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疫情之下,香港这些地方正在慢慢消失……
有句广东话叫:食过返寻味!
 
意思就是对于一些好味的菜肴,吃过以后令人经常挂念,想要回去当时吃过的地方再次品尝一番。
 
但新冠肺炎疫情下,这些令人“返寻味”的食肆却正在逐渐消失中……
 
01_
 铜锣湾 
 40年历史的蛇王二 
 

在铜锣湾屹立四十载的老店“蛇王二”,可能是游客到铜锣湾必去尝鲜的一家食肆。
 
蛇王二以蛇羹、腊味闻名。蛇羹“下足料”,汤底由鸡、瘦肉、火腿熬成,冬天吃一碗已滋补暖身。在最辉煌的时候,日卖1800碗蛇羹,卖到街知巷闻,连续6年上榜米其林,很多食客更慕名而来。
 
可惜疫情下,生意大跌七成,虽捱过了SARS,但相隔17年再经历的新冠肺炎,却捱不下去了,每月亏损近20万,店长罗长熙直言这真是“最难捱的时光”,今年4月底租约完结后,就将低调结束营业。 
 
店长罗长熙
 
罗长熙未够三十岁已入职蛇王二,至今已逾五十岁的他,坦言在铺内的时间比家中还要长。
 
他心有惆怅地说,“最唔舍得日日返工见到慨伙记同熟客,已经变咗我日常生活。”(最不舍得每天上班见到的老伙计和熟客,这里已经变成了我的日常生活。)
 

 
_02
荃湾 
 30年港味的老面店 
 

“我中学的时候就来吃!”
“手制春卷味道十几廿年没有变过。”
……
 
吃过雄记粉面的熟客都会说过的话。它已经在荃兴径屹立了三十年,靠自家制鱼肉春卷闯出名堂,它身旁的食店却是一间换一间。
 
门口仍旧是旧时样子,红字白底的牌面,没有任何花巧,写著:“雄记牛腩粉面”,下面有写著“自制鱼肉春卷”的白灯箱,入去的装潢是一贯平实的粉面档间隔,数张圆围著圆桌。
 
 
招牌就是这碗鱼肉春卷,虽然银河君也没吃过,但是看着就很好吃的样子。


有老顾客以前每次一个人来荃湾,总会想起这间老店,因为它始终会在那里。不过,这间老店已经在这个3月底结业了。
 
 
03_
 沙田 
 21年袋装捞面店 
 
 
沙田好运中心本来是一个很旺的市民商场,很多人在这里做小生意,但是近期已有7成“吉铺转租”,整个商场空空如也。
 

一家在商场里驻扎了21年的捞面店家,营业额已跌9成,却仍坚持营业,老板说“捱不下去的都已经走了,我地就怕有以前的老顾客要来店里买小食,如果连捞面店都冇开门,顾客肯定会好失望。”
 

这些经营了几十年的老字号,可能已经传承了一代甚至三代四代人,街坊邻居可能自小帮衬,吃着这些味道长大。
 
但在疫情面前,这些食肆无人光顾,生存艰难,随着一波又一波的食肆倒闭,这些味道和记忆也可能将不复存在……
 
在这个传统店面逐渐消亡的时刻,香港却有一家承载了90年历史的酒楼选择了重新“入市”,明知亏损也要保护传承香港的饮食文化,让香港市民深受感动,它就是香港的老字号茶楼“莲香楼”
 

上茶楼“饮杯茶、食个包”是不少老一辈的传统,亦是不少70、80后香港人的集体回忆。
 

位于中环的老式茶楼“莲香楼”屹立近一个世纪,去年由一班老伙计顶手,并改名“莲香茶室”。不过在社会运动及新冠肺炎冲击下,茶楼生意大减,伙计打算经营至今年1月便结业。
 
莲香楼第四代传人颜汉彬遂去和业主洽谈租约,签定为期一年的短期租约,重新挂起'莲香楼'的招牌,让莲香楼的品牌能够延续下去。
 

不过颜汉彬也说,茶楼生意只剩约三成,业主愿意减租,而且在2月也给茶楼免了租,并提供租金优惠,帮了很大忙。
 
为了让茶楼撑下去,他也要忍痛让员工轮流放无薪假,不裁员,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就可以渡过难关。
 
这场疫情对香港食肆的冲击太大了……
 
老字号承载的往往不只是食物这么简单,它可能还承载着一些人的记忆,一个时代的文化,如果老店消失了,那将会是历史性的悲剧。
 
愿疫情结束之后,老店还在,而我们,也还有补票的机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莲香楼突然关门,张曼玉也去的百年老店告别
“莲香楼”结业:《溏心风暴》茶楼版,家族争招牌大决裂
今天一家小店关门,没想到引起全港争议
香港「莲香楼」宣布结业,原来广州香港的「莲香楼」属于同源
莲蓉第一家
香港莲香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