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市第八中学高2021届第五次月考第22题:导数与数列不等式

按照惯例,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命题便开始组队了。
今年是重庆新高考的第一年,从“八省联考”便可瞥见端倪——难度不会太低。这也在教育部《2021高考命题要求和原则》中得到了印证。
“题目立意情景和设问科学、可信、新颖、灵活;选择题的题干应围绕一个中心,和选项的关系一致,干扰项的有效性和迷惑性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各选项的结构和语言长度大体一致;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
你品品,细思极恐。

1  围观
一叶障目,抑或胸有成竹

数列不等式曾一度是高考的拦路虎,因其方法多,技巧性强,思维层次高等特点令人不寒而栗。好在近几年高考鲜有涉及,仅在2017年昙花一现。
导数与数列不等式,前面介绍了许多,基本思路是根据前问得到的不等式,赋值累加证明结论。此外,亦可借助重要不等式进行放缩或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然,更高层次的莫过于构造定积分证明(将来探讨)。

套路
手足无措,抑或从容不迫

第(1)问,分类讨论,亦可分离参数,但分离参数注意检验。此问考查复合函数的求导运算,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为下一问证明作铺垫。
第(2)问,利用前问的结论得到超越不等式,赋值累加即可证明结论。第二问的关键是将不可求和的不等式放缩为等比数列求和。
这句话看似云淡风轻,却暗藏风卷云涌。我已失去了对其他方法的兴趣,只想彻底明白其中的玄妙——如何赋值?

脑洞
浮光掠影,抑或醍醐灌顶

当你一筹莫展之时,不妨逆向思索,或许会柳暗花明。
观察不等式结构,左侧每项的次方与右侧分子的次方一致,遂将右侧分子除掉。如此,左侧变为结构相似的项,而右侧变为常数。继而左侧从通项入手,对其分离常数,即可化为熟悉的结构。
如此,赋值岂非一目了然。指数赋值相对较少,对数赋值司空见惯,但两者套路并无二致。换我出题,更倾向于式作为结论。没有特别的缘由,仅仅是看着顺眼。
当我做到式时,脑海很自然地浮现出这个画面:
但一时又找不到合理关联,暂时搁置于此吧,待他日捋顺了再做了断。

操作
形同陌路,抑或一见如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备战2020年高考函数、导数、数列、不等式压轴题(提供电子版)
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20,数列不等式,应注意放缩为具备裂项求和
导数、数列、不等式,一道经典高考压轴题的解法
2019高考数学143-导数压轴题(21:数列不等式)
高考数学导数压轴题14,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
2019高考数学14-利用导数证明数列不等式【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