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暑热难耐,胃肠疾病频频发作,核心问题还是脾胃太弱了!

都说暑是炎热,小暑就是小热,可是今年格外热,各地气温都飙红,每每出门都热的晕头转向,已经快赶上前几年的三伏天了。

而夏季主要的邪气就是暑湿邪气,感受到暑湿邪气之后,可以分为感而即发和伏而后发两种情况。

感而即发就会表现出高热、烦渴、面赤、脉洪大等阳热之象,或者因为暑邪大多夹杂着湿邪,受到暑湿邪 气影响进而出现肢体困重、神思倦怠、胸闷呕吐、便溏等问题。

伏而后发就是指在夏季感受到暑邪,但是暑邪伏而不出,等到秋天,寒热交争,体内的伏邪被引出,容易产生寒热往来的疟疾,这也是常说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SUMMER 2023

小暑节气时,天气越来越潮湿,人很容易受到湿邪的侵袭,有的会在背上或者胸口长痘,燥热,经常口干舌燥。

而且夏季心脏当令,暑邪最容易伤心,心火旺盛,会有心绪不宁、烦躁、思维紊乱等表现。

尤其是很多老年人,身体本就比较虚弱,在炎热的夏季催动下,很容易出现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问题,甚至引发心肌缺血、猝死等问题,需要家人加以重视。

我们平时也要注意保持情绪平稳,神清气和,少生气,平时也可以多进行一些能平心静气的活动,喝些消暑的茶饮。

芦根麦冬茶

材料:干芦根30克(鲜品100克)、麦冬10克。

做法:沸水冲泡或煎汤。

功效:清热生津,利尿消暑。

夏季清暑热常用的食材,大多都是偏寒凉的,像是绿豆、冬瓜、荷叶、竹叶等等,去年的小暑节气我们也为大家分享过荷叶的具体用法→小暑|会用这个荷叶洗澡方,身体生香又清凉,解暑除湿又止痒!

不过要注意的是,饮食上也不要苦寒太过,反而会损伤阳气,所以,偏凉的食物最好热着吃,或是常温食用,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瓜果也要稍微放一放,不要冰冰凉的就吃了,很多人在夏季出现的“上火”症状,实际上是寒气闭表,热郁于里,也不能一味的用凉药去火。

SUMMER 2023

夏季也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期,首先夏季气温升高,蚊虫变多,食物也容易变质,食用后就容易引发疾病。

不过核心上还是脾胃阳气变弱了,所谓“壮火食气”,暑热旺盛耗气伤津,易伤阳气,并且夏季人体阳气外浮,脾胃阳气变弱,这也是夏季肠胃疾病高发的核心原因。

所以夏季养护阳气,保护脾胃是非常一定要重视的事情。

扁豆莲子粥

材料:白扁豆60克,莲子30克,粳米150克。

做法:按照日常煮粥的方法食用即可。

功效:健脾止泻,清暑化湿。适合由脾胃虚弱导致的慢性腹泻、食欲不振的人食用。

只有脾胃养好了,才能更好的对抗炎炎夏日的种种邪气。

SUMMER 2023

夏日酷热多汗,我们也常用金银花、丁香、白蔻仁、艾草、藿香、佩兰等中药做成的香囊,不仅能清香祛味,还有祛暑、避秽化浊的作用,想要定制夏季专属香囊的朋友,可以扫描文章底部的二维码联系顾问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大雪,御寒养生,安稳过冬
轮状病毒怎么搞?拉稀立即用艾灸
藿香正气水和十滴水同是解暑药 用法各不同
同是解暑药 不能相互替
【科普第52弹】祛湿、防热伤风、梅雨……6月养生要点全在里面!
“三高”患者如何进行中医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