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多巴胺 VS 内啡肽 || 远离低级快乐,不妨看看这4点建议

你好啊,我是吉宝妈妈

点击右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情感小故事】【成长干货

知乎上有个问题:哪些是年轻人不能碰的东西?

最高赞回答是:所有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参加一个教育讲座,主讲人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话:“放下手机,立地成佛!”当时很多人都发出不以为然的笑声,也有一些人不断的摇头,觉得这未免太过理想,也太过苛刻,离开手机太难了。

而我却深以为然。


暑假马上就过完了,对吉宝来说,这是一个被废掉的暑假。

前面两个星期还基本能按照计划走。第三个星期因为妹妹生病住院,无人管他,他便整日沉浸在玩平板的快感中。

接下来的三个星期,和外甥呆在一起,两个人玩平板更起劲,我一个人带俩孩子也分身乏术,他有了伴之后更加不听管教。

孩子怎么样,都是家长教的。我自知理亏,深觉连教训他的资格也没有。

比如,我打开手机查资料,总会不自觉的点开各个App推送的视频,然后一刷就半个小时过去了。当吉宝说想吃冰淇淋,我刚跟他讲了一通不能吃冰淇淋的道理,转身自己想吃了,立马买回来。

能即时享受的快乐大多是肤浅的,对享乐主义者来说,及时行乐乃人生大事。

而我更敬佩那些长期主义者的坚定心性,在长久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快感,能成为下一个阶段实现目标源源不断的动力,它带来的快乐不只是开怀一笑那么简单,每一个快乐分子自有意义。

坚持写作已经快两个月了,写下的字数总和比过去五年还多。带着两个娃,白天几乎没有自己的时间,靠着早起和晚睡挤出来的时间,能做到这样,也算是很投入了。

如果你也想走长期主义的路子,享受内啡肽带来的持久快乐,我从写作这件事中总结几条经验,希望你能用得上。

01

靠近优质圈子,优秀的人带的路总不会差

近几日整理笔记本里的资料,竟然看到自己在2017年写的一份自媒体副业赚钱计划,仔细一读,心想要是我当时按计划走了,如今应该有一份不错的副业收入了吧。

那我为什么没有按计划走,无非是就是当时赚钱动力不足,因为自己还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大气点说就是不差钱。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离这个行业太远,身边没有人带我,我自己也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靠近这个圈子,门外汉哪里知道门内的精彩。

所以,如果想在一个行业里长期坚持下去,享受行业的红利,最高效的方法是靠近优质的圈子,行业里真正优秀的人给你领的路总不会太差。

02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

七月份开始做一个全职妈妈,最初加入写作打卡营,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任务。

坚持半个月后,越来越有信心。白天几乎没时间,只能早起晚睡,孩子们睡觉的时间就是我写作的黄金时间。

白天看孩子的时候,利用碎片时间读读别人的文章,收集一些素材,列写作大纲等。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关键看你怎么用。

我以前上班的时候每天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中午还要午休。很多年的作息时间已成定律,脑子总在告诉我:我必须睡足八个小时,不然就罢工了。

现在呢,我晚上大概睡五个小时,白天带娃再午睡一会,能睡多久看娃的心情,但我也没觉得特别困。因为脑子又“叛变”了,它跟我说:别睡了别睡了,赶紧起床搞钱。

03

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不是手机

现在我们对待手机比情人还亲密,寸步不离,出门必带,在家也是,上厕所要带,睡觉要带,吃饭也要带。

带着它干嘛呢?大部分人当然是刷短视频,我们都知道刷短视频是最容易打发时间的。

我自觉对手机的依赖性没那么强,这也是我在给我第二任老板当助手的时候,受他的影响。

他是个非常有自制力的人,为了每天集中一段时间的精力处理公司的重要事务,这期间他规定自己不去看手机。

手机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不去看,我肯定不行。我的办法就是使用一些App,打开那些控制使用手机时间的App,规定时间内手机啥也不能干,就是一块砖头,以此逼迫自己专注做别的事情。

还有一些别的方法,比如把手机放在自己视野范围外的地方,晚上睡觉手机不带进卧室。

04

不要小看那些微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你有哪些良好的微习惯呢?我有一些,因为这些随手的习惯,让我尝到一些甜头。

比如,起床必须叠被子,用过的东西必须回归原位,这让我尽管有两个孩子,家里看起来也还过得去。

利用碎片时间听书,这两年我很少有时间看纸质书,用这种方式,也看了不少的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开拓思维,提升眼界。

还有我现在正在养成的,随手下载好看的图片,收藏有趣的话题素材,记下感触很深的句子。我相信,这些微不足道的习惯能帮助我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量变引起质变。这些至理名言都在告诉我们,当我们稳定住自己的心态,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积累,终会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

人生并非苦短,无需及时行乐。单单追求一时的快乐,欢愉过去,等待的将是被空虚笼罩的孤独感。

不同于多巴胺带来的唾手可得的兴奋感,内啡肽带来的快乐,类似于品了一口苦茶慢慢回甘,随着目标不断实现,让人越来越有获得感。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就是远离多巴胺,追逐内啡肽。只有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乐趣,才会拥有自由笃定的人生。

END


感谢你,一直看到了这里。如果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惕易上瘾的快感“多巴胺”拥抱长期的快乐“内啡肽”吧!
“我们追求的已经不是多巴胺的快感,而是内啡肽的快乐”
读完这5本书,我终于戒掉了手机瘾
多巴胺就等于快乐?
人到中年,才明白多巴胺和内啡肽,让人生走向不同轨迹
跑步就像谈恋爱,你说我能不爱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