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练得越不平衡,身体才能更平衡

稳定平衡,是健身房训练环境的基本要求。但训练平衡,往往需要的是不稳定性

比如说用于评估平衡能力的直腿抬高试验,通过增加闭眼和不稳定平面,逐步增加难度以测试个体保持平衡的能力,其实也是在创造更加不平衡的测验环境。

但健身房中人人都练的过顶深蹲,它高度推崇的赤脚训练法则和薄底五指鞋,却将不稳定因素彻底排除。只有在莱美课程、芭蕾把杆Barre或CrossFit团课体系中,才偶尔得见特定于不稳定因素的单侧训练模式

■ 不稳定单侧训练模式

但人类行为的几乎任何运动,可以说几乎都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从最简单的走、跑、跳,到使用器具的农活、骑自行车、都需要平衡能力的参与。

很多人想要通过健身得到强壮的肌肉、纤瘦的体态,但却往往忽略了对于日常运动功能的基本锻炼,比如平衡能力。

康复训练室中对于单腿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通常都会单独针对患腿施加重量进行训练,以达到平衡两条腿肌肉力量、协调能力的发展。

因为在任何康复的初始阶段,促进平衡能力的发展,才能够保证康复过程走上正轨。

举个例子,进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首先需要在弹簧床上尝试将身体重心从右向左移动,以促进左侧髋关节承重能力以及全身的平衡、协调能力。在这之后,才是进一步的,髋部屈伸练习,以及力量训练。

而由于健身房中基本都是健康人群,大部分会员对于自身的平衡能力并不重视。

然而现代人生活方式中,平衡能力的基本训练在被现代化工具替代。电梯取代了上下楼梯时左右腿交替的平衡训练;汽车取代了自行车对于四肢的协调平衡训练;而久坐的办公模式下,腿部力量削减,也在弱化下肢对于全身重量的平衡能力。

数据也在给出答案,从 1990 年到 2017 年,全球由于跌倒而致命的案例总数几乎翻了一番[1]。并且跌倒发生率的上升速度已经超过了人口老龄化的速度[2]。

2007到2016年由于跌倒导致死亡的案例增长率

或许健身房应该有意识的提供更多锻炼平衡性的工具如自适应振动仪、结合bosu球的不稳定瑜伽课程。
 
因为只有练的越不平衡,身体才能更平衡。

他们只练力量

却忽视了平衡性

起源于康复界的功能性训练已经走进了大众健身房,但对于健身会员来说,他们的主观健身需求依然停留在增肌、减脂阶段。
 
想要办卡的会员通常会简单明了的提出问题「多久能瘦?能把我肚子上的肉移到胸上吗?」。
 
而他们对于自身的平衡能力,与其说不在乎,不如说根本不了解平衡功能的重要性
 
在健身房试课前,通常会采用fms功能性筛查中的7项测试来针对会员进行活动度测评,其中就包括上跨步测验。

  ■ 上跨步试验,对于单侧稳定性的直观考验

这一动作需要受测者髋部与躯干在完成踏跳动作时具有正确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有单腿站位的稳定性。并评估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双侧功能灵活性和稳定性。由于这一测试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态稳定性,受测试者也需要表现出足够的平衡能力。
 
但很大一部分急于减重、增肌的人群,他们的基本稳定性,却并没有达标。
 
相应的,健身房相比康复训练室,也很少提供全面的平衡进阶训练。
 
比如说康复训练室必备的自适应震荡平衡仪,训练者单腿站立在上,由于其本身摇晃的特性,为了保持稳定性,下肢肌群和核心肌群会下意识的高度募集。通过长期的训练,能够快速提高核心稳定能力和本体感觉,并促进平衡能力。

  ■ 康复训练室的自适应震荡平衡仪

而健身房中普遍的深蹲、硬拉、卧推,都是在稳定平面上进行的双侧肢体运动。虽然他们强调了肌肉的再度发育,但对于维持核心稳定和平衡能力的小肌群来说,几乎无法达到锻炼效果。

比如说健身房通过深蹲锻炼股四头肌,但在康复训练室,通常会在深蹲时配合使用平衡体重仪,训练者必须在深蹲的同时平衡左右两肢的体重,不仅激活股四头肌,同时必须调动膝关节周围甚至小腿肌群的收缩能力来保持稳定。

类似的还有区别于大众健身房的大量不稳定训练方法,在腿推时叠加震动板,让双足必须平衡发力;滑板配合弓箭步,让不稳定的滑板促进下肢快速恢复平衡稳定的能力。

平衡能力

也是运动能力的核心因素

而这种缺乏锻炼的平衡能力,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却及其重要。
 
平衡能力隶属于人体协调功能中的一项分支,和它互相影响且也属于协调功能的还包括:

  •  运动进阶过程中的运动分化功能,比如说从基本的运球分化到灵活运球,需要足够的平衡功能来帮助控球;


  • 跑跳、运动时的定向能力,平衡与定向能力相辅相成,共同帮助个体成功完成一个运动过程;

  •  日常生活中的反应能力,平衡能力直接决定了个体支配核心肌群进行及时反应的能力;

在团操课程中根据不同的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运动,也需要平衡能力的配合来达到的节奏能力。


总结来说,平衡能力决定了个体运动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器官的机能是否足够发达,同时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与内脏器官的调节功能,保证身体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并且对于健身人群来说,平衡能力与许多绩效指标之间存在显着关系。前瞻性研究的证据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即平衡训练可以作为非精英运动员日常训练的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手段,以提高某些运动技能[3]。
 
比如说在健身过程中增加平衡训练,可以提高垂直跳跃、敏捷性、穿梭跑的能力,并增加力量发展的速度[3]。
 
换一个角度,平衡能力不仅能够有效帮助健身人群增进运动表现,对于普通人群也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对于老年人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本体感觉和神经系统系统都在逐渐衰弱,而积极的锻炼平衡能力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本体感觉,避免跌倒而带来的损伤风险。

  ■ 

  ■ 孕期平衡性训练 来源:mybabymanua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BOSU Ball平衡半球在偏瘫病人中的应用
想提高击球稳定性?可以从锻炼核心肌群开始
BOSU球
还在练深蹲?这款弓步变式动作效果更好!学起来
英国皇家运动中隐藏专业OPT模型!按这个模型运动,可降低10年内的死亡风险!
社区偏瘫康复训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