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们大潮阳家族各子女的来历

 


潮阳,古称潮阳县,后立市为潮阳市,2003年被拆分为潮阳区和潮南区。现在仍有很多人所说的潮阳一般指的是潮阳区加潮南区,虽然在政治上被划为不同行政区域,但两区历来语言一致,民俗统一,文化同根,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大潮阳(潮阳区+潮南区)

在广东省东南部沿海。潮阳区人民政府驻棉城,总人口162万。潮南区人民政府驻峡山,总人口129万。东晋义熙九年(413)置潮阳县,因在大海之北,故名潮阳。


潮阳区行政区划图



棉城(文光、棉北、城南三街道)(潮阳区)


潮阳区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3.3万。在境内东部,东倚东山,西靠西山,北接牛田洋,南濒龟头海新河。古称新兴乡,唐元和十四年(819)潮阳县治迁此,因境内多木棉,故称棉城。


金浦(街道)(潮阳区)


在区境东部,人口8.3万。龟头海北侧。驻地建于南宋,因地势低洼,原名深浦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村人安襄郧兵备道郑之侨倡议改称金浦。


海门镇(潮阳区)


在区境东部,人口14.5万。地处练江出海口,原称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守御千户所迁此,建海门城,故名。


和平镇(潮阳区)


在区境南部,人口14.8。镇区盛产蚝,原名蚝坪。南宋末年文天祥率军抗元,路经此地倡议改名和平。镇以驻地名。


谷饶镇(潮阳区)


在区境西部,人口13.2万。练江支流谷饶河以西、小北山南麓。明代因常闹旱灾,称赤寮。清末修河引水抗旱保收,改称谷饶。


铜盂镇(潮阳区)


在区境西部,人口11.6万。练江中游北岸。因镇人民政府驻铜钵盂村而得名。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建村。村前有土尾潭,状似钵盂,故名。


贵屿镇(潮阳区)


在区境西部,人口20万。练江中游、小北山南麓,西邻普宁县。镇人民政府驻华美村。境内有一小山,古时是海岛,取“珍贵岛屿”之义,雅称贵屿,镇以岛名。


河溪镇(潮阳区)


在区境东部,人口10万。榕江出海口西南侧,西南靠小北山,镇以驻地名。北宋末建,因有溪流经此注入牛田洋,故名。


西胪镇(潮阳区)


在区境中部,人口18.2万。北临牛田洋,镇区因地处榕江西岸,芦苇丛生,初名西芦。后因祠堂大门对联:“西山长拱照,胪水永朝宗 ”,改称西胪。


关埠镇(潮阳区)


在区境北部,人口9.8万。南以小北山为屏障,北临榕江。镇驻地在明洪武十四年(1381)在村前建门设关。嘉靖十一年(1532)以关前设圩埠,称关前埠,后简称关埠。


灶浦镇(潮阳区,现合并于金灶)


在区境北部,人口4.2万。小北山北麓,北临榕江。驻地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建圩,初名铭恩市。因当地举人黄劳赞称“圩场热闹,为杭州乍浦”,遂称乍浦圩。“乍”与“灶”潮音近,后改称灶浦圩。镇以驻地名。


金玉镇(潮阳区,现合并于金灶)


在区境北部,人口10.2万。小北山北麓、榕江中游南岸。镇人民政府驻金溪。近处有玉浦村,故取金玉名镇。


潮南区行政区划图



峡山(街道)(潮南区)


潮南区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2.4万。因东有蛇山,西有龟山,取“两山相合”之意称合山。明隆庆年间(1567—1572)改称峡山。


司马浦镇(潮南区)


在区境北部,人口13.6万。练江中游之南。驻地明洪武年间(1368—1398)建村,因祖先曾在朝中任过司马官职,又处练江水边,故称司马浦。镇以驻地名。


陈店镇(潮南区)

在区境北部,人口13.9万。练江流经北部,西邻普宁县。驻地原名和畅乡,清宣统三年(1911)前因普宁县桥柱村有一姓陈村民到此开设小食店,人称陈店,村后来改称为陈店,镇以驻地名。


仙城镇(潮南区)

在区境西部,人口9.6万。大南山北麓,西邻普宁县。镇区相传为虱母仙建城,是当时出入大南山的门户,故称山门城,后人为纪念虱母仙,改称仙城。


雷岭镇(潮南区)

在区境南部,人口4.4万。大南山中部。镇人民政府驻双老。因西北有雷岭峰,故名。


红场镇(潮南区)

在区境西南部,人口3.2万。大南山中部,南邻惠来县。镇人民政府驻苏林村。镇内有一岩石形状似船,原称石船,1961年为纪念大革命时期革命旧址“红场”改为今名。


两英镇(潮南区)

在区境中部,人口19.6万。大南山北麓。两英圩于清乾隆元年(1736)已成圩集,圩东原有一小丘,竹林茂密,风吹竹摇,声如鸦啼,故名乌鸦圩,后雅称鹰圩,因先在溪北设老圩,后在溪南设新圩,合称两鹰圩 ,又“鹰”与“英”同音,后俗成今名。镇以驻地名。


田心镇(潮阳区,现合并于陇田)

在区境东部,人口5.2万。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福建莆田人于此定居。以溪弯曲似“心”字形,称心溪。清康熙年间(1662—1722)村秀才陈国崇又以心溪周围一片良田,改名田心村。镇以驻地名。


沙陇镇(潮南区,现合并于陇田)

在区境东部,人口9.3万。大南山以北。镇区为洪积沙地,故名沙陇。镇以驻地名。


井都镇(潮南区)

在区境东部,人口8.7万。镇人政府驻神山村。因靠挖井取水灌溉作物,明、清称隆井都,后改称井都。


成田镇(潮南区)

在区境中部,人口9.1万。镇人民政府驻溪东村。镇区大部分原是海滩,后开垦成良田,故名成田。


胪岗镇(潮南区)

在区境中部,人口13.3万。村创于唐,因靠山面海,芦苇丛生,取名芦苇岗,又“芦”与“胪”潮音相同,后改称胪岗,镇以村名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潮阳市各街道、镇名字来龙去脉(潮阳区篇)
潮阳16处“老厝”入选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快看你家乡有入选的吗?
汕头市潮南、潮阳二区2018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
汕头潮阳区铜盂镇港口村洪氏祖祠
潮阳潮南两区各镇名字来龙去脉
潮汕传统民居系列专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