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运六气笔记(图表算法类)

    农历新年是从立春(节气)开始的,而不是我们现在的正月初一,立春才代表新春的开始。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呢?

   有个算法,年干代数*2+当月,如现在2023年癸卯年,一月为0*2+1=1,为甲干,一月为1+2=3,为寅支,一月为甲寅月。可以对照农历,我们现在都是农历二月了,但是天干地支记才一月。如果是二月,乙卯月才对。仔细一查,发现立春才开始变的,立春才进入癸卯年,今年立春在现在的农历十四,差了半个月,所以按照计算发现应该是乙卯时,去对照(万年历,以为万年历错了,再看徐文兵老师发的日历)发现为什么都还是甲寅月呢,就是起点以立春节气开始,恰恰另外一个月开始就是惊蛰节气才是乙卯月,所以古人用节气也是来记时间年月的。

    我们过春节,我们过的农历新年都错了呀!谁搞成这样的呢?我们过得太粗糙了!然后去徐文兵老师的微博下搜索他的微博,发现了他对春节说明,我们对“年”“岁”的理解出错了,年是正月初一到下一个正月初一,古代皇帝的年号会不同定义。“岁”,要么从冬至开始到冬至,要么就是立春到立春,时间差异不大的,原来“五运六气”的岁运是这个。看运气的起始,冬至是非常重要的节点。

   甲、乙属木,甲为阳干属胆,乙为阴干属肝。丙、丁属火,丙为阳干属小肠,丁为阴干属心。戊、己属土,戊为阳干属胃,己为阴干配脾。庚、辛属金,庚为阳干属大肠,辛为阴干属肺。壬、癸属水,壬为阳干属膀胱,癸为阴干属肾。这个要把天干的五行属性来配对的,来形容脏腑的功能特点。

    人体经脉循行以平旦为纪,沿着十二经脉之序,寅时出于中焦,注入于手太阴肺经,卯时注入于手阳明大肠经,辰时注入于足阳明胃经,巳时注入足太阴脾经,午时注入手少阴心经,未时注入手太阳小肠经,申时注入足太阳膀胱经,酉时注入足少阴肾经,戌时注入手厥阴心包经,亥时注入手少阳三焦经,子时注入足少阳胆经,丑时注入足厥阴肝经,寅时又返回至肺经。运气的由来是不是就是这个,天干地支都是和脏腑有关系的。

    脏腑的特性与天地之气配合,所以中医理论中总是再说,神级别的医师是能断死生之期的,想起来有中医师说现代人不能做到却只能说古人迷信,打击五运六气不科学。就好比那个谁谁们,发现了是科学的,但是它们换个名词,然后再被一些贱人引进来说,看他们多科学!?比如时间医学,比如心理学!

     又在记一下2023年,在图表中都计算了,火运不及,遭心、肾、脾等,说有这些问题:全年气候常表现为本气不足、所不胜之气偏盛的特征,还可能会出现制约胜气的复气的气候特征。

     火运不及之年呀,看到形容的病症有:“长政不用,物荣而下,凝惨而甚,则阳气不化,乃折荣美,上应辰星,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喑,胸腹大,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上应荧惑、辰星,其谷丹。复则埃郁,大雨且至,黑气乃辱,病鹜溏腹满,食饮不下,寒中肠鸣,泄注腹痛,暴挛痿痹,足不任身,上应镇星、辰星,玄谷不成。”

    阳明燥金司天“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于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鹜溏,名木敛生菀于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干而面尘腰痛,丈夫疝,妇人少腹痛,目眜眦,疡疮痤痈,蛰虫来见,病本于肝。太冲绝,死不治。”

    少阴君火在泉“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

     火运不及,要是如此,大概对需要火的人不太友好!最近在肩膀痛,应该是痛吧,不是烫伤那会刺感叫疼,读了中医,突然发现有些字得慎用,痛是不是就适合阳性的方法,晚上睡觉还好,早上起床就开始痛了;静到安好,动手就痛,看来就是阴病则阳治。春天来了,不知是身体驱邪还是伏邪唤醒,至少身体的自愈能力告诉自己得调整,来点艾灸自灸一下,还是去站桩或是跑步一下,把那阴寒之气发一发。阳光太少,总得找点太阳来晒,遇见阳光的人!

     娃他妈吃了个椪柑,拉肚子,水果不是应季了吧,一般水果都是寒凉之物,肠鸣泄泻,想吃东西大概是胃热肠寒,加上这个年份,自己没得医学资格的人向她这资格的中医师叨,读起了《黄帝内经太素》中的经文!吃水果大概还是西医思维吧,晚间用了艾灸。正好读了五运六气,怎么两个人都恰上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历2022年是壬寅年吗?壬寅年五运六气详解
疾病解读+知易子讲二十四节气圆运动+知易子谈高血压原理及治疗+如何判断调节肝胆脏腑阴阳
译注五运之至(一)
五运六气之初气与中气概念初探
小议四时调理之“节气灸”
寒露养生|如何安然度过多病之晚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