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探讨任脉的穴位(五)
原文地址:探讨任脉的穴位(五)作者:郭原

       21、璇玑穴

           1)传统位置

   璇玑穴位于胸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柄中央处。

           2)经络感传

   刺激璇玑穴不能诱发出经络感传,局部也不敏感。但刺激璇玑穴两旁5mm处可以诱发出通往同侧任脉的经络感传。有串经到同侧肺经。

           3)纵向牙签压迫刺激

   在上述三个点上下2cm 范围内,每隔2mm处给与一个牙签刺激。结果只在璇玑穴两旁5mm处敏感。

           4)穴名小议      

   璇玑穴的璇字指美玉,在此指白色如玉的软骨;玑字指“珠不圆也”。一个不圆的象玉一样的软骨块,即指胸骨柄。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指压敏感;(3)有串经到肺经。

           6)穴位小议 

   传统璇玑穴两侧5mm处的敏感点,应当是璇玑穴的正确位置。

       22、天突穴

           1)传统位置

   天突穴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正中。

           2)经络感传

   刺激传统的天突穴可以诱发出两侧肺经的感传;刺激传统的天突穴两旁5mm处,可以诱发出双侧肺经和同侧任脉的经络感传;以天突穴两旁5mm处为中心,以1cm为半径画左右圆,将该半圆分成12份,由下到上刺激各区域,可诱发出左右各12 条经络的感传。从下到上依次为:肝经、胆经、肾经、膀胱经、脾经、胃经、大肠经、肺经、小肠经、心经、三焦经、心包经,左右对称分布。

           3)纵向牙签压迫刺激

   在天突穴三个位点上下2cm范围内,每隔2mm给与牙签刺激。结果以上述三点为最敏感。

           4)穴名小议      

   天突穴的天字指上位,突至突出的喉节。天突指该穴位于喉结下方。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指压敏感;(3)肺经和任脉交会点;(4)全息位点。

           6)穴位小议 

   天突穴两旁5mm 处的敏感点通两侧任脉,应为真的天突穴所在;天突穴是左右经脉循环的交叉点;天突穴3cm范围内为全息位点,可通十二经脉。如此重要的位置似乎不宜用于选作气管切开的切口。

       23、廉泉穴

           1)传统位置

   廉泉穴位于颈部,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当舌骨下方凹陷中。

           2)经络感传

   刺激传统的廉泉穴没有诱发出经络感传,局部也不敏感。但是在两侧5mm处可以诱发出同侧的任脉感传,并串经到达肺经拇指端。

           3)纵向牙签压迫刺激

   在三个位点上下2cm 范围内,每隔2mm 处给于一个牙签刺激,结果只在传统的廉泉穴两旁5mm处敏感。

           4)穴名小议      

   廉泉穴的廉字指人居屋下,在此指该穴位于下颏下面;泉指经络气血或指唾液之来源处。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指压敏感;(3)有串经到肺经。

           6)穴位小议 

   廉泉穴的正确位置在传统位置的两旁5mm 处。

       24、承浆穴

           1)传统位置

   承浆穴位于面部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2)经络感传

   刺激颏唇沟与前正中线可以诱发出左右大肠经的感传;刺激颏唇沟距中线两侧5mm处可以诱发出左右任脉的经络感传。

           3)纵横向牙签压迫刺激

   纵向刺激前正中线与颏唇沟交点上下2mm 范围,没有发现明显的经络感传和敏感点;横向刺激颏唇沟前正中线两侧,以5mm处最为敏感点。刺激点经络感传均通对侧大肠经。

           4)穴名小议      

   承浆穴的承字指承受,浆指口中的浆水。承浆指该穴位于可以承受口中浆水的部位。

           5)定穴理由

       1)在经络线上;(2)局部指压敏感;(3)与手阳明大肠经交会。

           6)穴位小议 

   承浆穴的位置与传统说法有异,在传统位置两旁5mm 处。

 

   任脉穴位的研究发现:该经的左右穴位均相距1cm 。因此,从另一个方面支持任脉是左右两条并行的说法。两条经络相距约1cm 上古时多使用按摩或艾灸,故很难分左右穴位,长此以往便以为任督二脉在前正中线上。不过从任督的名称上,还是可以看出其左右并行的痕迹。如任指“信”。古时用六寸的竹管从中劈开,平时分开保留。使用时合在一起为信符,持于胸前。两个半片竹管显示出其左右对称的情况;督脉又名“夹脊之脉”或“夹脊(旅)上项”也反映出其左右两条的情况。另外督脉的一些穴名也能反映出左右双穴的特点。如“兑端”指闭嘴时有三条线(下唇线、口列线和上唇线),其中上唇线被鼻唇沟隔断,形成卦象兑上缺的现象。兑端指上唇线与鼻唇沟交点处,也就是指兑上缺的两个内端。两个端点相距约1cm。任督的穴位在推拿和艾灸时无法分开治疗,但是如果针刺还是要分左右来治疗的。此次研究还发现任脉的某些穴位具有全息特点,这在医疗保健方面将具有特殊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讨任脉的穴位
探讨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作者:郭原
三分钟经络按摩消除眼袋
穴位象解二
几招简单实用的经络穴位治病法
养阴润燥,秋季必用四穴,人人都离不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