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足逆转共识,一文读懂SIIT究竟是什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无药治疗”不再是奢望,听听专家怎么说!


长期以来,2型糖尿病(T2DM)一直被认为是一种终身疾病,一旦确诊,则需要终身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1]但实际上,近年来这个观念正在逐渐转变,大量研究显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SIIT)可使血糖快速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从而对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产生有利影响,使T2DM得到逆转[2]。为了进一步规范SIIT逆转T2DM的治疗方案,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于2021年10月发布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基于此,“医学界”邀请到共识编委会成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高蕾莉教授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分享应用SIIT管理T2DM的心得体会。
 

医学界

该《共识》于去年10月正式发布,作为《共识》的编委会成员,您认为《共识》的发布对于糖尿病管理有什么帮助?

高蕾莉教授


该《共识》的发布对于T2DM的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糖尿病呈现迅猛增长的趋势,在我国有1.41亿名成年糖尿病患者,患病率高达10%以上,其中T2DM占大多数,占比高达90%[3,4]

传统观念认为T2DM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血糖持续控制不佳会带来靶器官的损害,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但是既往研究发现,在确诊糖尿病1年内进行强化血糖控制,可以带来代谢记忆效应,使之后5~10年内大血管及微血管并发症得到有效改善[5]该《共识》的发布使T2DM的管理更加前移,SIIT方案更加明确,有助于减轻患者生活负担,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因而极具实际应用价值[4]


医学界

据了解,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及世界卫生组织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糖尿病逆转这一概念,那请问在此次发布的《共识》里糖尿病逆转的定义是什么?与ADA定义的糖尿病逆转有什么差异呢?

高蕾莉教授


2002年ADA将糖尿病逆转的定义为,糖尿病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至少2个月,空腹血糖(FPG)<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6]。基于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2009年ADA发布的《如何定义糖尿病治愈专家联合声明》中对糖尿病逆转的标准进行了更明确的分类[6]

● 部分逆转:停用降糖药物1年以上,HbA1c<6.5%,FPG<7.0 mmol/L;
● 完全逆转:停用降糖药物1年以上,HbA1c<5.7%,FPG<5.6 mmol/L;
● 长期逆转:达到完全逆转标准超过5年。

根据既往研究以及实际情况,此次《共识》在评估逆转达标方面与ADA提出的标准有所不同。我国《共识》采用了更适合国人的标准,不但纳入了FPG、HbA1c,也将餐后血糖纳入了其中,更全面地评估逆转效果。






医学界

《共识》指出SIIT可以逆转T2DM,那结合循证证据和您的临床经验,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SIIT逆转T2DM的效果。

高蕾莉教授


SIIT逆转T2DM的初次探索是在应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人群中进行的。Ilkova等人在研究中发现[7],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使13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的9例获得了缓解。随后国内学者也开展了许多单/多中心、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一项纳入138例伴严重高血糖的新诊断T2DM患者(平均HbA1c为10.0%)的研究显示,在进行2周SIIT后,第3、6、12、24个月时分别有72.6%、67.0%、47.1%和42.3%的受试者保持疾病缓解状态[8、9]一项纳入了7项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证实[10],多个研究团队独立进行的SIIT所获得的缓解率相近,大约50%的新诊断T2DM患者可以通过SIIT获得至少1年的临床缓解,在应用SIIT2年后缓解率约为40%,部分患者有望获得更长期的血糖缓解。目前看来,无论在临床实践还是研究试验中,SIIT均发挥了缓解糖尿病的作用。






医学界

结合现有临床证据,SIIT对糖尿病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请您和我们详细分享一下SIIT逆转T2DM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

高蕾莉教授


T2DM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减弱和胰岛素抵抗两方面构成。SIIT可通过快速解除高糖毒性和高脂毒性,减轻对β细胞和胰岛素靶器官的负面影响,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靶器官的胰岛素敏感性[4]综合现有的临床证据,可以看到SIIT显著改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稳态模型评估β细胞功能指数、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等反应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也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Matsuda指数等反映胰岛素敏感性指标[4]


基础研究发现,在高血糖持续作用下,胰岛β细胞可发生“去分化”改变,即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下降甚至衰竭[4]通过SIIT可消除高血糖持续作用,从而减轻胰岛β细胞的代谢负荷、实现β细胞糖敏感性的恢复、为残存的β细胞提供了修复的环境,甚至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通过早期持续血糖控制带来的诸多益处,也是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执行SIIT非常重要的基础和依据。


小 结

SIIT被应用于T2DM的管理已将近20年,被我国指南推荐也有近10年历程了。然而,由于缺乏指导性的文件,SIIT的临床实践水平参差不齐,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获益也难以得到充分的保证。该《共识》对当前SIIT逆转T2DM的研究证据进行汇总分析和系统梳理,同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对该治疗模式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答并给出推荐意见,为SIIT的大范围规范应用提供了强大助力。糖尿病逆转治疗的相关研究方兴未艾,相关基础理论还在不断突破,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期待未来SIIT广泛应用于临床,为T2DM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拓展新开端。

 

参考文献:

[1]. 邹大进,张征,纪立农.中国全科医学. 2021;24(32):4037-4048.
[2]. Liu L, Ke W, Wan X, et 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5;108(2): 250-257.
[3]. IDF糖尿病地图2021.
https://diabetesatlas.org/data/en/country/42/cn.html
[4]. 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10):949-959.
[5]. Laiteerapong N, et al. Diabetes Care. 2019;42(3):416-426.
[6]. 杨雪,陈国芳,刘超.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07):666-672.
[7]. Ilkova H, Glaser B, Tunçkale A,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9):1353-1356.
[8]. Li Y, Xu W, Liao Z, et al. Diabetes Care. 2004;27(11): 2597-2602.
[9]. Xu W, Li YB, Deng WP, et al. Chin Med J (Engl). 2009;122(21):2554-2559.
[10]. Kramer CK, Zinman B, Retnakaran R.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3;1(1): 28-34.

专家简历

高蕾莉教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博士,副主任医师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组委员

  •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并发症学组委员

-End-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pengsanmei@yxj.org.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IIT逆转糖尿病期间,胰岛素剂量如何调整,最新《共识》给你答案!
【学术头条】2型糖尿病的管理,从“缓解”开始——再看胰岛素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中国、四大欧美权威机构发布糖尿病缓解共识
《2 型糖尿病缓解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成人1型糖尿病管理:ADA/EASD联合共识》解读
【述评】2021 年糖尿病领域年度重大进展回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