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的「五驾马车」,看这篇就够了!
每年的 11 月 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其设立的宗旨是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而刚刚过去的今年的糖尿病日主题是「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在这里,内分泌时间整理出有关糖尿病的监测、饮食、运动、用药及出行等多方面的内容以供大家查阅,以期对各位「糖友」和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以下文章,点击图片链接即可跳转)

测血糖的门道

血糖监测: 要避免这 10  个错误

随着家用血糖仪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糖友会在家中备一个血糖仪。但根据调查,大多数普通群众对于如何使用血糖仪,还是存在一些误解,测得的血糖要么并非真实血糖,要么飘忽不定。
「空腹血糖」应该空腹多久呢?检查前是否需要停药呢?「餐后 2 小时血糖」=「吃完饭以后 2 小时的血糖」吗?
只有掌握了正确测血糖的方法,才能测出实际血糖,对糖尿病的诊断及病情的判断才有真正的帮助。

血糖测几次?这 5 类患者需求不同

知道了如何正确测血糖,还有一个问题——血糖每天应该测几次呢?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24 小时都在测血糖」的朋友,每隔一小会儿就掏出血糖仪测一测。当然这类患者如果还有高血压的话可能测血压更勤快...典型的代表是妈妈们。
还有一类患者,只测一次,看结果良好就心安理得地大吃大喝,认为糖尿病已经和自己说再见了。关键是你和他讲道理他还生气:「上次不是测过没问题吗?!又要我测!」而这个上次,已经是一个月前了...典型的代表是爸爸们。
那么血糖到底应该测几次?不同患者的需求是否相同呢?或许看了这篇文章,你的疑惑就可以得到解答。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食物如何影响血糖,这篇文章告诉你

吃糯米饭比吃白米饭后血糖上升较多,是因为糯米与白米淀粉组成不一样,糯米被分解的速度比较快,所以血糖上升速度也比较快。
糙米饭较白米饭血糖上升的小,因为糙米饭含较多的纤维质。
吃稀饭较吃干饭时的饭后血糖高,是因为烹煮的时间较久,进食后肠内分解消化的时间变快,血糖上升的速度就会加快。
喝果汁时比吃切片水果时血糖上升多,是因为液状食物消化吸收速度较快,从而血糖升高也较快。
吃包子比吃相同份量醣类的馒头血糖上升速度慢,是因为包子馅中多了油脂与蛋白质的关系。
食物如何影响血糖?先了解一下升糖指数吧!

 糖尿病患者饮食的 10 条建议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没有任何方式能够替代饮食管理。但这也成了糖友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毕竟美食在前,谁能挡得住诱惑呢?
就算平时能忍住,逢年过节,酒桌饭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糖尿病患者怎么吃?这里有 10 条建议,还请你快快收好!

粽子、汤圆、月饼...我们也想过节!

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过某些节日一定要吃对应的东西,不然就不算过节。就好像元宵节要吃汤圆,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
但不论是汤圆、粽子还是月饼,这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高糖」食物啊!许多医生逢年过节估计都会收到不少问题,比如端午的时候:「医生,我能吃粽子吗...我就吃一个,感受一下过节的氛围。」此外,糖尿病患者能否吃水果也是一个问题。
能不能吃,能吃多少?下面这四篇文章分别对应了糖尿病患者吃水果、汤圆、粽子以及月饼的疑问,相信能回答你的问题。

一文解答:糖尿病饮食的 23 个问题

本文为糖尿病患者的进阶攻略,用专业性较强的语言,引用多方研究,解答了有关糖尿病患者饮食的 23 个问题。
包括糖尿病患者对宏量营养素的需求、饮食模式、能量平衡和体重管理、甜食、酒精、微量元素、医学营养治疗与降糖药以及营养治疗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和管理作用。
本文专业性较强,但若能研读透彻,必定获益匪浅!
有关运动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解读指南要点!

都说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迈开腿」,怎么吃我们已经说过了,那么应该怎么「动」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什么强度的运动是比较合适的?运动的频率应该怎么样?每次运动最好保持多少时间呢?又是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适合运动呢?
这是一篇总结整理自 CDS2018 会议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匡洪宇教授对「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的解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药物使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正确保存胰岛素:患教 5 要点

有的患者一到夏季,血糖就高。
这类患者往往很纳闷,自己明明规律饮食,并且适量运动,也没忘记打胰岛素,这血糖怎么一到夏天就像气温一样节节攀升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胰岛素的变质。这胰岛素就像个小公主,既不能藏着也不能露着,要在家里固定着;既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要刚刚好。
这篇文章就详细给我们讲述了胰岛素保存的 5 个要点,注射胰岛素的糖友们不可错过。

控糖不佳就换药?先看看最佳给药时间

降糖药的疗效除了与药物自身作用和用药剂量相关外,与服药时间也有很大关联。各类降糖药的服药时间要求各有不同,如胡乱服用,不仅不能有效降糖,还可能出现低血糖等不良反应。
本文总结了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噻唑烷二酮类、DPP-4 抑制剂类、GLP-1 受体激动剂类、SGLT 2 抑制剂类以及胰岛素的最佳给药时间,总有你在用的。
出游相关

糖尿病患者出游 14 大注意事项

每年节假日,很多糖尿病患者眼望如此难得的假期,不禁「身在闹市,心向桃源」,但又担心会因糖尿病而出现意外情况,真有些左右为难。
其实,只要只要咱内分泌科医生提前告诉到患者如下注意事项,照样能让患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领略旅游文化的无穷魅力。
节假日前内分泌科医生的「医嘱」(「唠叨功夫」)又要走起了哦——
患者教育、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自我血糖监测被誉为糖尿病的「五驾马车」。中国有超过 1 亿的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的防控已经刻不容缓。希望大家都能行动起来,真正做到「防控糖尿病,保护你的家庭」。
本文首发 | 内分泌时间
编辑 | 江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老年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生活起居应注意什么
妊娠期糖尿病能自愈吗
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五驾马车
什么是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