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消渴从心辨治论
消渴从心辨治论
 消渴,与五脏均密切相关,医家多从肺胃肾立论,亦有从肝脾论治者。然而,心在消渴发生中的地位也应予以重视。早在《灵枢·本脏篇》中即云:“心脆则善病消瘅热中”,“心脉微小者为消瘅”;《灵枢·五变篇》言:“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此乃消渴从心辨治观的萌芽。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了消渴的理法方药,以期为消渴从心论治建立基础理论框架。
  心火亢盛,气阴不足型]x+zQT4J
  症状:口渴多饮,心烦而悸,失眠,气短乏力,自汗盗汗,或多尿,舌尖红,脉细数。
  病因病机:饮食不节,蓄积生热可致心火亢盛;心藏神,若情志不遂,忧思太过,郁而化火,亦可致心火亢盛;同时,房室不节亦是心火亢盛之因。心火灼津,津不上承则口渴多饮;热扰胸阳则心烦;热扰心神,神不守舍,则心悸失眠。若火热耗气,则气短乏力,自汗;若心火下劫肾阴,肾之开合失司,则多尿;若火热伤阴,阴虚则火愈旺,火旺则阴液不能内守,则盗汗。
  治则:清心降火,益气养阴。
  方药:天王补心丹加减。处方:西洋参、生地黄、黄连、竹叶、玄参、麦门冬、当归、丹参、五味子、酸枣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肾相交引火下行
千古名方(9)交泰丸
治疗心肾不交的穴位
心肾不交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舌裂纹
【引火归元法:治不寐】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