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抱走你们想要的散装印度

前言:

事先声明,“散装印度”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印度人自己也认同。

2007年,BBC著名的纪录片主持人Michael Wood在记录片中,一位印度上等人面对宗主国白人刹帝利,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给世人留下了一段珍贵的证据。

世界上原本没有印度这样一个国家,印度只是一个指代这片次大陆的地理概念。

在印度次大陆你来我往的“漫长”历史中,从未有过任何一个王朝或帝国能够统一全印度。就算是面积最大的孔雀王朝,也留下了南印度泰米尔地区独立于世。

17世纪英国人从海上到达印度时,殖民者们面对的是虽然人口众多,但一盘散沙的印度。

北方的恒河平原上,莫卧儿帝国已摇摇欲坠。跨过德干高原,南方印度狭小的平原上,无数小邦国正同室操戈。

英国人合众连横,以几千白人统治四亿印度人民,了并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英属印度(British Raj)。

在此基础上,印度开国精英们才使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印度教作为宗教基础,建立了印度的国家认同

印度是个怪胎,他成型于旧世界最强大殖民主义帝国的灰烬之上,被匆匆捏合而成先天不足,导致至今种族宗教矛盾依然层出不穷。

有粉丝问,印度这些矛盾如果全部爆发,会变成什么样子?

思索良久后,根据目前印度面临的民族宗教矛盾,我画下了这张“散装印度”图。

一、印度和伊斯兰教矛盾

这是目前印度内部的最大矛盾,因为这两个宗教实在太容易发生冲突了。

一边认为牛是神灵,一边特别爱吃牛肉;一个是多神教,一个是单一神教;

历史上穆斯林曾经建立莫卧儿王朝,统治上亿印度教徒,毁庙杀人的事情干了不少;

而等到印巴分治时,双方在旁遮普、克什米尔以及孟加拉地区都杀红了眼,据英国人统计死了一百多万。

这本就是无解的血海深仇。


只不过目前由于执政的印度人民党通过长期不懈煽动宗教情绪,将印度实质上变成了一个准印度教政教合一国家。

而把持国家的印度教徒,在莫迪的袒护下,近年来在各地种族冲突中占据绝对优势,穆斯林的反抗还未被完全爆发出来。

这其中最著名的事件,也是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争夺的核心,是阿约迪亚清真寺被毁事件。

说来话长,这起恶性宗教冲突的起源之一,居然是两部电视剧。

1987年,印度国家电视台播放了由拉玛南德.萨格尔(Ramanand Sagar)执导的长篇神话剧《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

多介绍两句,中国人也许不太熟悉,但两部传奇史诗是印度教教义的核心部分,也是所有印度教徒心中的圣经。

特别是《罗摩衍那》更是家喻户晓,大神罗摩蓝色的身躯在印度处处可见,深受印度人民喜爱。

虽然罗摩是神话人物,但印度教徒始终在试图寻找那些和罗摩相关的古迹。他们认为罗摩出生在一个叫做阿约迪亚(Ayodhya)的地方,甚至认定其出生地就在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的下面。

这座清真寺由印度莫卧儿王朝的开拓者巴布尔建立。

但印度教徒们相信巴布尔为了建立这座清真寺,曾经毁掉了一个印度教的寺庙,而这个印度教寺庙就是为了纪念罗摩的出生。

这两部神话剧播出后,在印度掀起了一股无比狂热的宗教复兴风潮,万人空巷的程度,让这两部神话剧至今保留着观看人数最多的世界纪录。

具有深厚宗教背景的印度人民党更是亲历亲为,密切联系群众,主席阿德瓦尼(L. K Advani)亲自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政治宣传。

1990年,阿德瓦尼乘坐着装饰成罗摩战车形象的丰田汽车,其本人也装饰成罗摩的化身,手持战斧,开启了穿越整个印度西北部的“战车游行(Ram Rath Yatra)”,号召印度教徒们行动起来,重建罗摩神庙。

所到之处,底层印度教徒激动异常,妇女们带着椰子和熏香的棍子,年轻人用弓、箭、三叉戟(湿婆的武器)武装自己,迎接罗摩战车。

这种从下至上,席卷全印度的宗教狂热最终以毁灭迎来了他的高潮。

1992年12月6日,几十万狂热的印度教徒们手持锄头和铁棍,强行闯入并拆除了阿约迪亚清真寺。

这一天的宗教冲突,导致约2000人死亡,大部分是为了保卫清真寺殉教的穆斯林。

这是印度穆斯林难以忘怀的耻辱日,这道被撕开的伤口,时至今日依然难以愈合。

借着煽动宗教情绪,印度人民党终于在4年后的大选中,击败国大党,第一次统治了印度。

2019年11月,偏袒印度教徒和莫迪政府的印度高等法院,经过漫长的扯皮,终于对清真寺的归属做出了最终判决:

寺庙土地归印度教徒所有,穆斯林将会在附近得到一片土地重建清真寺。

印度教徒最终得到了胜利。

他们的代言人,教主莫迪老仙,在今年2月份的国会中激动的不可自已,喊出了Hail Lord Ram的口号。

印度人民党和教徒们,准备使用135个教主开光,来自2000个圣地的泥土,以及100条圣河的水,做成重建罗摩庙的第一块砖。

而印度的穆斯林群体,恐怕感觉像是吞了苍蝇。

受到的压迫越大,最终的反抗也越大。

如果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最终在某日全面爆发,分散在印度各邦的穆斯林可能会依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寻求独立。

而他们面对的,却是比1947年更极端的印度教徒,这将可能演变为比印巴分治更残酷的惨剧。

最有希望独立成功的,是紧邻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两个邦,克什米尔和西孟加拉。

如果印度陷入宗教冲突导致全面混乱,巴基斯坦自然会拿走克什米尔大部分地盘。

但东北部的拉达克地区,特别是列城,是高悬在阿克塞钦门口的战略要地,有机会还是要拿下。

从历史上来看,拉达克地区原属清朝管辖。英属印度政府趁中国虚弱时,与当地土司签订协议,夺走了这块地盘。

希望这块地方能物归原主,但估计希望渺茫,当地居民已多是印度人了。

西孟加拉毗邻孟加拉国,这里穆斯林人口众多,主要讲孟加拉语(Bengali)。

这里最著名的城市莫过于英属印度的首都加尔各答,当初在印巴分治时,因为这片土地的归宿,就曾发生了大量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的仇杀。

如果印度再次混乱,西孟加拉邦很可能会追求加入孟加拉。

甚至,整个恒河流域,只要是两教教众混居之处,都会陷入混战。

莫迪教主,玩弄宗教情绪,总有一天要还的。

二、独立的锡克教王国卡利斯坦

长期以来,锡克教徒们其实担负起了传播印度人形象的作用。

甚至很多中国人,对印度人的传统印象,就是来自于老上海影视剧中裹着大头巾,留着大胡子的于印度巡警形象。

旧式上海锡克教巡警

他们并非印度教徒,他们是锡克人。

锡克教徒数量仅占印度人口的2%,但政治地位举足轻重,是印度武德最盛的种族。

在英属印度时代,英国雇佣的印度当地士兵(sepoy)中,锡克教徒占了40%以上。

锡克教徒主要集中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1947年印巴分治时,旁遮普地区被一分为二,西部并入巴基斯坦,成为旁遮普省。东部划入印度。印度政府对彪悍的锡克人比较忌惮,便对他们分而治之,将其拆分成为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等三个邦。

极端锡克教徒一直钟情于建立一个独立锡克教国家,主要地点就在旁遮普平原印度一侧的几个邦,包括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喜马偕尔邦、古吉拉特邦、拉贾斯坦邦等。

锡克教徒将自己未来国家的名字叫做卡利斯坦(Khalistan),在旁遮普语中代表'纯洁”,也是锡克教徒的家园。

锡克教徒历史上曾经两次建立独立国家,甚至在大英帝国的进攻下依然顽强挣扎了很久才被整合进英属印度。

上世纪80年代,曾经发生过震惊世界的金庙事件。

金庙(Golden Temple India)是锡克教的圣地,也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位于边境城市阿姆利则,传说为了建造这座圣地,花费了750公斤黄金,美轮美奂。

居住在旁遮普的锡克教徒历来就有独立倾向,上世纪80年代曾爆发过独立运动,甚至开始与印度政府展开武装对抗。

由于金庙作为宗教圣地不受法律管辖,锡克教极端分子组织武装部队在金庙内设立了总部。 

1983年10月英迪拉.甘地总理宣布解散旁遮普邦政府,实行总理治理,并调大批警察进驻该邦。

英迪拉.甘地,印度争议较大的一位女总理,虽然叫甘地,其实是尼赫鲁的女儿

1984年5月代表锡克教徒利益的阿卡利党宣布,为制止粮食外运,从6月3日起开展“不合作运动”。旁遮普作为印度粮仓,为印度提供一半的商品粮。阿卡利党的行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对面临大选的英-甘地总理十分不利。

1984年6月2日,英-甘地总理宣布出兵旁遮普邦,对锡克教金庙及其他40多个庙宇进行围攻,占领了金庙。锡克教激进派领袖宾德兰瓦勒等被打死,共有1千多人被打死,温和派领导人等7千多人被逮捕。

金庙事件在印度忌讳莫深,没有照片,只有图画

而取得军事胜利的英迪拉甘地也未能得个善终。

1984年10月31日,在首相官邸的花园里,英迪拉正准备去接受一家英国电视台的采访。在经过两名锡克保镖时,两位保镖突然拿起枪,向她打出了30发子弹,其中23发穿过身体,7发留在了体内。

如今,原来的首相官邸已经改成了英迪拉纪念馆。

在房子外面的美丽花园里,有一条两边都是草坪的小径通向花园的园门,当游客们沿着小径走到一半时,会看到一段铺满了水晶的岔路。水晶岔路的一头,有一块玻璃标志的地点,那儿就是英迪拉生命结束的地方。

这里也如实记录着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间的龌龊。

二十多年过去了,现今两者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但分离的火种依然存在。

旁遮普人民正在坚定推动旁遮普语作为民族语言进入课堂。

印度政府依然未就当年攻入金庙事件解密,也许未来卡利斯坦的建国曙光就在其中。

三、印度教内部矛盾

文章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对现今印度弥漫着的宗教极端主义有所了解。这也是印度会蜜汁自信,非要在领土问题挑战各邻国的主要原因。

可以说,印度教信仰是整个印度社会的粘合剂,保持了印度的国家认同。

但就连最重要的粘合剂也不是完美无缺,印度教内部也有矛盾。

那是由于不同种族、语言和历史所带来的矛盾。其中最明显,也是最有潜力的,是南部泰米尔人的独立意识。

双方的渊(斗)源(争)说起来,那确实有年头了。

大约在5000年前,有一群人自东非、中亚迁徙而来,定居在今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并创造了古印度哈拉巴文化。

这群人被称为达罗毗荼人,他们皮肤黝黑,嘴唇偏厚、额头短小,有点像澳大利亚土著人,但他们创造的哈拉巴文化,得以让印度河文明跻身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但是达罗毗荼人创造的古文明最终还是消亡了,终结者来自于3000年前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

这些骑着马,驾着战车进入印度的人,带着典型白种人特征,高鼻梁、深眼窝、额头饱满,他们自称雅利安人。

仅为示意图,经过千年演化后,双方外貌差异已经很小的

雅利安人摧毁了达罗毗荼人,一路向西并占据了整个印度河和恒河平原。

而失去家园的达罗毗荼人,没来得及逃走的被俘虏,成为种姓制度中最低等的首陀罗和贱民。

有一部分人翻过德干高原,进入到印度南部平原,并建立了新的文明。

在印度北部,肥沃的旁遮普以及恒河流域繁衍生息的雅利安人,最后成为了今天北印度的主体民族印度斯坦人。

而印度南部,在东西海岸线及平原地带生活的达罗毗荼人,最终逐步演化为今天的泰米尔人、泰卢固人等种族。

在历史上,印度南部各族与北部印度斯坦人进行了多次战争,虽然败多胜少,但始终顽强不屈,即使是最强大的阿育王也未能征服南部。

南印度还曾经涌现过类似朱罗国(我国史书中的注辇国)这样辉煌的王朝。

南印度在语言方面也顽强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坚持使用泰米尔语以及泰卢固语,这些原因都来自于古老的的达罗毗荼语系。与北印度的印地语,旁遮普语等雅利安语系完全不同。

这就是泰米尔人独立思潮的根源。

他们自诩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却没有祖国的种族”,对独立的渴望是南印各族中最强烈的。

泰米尔人的分布

在上一次泰米尔渴望建国的尝试中,斯里兰卡的泰米尔人,恐怖分子普拉巴普兰成立了猛虎组织,妄图斯里兰卡北部成立Tamil Eelam王国,就得到了印度南部泰米尔人的热情投喂。

猛虎组织声势最盛之时,连印度最南端的泰米尔邦都有极强的独立呼声,逼得当时的印度政府不得不派兵进入斯里兰卡调停。

最终泰米尔猛虎组织失败了(详见本人的斯里兰卡系列),但分布在世界各地泰米尔人的独立思潮却依然存在。

泰米尔人甚至连宣传独立的网站都做好了,洋洋洒洒资料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看。(https://tamilnation.org/index.htm)

当然,一队长从旁观者的角度,泰米尔人要想成功,还需要主动创造一些外部条件,这个在文章最后再聊。

如果泰米尔人最终成功建国,那可能会导致整个南印彻底脱离印度斯坦人的统治。

四、其他小型独立势力

在穆斯林、锡克教徒以及泰米尔人之外,印度还存在一些小型独立势力。

(一)阿萨姆邦

这片位于印度东北边陲的地方,在历史上从来也不是印度的管辖范围。

还是英国人在1826年进入阿萨姆地区,迫使缅甸签订《杨达波条约》,将阿萨姆割让给英国,英国派总督进行管理。

从文化纽带上,该地区原住民与缅甸以及我国境内傣族关系密切。

为了稀释人口,印度政府一直放任从西孟加拉向此地移民。

此举在上世纪80年代初催生了“阿萨姆运动”,旨在抵抗外来移民,并成立了

“阿萨姆联合解放阵线”,争取独立。

但阿萨姆当地独立运动缺乏政治和文化底蕴,现今,由于各部族之间的通婚、原住民在当地社会地位的下降等多种原因,大多数已融合进其它民族中,只剩下不到60万的傣族,接受印度教,主要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在贫困的生活中挣扎。

(二)锡金

夹杂在下图中国、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小国,就是原锡金国。

锡金地图

锡金原是1642年至1975年间存在的一个独立君主制国家,1973年4月印度对锡金直接实行军事占领。1974年6月20日,锡金议会被迫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

1975年,印度军队解散锡金国王的宫廷卫队,软禁了锡金国王。同年4月10日,锡金议会通过决议废黜国王。4月14日,印度宣布,锡金正式成为印度的一个邦。锡金王国消亡。

锡金末代国王被迫流亡美国,现在锡金王室依然有后裔居住在美国,王室成员一直宣称印度吞并锡金为非法。

(三)果阿

位于印度西海岸中部的果阿(GOA),从达伽马时代之后就成为了葡萄牙殖民地。

二战后英国撤退,印度独立,但葡萄牙人不愿意离开。

于是在1961年,尼赫鲁决定强攻。印度陆军空军配合,在仅48小时内就消灭了困守一隅的葡萄牙人。

也就是这一战,极大激励的印度人的自豪感,举国庆祝,尼赫鲁总理也兴奋十足发表演讲:

“印度陆军和其他军种比独立以来任何时候都要强大,即便应对巴基斯坦和中国的联手攻击也是绰绰有余...'

然后就踢到了铁板,突进的印度军队在1962年被解放军打得找不着北。

今日的果阿,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果阿是印度最富裕的邦,约是印度平均水平的2.5倍。

虽然没有像其他地区那样明显的分离倾向,但时至今日依然保留西方文化特色,与印度教的狂热有些格格不入。

五、还需要一些英国人的智慧

关于如何创造“散装国家”方面,盎撒人是高手和专家,中国人其实还需要再研究再学习。

美国人红脖子的方式是一力降十会,全方位软实力渗透,一旦不行就大兵压境,洗衣粉配合航母舰队,把当地打成废墟后再扶持傀儡政权。

个人觉得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不符合我的美学,用佛家的话说是着相。

相比之下英国人做事就高明得多,他们善于利用种族、宗教矛盾分而治之,无色无相,搅屎于无形之间。

一队长对英国殖民史研究很久,对他们如何搅屎,自认为是有些了解的。

散装印度的来龙去脉和未来,从英国人(搅屎棍)的角度来看:

- 穆斯林和锡克教徒的反抗是自发和内敛的,所缺只是时间、实力和机会;

- 泰米尔人尚还需要自我创造一些外部条件;

- 而阿萨姆邦、锡金和果阿实力太弱,需要在前两项都实现的前提下,再给一些外部势力干涉。

在如此众多矛盾之下,印度之所以还能保留为完整国家的主要原因,一是英国人留下的英语制造了语言认同,二是植根基层的印度教提供了宗教认同。

要搬掉语言和宗教认同,印度会立刻万劫不复,回复到200年前的散装印度状态。

如果是英国人,预测他们会进行如下操作。

在语言方面,他们一定会大力鼓吹印度各民族语言是历史文化瑰宝,要好好保护和推广。而英语是殖民者的语言,一定要废除,起码也要退出重要领域。

让各邦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教育,让商人和公务员使用民族语言进行办公,全民放弃英语。

这样坚持20年,语言认同就废掉了。

在宗教认同方面,要通过一些操作,让印度教分裂并且互相仇视。

这个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也是有现成案例,我连故事大纲都替他们想好了。

在印度某古老神庙中,突然发现了古老的,已失传的吠陀经典。其中记载了一篇美轮美奂的古老史诗故事,讲述了远古时代达罗毗荼人和雅利安人的战争史。

毗湿奴的某一尊化身,乘着华丽战车支持雅利安人;而湿婆从天而降,支持达罗毗荼人。

最终战斗结果和史实一致,毗湿奴打败湿婆,雅利安人屠杀和驱赶着达罗毗荼人,定居在今天印度南部。

被打败的湿婆预言,总有一日我的后代将重新奋起,打败毗湿奴的后代们。

再由泰米尔人找来颜值最高的宝莱坞影星,将这个故事拍成电视剧,深入印度农村挨家挨户集中播放。

不出十年,南北印度教的毗湿奴派和湿婆派,还有相对应的崇拜女神派,就会互相敌视,甚至大打出手。

Divide and Rule,这是英国人的家传法宝,对付多神教简直信手拈来。

是不是前景很美好?

还没完呢。

这个毗湿奴大战湿婆的史诗,会用一场席卷全印的战役作为全诗情节的大高潮。而这个最终战斗的地点,建议编故事时设定在古吉拉特邦(Gujarat)

因为这个邦实在是太合适搅屎了。

印度河文明的大部分遗迹,都已经留在巴基斯坦了,在印度境内的文明遗迹,只存在于古吉拉特邦的洛塔尔。

如果泰米尔独立势力全面爆发,这里将会成为他们追求祖先达罗毗茶人的文明圣地。

但古吉拉特邦最大城市阿迈达巴德(Ahmedabad),也是印度教徒的圣地

,圣雄甘地的城市。甘地在进入德里之前,长期住在这儿,开展纺纱运动,提倡使用印度的土货。

古吉拉特邦还是印度教徒反抗穆斯林统治者的圣地。1990年,阿德瓦尼乘坐罗摩战车,开始横穿全印的战车游行的起始地点,就是古吉拉特邦德索姆纳特(Somnatha)。

索姆纳特在历史上曾建有印度神庙,在莫卧儿时期被伊斯兰统治者破坏。印度独立后,在印度教徒组织下重建印度教神庙。这里也是印度教第二次复兴的圣地。

大家都认为这里是圣地,那最好的方式是设为应许之地,散装印度各族人民为了争取“Promised Land”再次开展无休无止的争夺。

这才是完美的散装印度。

全文完

一玶海岸

2020年9月13日

注:本篇文章大半都基于历史事实,最后结尾属于脑洞大开型。

非请勿杠,反正你都是对的。

求关注、转发和打赏,谢谢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1邂逅印度
神奇的印度 | 地面挤满了人,天空站满了神
大国隐忧:一个支离破碎的印度?
惨烈的一刀切:旁遮普地区,为何被印度和巴基斯坦一分为二?
印度第4大民族,也被认为最优秀的印度民族,团结,绝不做乞丐
你印象中的印度人总裹着大头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