了新的渠道,杜绝所有奇瑞经销商抛来的眉眼,严格划清界限。整体造车的理念、服务以及等价都非常的德系,与现在主流的高端品牌玩法基本相同。

第一款车型观致3,直接将售价拉到了12万元~17万元,甚至还要略贵于同级别的汽车合资品牌。平心而论,观致3无论从颜值、内饰品质还是驾驶反馈来说,都是比较优秀的,但是他错就错在了优秀的太过于中庸,虽然是全新的高端品牌,但是它依旧是奇瑞背书的产品,消费者如果不能有一眼就相中的巨大亮点,那么它的销量就很难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放眼望去,那么多年间,除了欧洲五星碰撞标准外,观致没有丝毫卖点。

即便是在大面积扩张销售渠道之后,观致的销量也只能勉强维持在千台,和郭谦所说的“汽车行业中的苹果”“年销3万台以上”等等牛皮来说,实在是相差甚远。

随后观致转手宝能,销量爆增320%,但玩的也不过只是自产自销的套路而已,水分十足。反观观致的这些年,绝不仅仅是“叫好不叫座”那么简单,品牌战略的模糊不清,定位的不精准,都是观致失败的重要原因。

换言之,一个好的产品绝对是不会缺乏市场的。奇瑞对观致豪投150亿,而就连最基础的成本把控,观致都做的一塌糊涂,两款车型观致3和观致5,当时的售价理论上应该有很大的利润点,但是却连年的进行着亏损,这导致在市场行情不佳的情况下,观致只能死撑,降价促销更是万万行不通。

除此之外,在公关传播方面,观致也一直做的差强人意,只有一些简单的品牌露出,和自己本身产品定位的高端化契合度并不高,导致了消费者对它认知的过于模糊。

既然如此,为啥执拗的苦苦坚持?

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失败,奇瑞逐渐从自主老大哥,退居二线甚至是三线左右,我无法轻易断言,如果不去过分的追求高端,现在奇瑞是否会更好一些,但是这一切的失败完全没有影响奇瑞向上的决心。

笔者认为,之所以如此执拗原因有二,其一是现在合资品牌甚至是豪华品牌价格不断下探,一步步的侵蚀着自主品牌的市场,魏建军曾说“外资品牌并不会放弃低端市场,如果想活下来,自主品牌就必须高端化”,而这点奇瑞早在16年前就已经“参透”,现在放弃?那绝无可能。

另一点更加现实,奇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套路还在延续,原以为能生出孙仲谋这样的神童,没想到却一个个全是阿斗,除了捷途品牌表现尚可,其他的都不够理想。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能突破的点或者说更可能一举成功的就是高端化,其他领域都太过于成熟,奇瑞的胜算着实不高。

今年4月,奇瑞全新高端品牌星途正式亮相,并且带来了全新产品星途-TX,可喜的是终于看到了奇瑞做出的重大改变,肉眼可见的豪华感首次立于奇瑞车身之中,通俗来讲,如果一个高端品牌,从外观看起来就不高端,那它十有八九注定失败。

外观豪华有辨识度、内饰用料高档、定价也还算合理,这些曾经奇瑞犯过的错一个个都进行了改正,这次的成功总没跑了吧?尹同跃的10万台小目标也总该实现了吧?

没错,如果这一切都像数学公式一般简单的话,星途找不到失败的理由,但是若放回现实,这一切就没那么容易,首先如前文提及,奇瑞连年的失败已经丢掉了主流自主品牌的位置,消费者对他的认知和信任度远不及吉利、长城等品牌。

而且作为高端品牌,星途性价比固然不错,但是同样的,身旁的WEY、领克甚至是比亚迪王朝系列,个个都不是吃素的主,放在几年前星途必然引起轩然大波,而时至今日,胃口被逐渐养刁的消费者,又如何能对星途垂帘三尺?

更可怕的是,除了消费者的信心不足,经销商更是慎之又慎,消费者不乐意可以随便购买别的品牌,而对于经销商而言,一次选择的失败可能就是几百万上千万的巨大损失。在经历了多次的折戟沉沙之后,星途销售布局显得举步维艰,直到现在,星途在全国74个城市中,仅有89家销售服务店,与WEY、领克、比亚迪等相差了数倍之多。

没有了渠道,又谈何销售?相比于观致,星途TX更配得上是“叫好不叫座”,这款产品的上限可能已经触顶,如果销售网络无法快速健全,或是下一代产品还是不能有震撼行业之势,那么奇瑞的高端化之路,或许又将重蹈覆辙。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星途销量被“团灭”,奇瑞高端化“三战三败”,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微博 文章
质量最好的5个中国品牌,哈弗荣威落榜,第一名没人买!
分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从失败到翻盘?观致沉浮启示录!
又一款“非典型国货”来了 领克03会不会步了观致3的后尘?
掌舵人丨砸下1000亿,他能挑战马斯克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