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胆囊炎 穴位
胆囊炎归入中医学的“胁痛”、“黄疸”的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心痛黄疸”、“黄疸暴痛”的记载。认为该病的诱因主要外之湿热侵及胆腑,使之失于疏泄而致胁痛黄疸。内由情志抑郁,使肝胆之气失于条达,又因胆居于肝之下,经脉分布于胁,气阻络闭而致胁痛;入郁而化热,久经煎熬结成砂石阻塞胆管,是胆液溢于皮下而发为黄疸。若因饮食不节,过食肥腻之品使湿浊内生,郁久蕴热,湿热熏蒸,胆失疏泄亦可引发黄疸胁痛。
  
对于胆囊炎急性发作可以选取胆囊穴、内关、太冲、阳陵泉,毫针直刺胆囊穴、阳陵泉2寸, 太冲、内关0.8寸,施大幅度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起针后,用镊子将图钉型揿针圆圈部夹持,使针身与穴位处表皮呈90度角,将针按压刺入胆囊穴、内关、阳陵泉穴处的皮内,使图钉型揿针圆圈部平附于穴位处皮肤上,用创可贴粘贴固定即可。埋针部禁止用手抠,湿水,注意保护好,不让创可贴揭开。每隔1至2小时令患者自行用手按压埋针处一次,每穴约1分钟,以埋针处有胀感为度。夏季埋针一天一换,春秋冬季3天一换。
  
慢性胆囊炎则选取耳穴埋豆法, 耳穴处先用75%医用酒精将一侧耳部搽拭,接着用火柴棍的一头分别在神门、内分泌、胆、肝、交感逐个力量适度的反复按压找出穴位处最为胀痛点作一标志,将在75%医用酒精中浸泡过的生王不留行子放于约6mm×6mm的医用胶布中间,药子对准事先选好的并有标志的耳穴点上贴敷,令患者每日3至5次自行用手按压,以局部发热、发胀痛为度,3天换一次,7次一疗程。
  
方中经外奇穴胆囊穴为近人发现的治疗胆囊炎的经验效穴,对急性胆囊炎有显著的止痛消炎作用。阳陵泉为胆之合穴,能加强清利胆腑之功。太冲乃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因肝胆互为表里,刺太冲可以加强通利胆腑气机的功效。内关是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有和胃理气的作用。诸穴同用,除毫针刺施以大幅度的手法外,再于胆囊穴、内关、阳陵泉穴处埋针长时间的刺激,可以使剧烈痛疼等得以消失。耳穴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整体调整、刺激时间长、痛苦少等优点,患者乐于接受。胆、肝为病变脏腑相应部位取穴,神门有镇静、安神、消炎的作用,内分泌调节肝、胆内分泌功能,交感调解交感、副交感神经,镇静解痉。针刺法5次一疗程,耳穴埋豆7次一疗程。


耳穴对胆囊炎效果好,而且方便操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祖宗留下的胆囊炎治疗法,值得收藏
EX
急性胆囊炎针灸疗法
日月穴的准确位置图,日月穴,日月穴的作用及功效
胆囊
日月的准确位置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