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中医的“胆主肾气”理论治早泄


  中医学传统的“肾藏精”“主生殖”理论明确提出男子生殖之精的产生及贮藏在于肾。因此早泄和阳痿病人的中医治疗均从补肾入手。但临床发现效果并不明显,纠其原因是医生没有认识到补肾的局限性,中医理论是个以阴阳五行为纲目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人体生命是个整体,早泄治疗也需要有个整体观念,其中中医的的“胆主肾气”理论来指导临床治早泄是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胆在中医脏腑相互协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提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焉。”首先突出胆具有决断事物的功能。《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提出:“凡此十一藏取决于胆”的理论观点,也就是五脏六腑都取决断于胆。《类经》提出:“五脏六腑共为十一,禀赋不同,情志各异,必资胆气,各得庶成其用,故皆取决于胆也。”又如《黄帝内经灵枢集注》认为:“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

  因为如《卫生宝鉴》云:“肝主谋虑,胆主决断,肝取决于胆。”可以说肝对情志及气机变动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胆来实现的。胆藏清净之液,是为精汁。胆具排泄功能,又有藏精之功,故胆既为六腑又为奇恒之腑。胆的这种奇特功能自然使其有别于其它藏腑而为十一藏之主。在生理上胆对肾气的生存蓄积均起着主宰作用。单纯从藏腑的生理功能角度讨论,可发现胆同样对肾的生理活动起着主审作用。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这是对肾生理功能的概括。肾要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必须肾气充盛,方可运作、中医认为肾中精气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对机体各方面的生理活动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肾本身并无疏布排泄之功能,怎能将肾中精气转输于全身?“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泄”,这是《内经》的明训,故而肾中精气的疏布必资胆气方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胆从某种程度上是肾中精气运化之枢。“人之元气,根基于肾,而萌芽于肝。”清代名医张山雷对诸气根于肾的认识,其实已经对胆主肾气有所了解,只是未能进一步探讨。

   通过对人之初始及人体藏腑功能两方面的讨论,不难发现肾中元气是人生之根本,为先天之本。其始萌在肝,而肝取决于胆,因此胆对生成肾中元气实具主宰作用。肾是人体阴阳之根本,肾中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但肾要发挥其生理作用,必资胆气方能将精气转输全身。而其生殖机能、主水功能无一不需借助胆气而能运行,因而胆主肾气。

  胆气虚与肾气虚:胆气不足将直接导致肾气不足,因肾气萌于肝胆。肾虚则恐,而胆虚亦恐。《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日:“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由此可见胆气虚与肾气虚在病变表现上有相通之处。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所以肾气虚之病人有骨痿发焦的病变。张介宾在《类经》中指出:“胆味苦,苦属骨,故胆主骨所生之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到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其明证。”在现实生活中可见许多“胆小”之人,由于惊吓而肢痿软。与其说恐伤肾,还不如说胆虚而恐,因胆主肾气,胆虚肾亦虚,胆恐肾亦恐。临床上所见那种南于惊恐而二便失禁之人,即是胆虚及肾的表现。而古人所谓天崩地裂而泰然处之之人,定是胆肾两壮之人。《遵生八笺》日:“人之勇敢,发于胆也,合于膀胱,亦主毛发。”可见肾所主之病胆亦主之,如肾开窍于耳,耳病归于肾。《证治准绳》曰:“凡耳聋、耳中疼痛皆少阳之热。”其实从胆主肾气的角度,即可推论出,在胆气虚时,肾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系列虚衰的病理表现。就性功能而言,《证治概要》曰:凡肝经郁勃之人,于欲事每迫不育,必待一泄.始得舒快。此肝阳不得宣达,下陷于肾,是怒之激其志气,使志气不得静也。肝以疏泄为性,既不得疏于上,而陷于下,遂不得不泄于下。”说明肝胆与性生活的调节及精液的排泄有关。

  情志变化中的胆、肾关系:中医历来重视情志变化对人体机能的影响。如《内经》提出的“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以及“怒伤肝,恐伤肾”等观念,一直指导着临床治疗和对不正常情绪的宣导。目前众多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与心理情志变化密切相关,而胆在情志所致病变中实居主要地位。因胆具调畅气机与情志之功,任何情志病变皆归属于胆。如《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就指出:“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盖肝之志为怒,心之志为喜,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忧,肾之志为恐,其余六脏,孰非由胆从决断者乎。”据此可见古人对情志之病统属于胆已明确认识。总之从情志角度讨论,也可发现胆对肾之病理状态的决定作用。胆主肾气,决定了无论从何种角度讨论肾之病理变化都不离乎胆气之盛衰。陈士铎在《辨证录》中对胆气进行了这样的描述:“脏腑之气,皆取决于胆,胆气一虚,而脏腑之气无所遵从。”其实情志病变的本质也在于胆气,如若胆气充盛,气机调畅,自然情志条达,也就不会现惊恐伤肾的病理变化。

  在目前动辄补肾已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治疗方法时,提出胆主肾气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从传统中医理论的角度讨论肾,就会发现如果不经过胆的疏布协调,肾的各种功能根本无法实现。因为五脏藏精气而不泄,精气不泄何以实现脏腑之间生理活动?如果五脏要将各自的精气散于四肢百骸清窍,就必然借助胆的疏布功能。仔细研究早泄治疗的中医方法大多大多局限于对肾中阴阳、精气的补益上,很少有从胆的角度去讨论治肾之法。既然胆主肾气,自然在对各型肾病的治疗中可运用利胆、清胆、补胆之法去调理肾病而治早泄。

  在目前治疗早泄的有效方法中,从肝胆入手则有事半功倍之效。如以桂枝龙骨牡蛎汤、知柏地黄汤、龙胆泻肝汤等方为基础方。以以酸枣仁、五味子、柏子仁养心安神壮胆,加以补肾中药,肾阴虚者多加山药、生地黄、熟地黄、墨旱莲、女贞子,构杞子等或者六味地黄丸口服;肾阳虚者加淫羊藿、巴戟天、肉从蓉、肉桂、鹿角胶、蛇床子等或者加右归丸。磁石、琥珀、朱砂重镇安神补胆,川木通、黄连清心汇胆。肝失疏泄可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合用,也可酌情加用川楝子,栀子、牡丹皮以清肝胆泻相火,当归、白芍养肝柔肝补胆,柴胡、香附、枳壳、川芍、薄荷等疏肝利胆,使肝气得疏,胆主肾气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时辰养生法
黄帝内经解读(33)
黄帝内经中五脏的基本性能
中医基础理论——肝与胆
身体康复的关键——早睡早起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十课:情绪也能让人生病 0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