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经典 要趁早
userphoto

2023.09.06 安徽

关注

转自:来宾日报

读经典要趁早

□唐宝民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我想说的是,读经典书籍也要趁早。

我是从少年时代喜欢上读书的。那时在山村老家,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毫无选择的概念。有一段时间迷上武侠小说,于是一本一本地看,但看到一定程度后就感到厌倦,因为武侠小说几乎都是同样的套路,相似的故事情节多了,心中自然就反感,便不再读武侠小说。后来又迷恋过一段时间琼瑶的小说,被悲惨的爱情故事感动得热泪盈眶,但读多了便感觉小说中的人物似曾相识。因此我又放弃此类小说。

小学五年级时,同学在课堂上偷看灵异故事,老师发现后说:“我不反对你们课后读些课外书,但要读经典书籍。”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梦中人,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阅读,也是从那时开始,我决定阅读经典书籍。

父亲是村里的文化人,家里有几十本藏书,我把那些书拿给老师,让他帮我辨别哪些是经典书籍。老师给我挑出四大名著以及《儒林外史》《白话聊斋》《福尔摩斯探案集》《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我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书读了一遍,收获果然很大。

就像文学家胡适,13岁那年到上海,进梅溪学堂读书。有一回,一位国文老师讲课时把“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中的“传”解释成《左传》。下课后,胡适低声对老师说:“先生,这个'传’字是《易经》的《系辞传》,不是《左传》。”老师很吃惊,想不到13岁的小孩能读《易经》,便将信将疑地问胡适:“侬读过《易经》?”胡适点了点头。老师又问他还读过什么书?胡适说读过《诗经》《书经》《礼记》,老师对少年胡适赞叹不已。后来,胡适成了名满天下的学者,与他小小年纪就开始读经典有很大关系。

还有晚清名臣章太炎,也是很早就开始读经典。他在《台湾日月新报》担任记者期间,与同仁李书交往很深。李书受到的启蒙教育较晚,20岁才开始跟老师学习启蒙读物。章太炎听罢便告诉李书,说自己六七岁开始拜师求学、读传统经典著作,到20岁已精通经学。李书听后很惊讶,问:“那么早就读书,能记住吗?”章太炎笑着说:“十之八九都能背诵。”李书便以自己所学的经书相问,章太炎对答如流,李书更加佩服。显然,幼年时开始读经典,对章太炎日后成为大师级学者起到了极大作用。

早日确立读经典的思想,就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吸取更多精华之作。因此,读经典要趁早,是个理性的选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什么书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刘孟浩:读书读经典、读大师,及时输出才能真正受益
章太炎篆书节录易经立轴
当脾气与书法成正比,是种什么体验?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他活着是这种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